徐晓丽
目的:推广使用石胡荽药用资源,更好地服务临床用药需求.方法:全面系统地介绍石胡荽的药理成分、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临床功效.结果:开发应用石胡荽可缓慢部分常用中药资源的紧缺、发挥其应有的临床疗效,给地方财政带来收入.结论:石胡荽药用资源具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作者:卢顺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海龙胶颗粒益肾壮阳的药效学作用.方法:实验观察海龙胶颗粒对氧化可的松制作的肾虚小鼠模型体重、体温、自主活动的影响,对幼年雌性小鼠子宫、卵巢发育的影响;对巴比妥钠制作的去势大鼠阴茎勃起潜伏期的影响.结果:海龙胶颗粒能提高氢化可的松肾虚模型小鼠的体重、体温、自主活动总次数,对幼年雌性小鼠卵巢、子宫发育有促进作用,可缩短去势雄性大鼠阴茎勃起潜伏期.结论:海龙胶颗粒具有较好的益肾壮阳作用.
作者:朱燕;王芃;周玲;李杰;徐淑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血竭与龙血竭及其伪品的差异.方法:分别应用性状及理化鉴别进行比较.结果:血竭、龙血竭及其伪品的性状和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特征有差异.结论:为血竭的鉴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倬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对比4种方法的提取得率和各提取物中β-榄香烯含量,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SFE-CO2)萃取没药的可行性.方法:GC法测定β-榄香烯含量.结果:各提取方法的得率及其中β-榄香烯含量差异很大:SFE-CO2萃取得率为12.09%,挥发油中β-榄香烯含量为7.84%;蒸气蒸馏得率为1.58%,β-榄香烯含量为8.15%;超声提取得率为5.75%,水β-榄香烯含量为1.48%;索氏提取得率为3.56%,β-榄香烯含量为1.48%.结论:SFE-CO2萃取得率和β-榄香烯含量较高,该法优于其它3种提取方法,适用于没药的提取.
作者:王勇;赵艳红;陈彦;潘国梁;贾晓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消瘤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黄芪、白芍进行了鉴别;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Zorbax C18柱;流动相: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230 nm.结果:TLC色谱斑点清晰.芍药苷在0.028 2~0.140 8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97.7%,RSD=1.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消瘤胶囊质量标准控制提供了方法.
作者:施亚芳;魏惠华;潘国梁;范晨怡;王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中医附院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对33例中重型自发性SAH病人进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发现动脉瘤的病人常规做介入栓塞治疗,并配合使用醒脑开窍、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中成药或中药.结果:33例中重型自发性SAH病人中动脉瘤引起的有21例(占63.6%),动静脉畸形(AVM)5例(占15.2%),余7例为未查出明确原因的.经过综合治疗,恢复良好17例,轻残4例,重残2例,死亡10例.结论:通过引进现代医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运用介入栓塞方法,配合中医药辨证施治,可减低患者再出血机会,提高SAH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质量.
作者:陈为;戴先才;徐险峰;谢裕华;吴运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对韩新民活血通腑法治疗小儿热性哮喘的学术观点进行了探析.痰瘀互结是导致哮喘的重要病机,痰瘀的形成不仅与肺、脾、肾有关,而且还与大肠有密切联系.韩新民通过对活血通腑理论依据的深入探讨及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哮喘必当活血通腑的治疗思路,丰富了哮喘的病机学和治疗学.
