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核苷酸酶测定的临床应用分析

余久如;潘桂红

关键词:5'-核苷酸酶, 碱性磷酸酶, 肝胆疾病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系统疾病5'-核苷酸酶(5'-NT)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采用5'-IMP(次黄嘌呤)速率法测定5'-NT,统计分析各组疾病的5'-NT水平及酶活力升高者所占百分比,并与碱性磷酸酶(AKP)进行比较.结果:肿瘤组27.8%病例5'-NT活力升高;肝胆疾病5'-NT与碱性磷酸酶相平行;在甲亢、成骨细胞活性升高时,AKP升高而5'-NT不升高.结论:5'-NT适用于肝胆疾病检查,弥补AKP的不足,对部分肿瘤有辅助诊断价值.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麻黄蜜炙前后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分析麻黄蜜炙前后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与现代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SFE)技术提取麻黄及其蜜炙品中的挥发油,并应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两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两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明显不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多为低沸点成分,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的挥发油高沸点成分较多;蜜炙前后挥发性成分也有明显差异.结论:水蒸气蒸馏法与超临界CO2萃取两种方法相结合才能全面地反映挥发性成分的组成;蜜炙后低沸点成分变化较大,为研究古人炮制意图提供了一个新的实验依据.

    作者:陈康;许晓峰;林文津;林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地黄饮子结合针刺治疗肾精亏虚型中风失语29例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结合针刺治疗肾精亏虚型中风失语的疗效.方法:将4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口服地黄饮子结合针刺,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结果:地黄饮子结合针刺治疗肾精亏虚型中风失语总有效率93.1%,明显优于对照组(65.0%).结论:地黄饮子结合针刺治疗肾精亏虚型中风失语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并且疗效确切.

    作者:李种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药用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对药用植物的分布、产量与品质、药用植物病虫害发生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以影响药材品质的主导因子为理论依据,对药材种植进行合理区划.

    作者:李卫建;李先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晚期癌症病人的辨证施护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癌症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现今的癌症治疗不仅旨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且把提高生活质量作为临床治疗的评价指标.作为医护工作者,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护理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我院今年来共收治了30余例各种癌症晚期患者,采用了以下中医护理措施,远期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董成华;郭文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竹叶水溶性提取液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竹叶的水溶性提取液对动物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分别灌胃给予自然衰老小鼠和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竹叶提取液,检测动物全血的超氧化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活性,并检测心、脑组织中脂褐质(LF)、丙二醛(MDA)和SOD含量.结果:给予竹叶提取液的衰老小鼠和大鼠心、脑组织中SOD和全血中SOD和GSH-Px活力显著提高,而组织中MDA和LF含量则明显下降.结论:竹叶提取液能提高组织中抗氧化酶的活性,抑制自由基损伤,防止脂质过氧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马世玉;李莉;罗德生;吴基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化痰止咳冲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化痰止咳冲剂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方法,以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DiamonsilTM C18(250 mm×4.6 mm)柱;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5:95);检测波长206 nm;柱温(40±1)℃.结果:盐酸麻黄碱进样浓度为0.032 6~0.163 0 mg*ml-1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0.4%,RSD=0.42%(n=6).结论:此方法适用于小儿化痰止咳冲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并测定了3批小儿化痰止咳冲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作者:朱福秋;陈宗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200例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贵州省遵义市妇女儿童医院200例妇科门诊病人的疗法进行统计.结果:临床上对霉菌性阴道炎采取中西药结合行维持期治疗,治愈率很高,与首次治疗组对比有明显差异,优于单次治疗组.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提高了远期治愈率.

    作者:彭继红;向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茵陈清肝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茵陈清肝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Alltech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2%醋酸(13:87),流速:1 ml/min,测定波长327 nm.结果:回收率平均 98.96%,RSD=2.0%(n=5).结论: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卓菊;孙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润益口服液的薄层研究

    目的:建立润益口服液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结果: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润益口服液中的麦冬,玄参、大青叶、桔梗等有效成分,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检出斑点清晰.结论:为润益口服液的质量控制建立了可靠的检测方法.