作者:赵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野罂粟总碱(Papaver nudicaule total alkaloid,PNTA)的抗过敏作用.方法:豚鼠致敏5周后断颈处死,取出肺组织切碎后37℃恒温孵育,制备肺组织过敏介质(SRS-A),观察不同浓度的PNTA对SRS-A、卵蛋白引起豚鼠回肠的收缩幅度的影响.结果:10,20,40 μg·ml-1PNTA对卵蛋白引起致敏回肠的收缩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肺液引起的豚鼠回肠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结论:PNTA对SRS-A及卵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作者:刘玉玲;佟继铭;陈光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据国内文献对肾虚与支气管哮喘两者关系的研究现状,对补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补肾法治疗哮喘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钱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女金胶囊(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为调经养血,理气止痛的妇科良药.主要由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肉桂、益母草、牡丹皮、没药(制)等23味中药组成.用于临床主要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小腹胀痛、腰膝酸痛.女金胶囊养血效果明显优于同类药品,以前并未见有过敏症状出现.笔者临床发现服用女金胶囊致过敏反应1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君;陈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测定祛风胶囊中粉防己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选用Allitima C18分析柱,流动相:甲醇-乙腈-水-二乙胺(65∶25∶10∶0.08),检测波长为242 nm.结果:粉防己碱在0.002 54~0.040 60 m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该法平均回收率为98.41%,RSD=2.47%.结论:该法快速、准确,样品处理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以用于祛风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魏惠华;陈彦;范晨怡;王勇;潘国梁;贾晓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根据国内有关文献,从黄芩苷的提取、化学成分、鉴别、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黄芩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建春;张华;施瑛;胡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甲诺参洗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制定制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利用中西药结合复方制剂中主药成分配伍后产生协调作用的原理,合理组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甲诺参洗剂中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含量,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以0.7%三乙胺(以磷酸调pH至3.0)-甲醇(200∶30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甲硝唑在20.0~150.0 μg*ml-1的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6%,重复性实验RSD为0.5%(n=5),检测限为2.0×10-3 μg.结论:该制剂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便,稳定性好,质量易于控制.
作者:杜国安;余淑芳;付志荣;王高升;孙仲葆;金萍;李烈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复方雪莲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复方雪莲胶囊,对照组给予湿热痹冲剂.结果:1个疗程(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是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韩春辉;孙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简称 IM),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全身疾病.病变主要在网状内皮系统发生淋巴组织良性增生和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细胞浸润.主要并发症为脑炎、肺炎、心肌炎、肾炎、脾破裂、肝损害等.西医治疗一般为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但疗效不甚满意,对此探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洁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银屑宁胶囊的抗炎清热作用.方法:银屑宁胶囊灌胃大小鼠一段时间后,用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部急性炎性水肿和小鼠腹部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将新鲜蛋清和鹿角菜胶悬液大鼠皮下注射造成其足跖肿胀,同时用2,4-硝基苯酚溶液和干酵母悬液诱发大鼠全身发热.结果:银屑宁胶囊对大鼠鹿角菜胶,蛋清性足肿胀及小鼠二甲苯所致的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明显拮抗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同时能明显抑制干酵母及2,4-二硝基苯酚所引起的大鼠全身性发热.结论:银屑宁胶囊具有良好的抗炎清热作用.
作者:刘颖;宋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鸦片为严重的成瘾性毒品,由罂粟科植物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果实中的液汁凝固而成.<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第5条规定:麻醉药品原植物的种植单位,必须卫生部会同农牧渔业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审查批准,并抄报公安部.而虞美人为优良观赏花品种,与罂粟为同科植物,花、果实等植物形态相似,有人曾将虞美人误作罂粟而报案,引起误会.现将二者的植物形态鉴别如下.
作者:孙迎东;汪风芹;张静;李风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结合用药实践,简要介绍了白芍在临床治疗各种出血证中的应用.辨证论治准确,应用较大剂量的白芍,往往可收到药到血止的效果.
作者:李艳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从中药性味理论的特点以及<内经>针对风、热、湿、火、燥、寒的病证所制定的气味合和组方规则对方剂性味进行阐释和论述.认为性味是方剂的重要性质和作用基础.提出方剂性味的量化处理原则;四性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是说明药物作用机理的理论依据之一;并通过麻黄汤和桂枝汤的性味分析进行了论证.
作者:蒋永光;胡波;刘娟;雍小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介绍了内生真菌在中药中的研究现状,包括内生真菌的分布特征、对植物的作用、次生代谢产物等方面的研究,旨在突出内生真菌在中药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庞蕾;严铸云;梁俊玉;李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