    作者:张汉忠;常美华;杨文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胆碱酯酶在不同系统疾病中活性变化的观察

    目的:了解不同系统疾病中的胆碱酯酶(CHE)的活性变化规律.方法:用速率法测定胆碱酯酶的活性.结果:18例细菌性感染和14例病毒感染脑膜炎患者脑脊液(CSF)中CHE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尤以细菌性感染患者的CHE增加为甚.25例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的CHE明显降低(P<0.01).在40例脂肪肝患者(B超诊断)中,其中29例患者血脂、血糖增多,暂定为营养过剩性脂肪肝,血清CHE明显增高(P<0.05),其他原因引起的脂肪肝血清CHE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测定CHE的活性对不同系统中的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陈丽峰;吴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老年胃动力作用机理实验研究

    目的: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老年胃动力作用的机理.方法:选取老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以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甘润和全方组相应药液及生理盐水灌胃,检测胃内残留率、血浆胃动素、胃泌素和一氧化氮含量,观察半夏泻心汤不同配伍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甘润组和全方组血浆胃动素、胃泌素和一氧化氮含量显著升高,胃内残留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苦降组血浆胃泌素和一氧化氮含量较对照组有所增高(P<0.05),但血浆胃动素、胃内残留率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辛开组血浆胃泌素和一氧化氮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血浆胃动素含量显著降低(P<0.01),胃内残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全方组增加血浆胃动素、胃泌素和一氧化氮的含量,调节老年胃动力的作用为显著,充分体现了经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配伍严谨的特点.

    作者:潘霜;黄立武;蓝青强;钱海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不同产地栀子的质量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栀子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大部分产地栀子的栀子苷含量高于<中国药典>标准,高含量为4.28%,低为1.01%.结论:大部分产地的栀子为合格药材,其中湖南和江西产的栀子中栀子苷含量较高.

    作者:赵祥军;曹琳;韩玉梅;袁海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益肺康颗粒的制备及质量研究

    目的:建立益肺康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方法:运用正交试验法筛选益肺康颗粒的制备工艺.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定量测定益肺康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在0.5~3.0 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4.97%,RSD为1.8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静;刘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骨宝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骨宝片中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以Shim pack ODS柱(4.6 mm i.d.×250 mm,5 μm)为分析柱;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32:68)为流动相;254 nm检测,建立了复方骨宝片中淫羊藿苷含量的HPLC-UV法.结果: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中淫羊藿苷在进样量0.264 0~1.320 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1.02%(n=5)和1.76%(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1%(RSD= 0.98%,n=5).结论:以上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骨宝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韩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大蓟与小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大蓟、小蓟为中医临床常用之凉血止血药,均可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各种内、外出血病症.但是,两种药同科而不同属,大蓟和小蓟,在来源、有效部位、性状、采制、化学成分、性味、归经、功效、药理作用、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均存在不同之处.现分析如下.

    作者:倪晓霓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药内外合治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药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方法:设立治疗组50例,口服中药柴枳败酱汤并配合中药保留灌肠,1次/d.对照组30例,口服妇科千金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5%,明显高于对照组93.3%(P<0.05).结论:中药内外合治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药影响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研究概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天然药物(中药)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在研究中发现中药不仅具有促进其表达作用,有的中药也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活血化瘀药在应用于肿瘤时,可能有促进VEGF表达和肿瘤生长作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谢学建;吴符火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热痱草的显微鉴别

    对热痱草Mosla dianthera (Buch.-Ham.)Maxim.的显微特征进行了观察,为热痱草的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

    作者:张宏意;房志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肠胃宁片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目的:研究肠胃宁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肠胃宁片中补骨脂、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修订原白芍的薄层色谱鉴别.结果:3项薄层色谱鉴别的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结论:方法可靠,可用于肠胃宁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忠琼;张雯洁;张华;马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茶叶中提取咖啡碱的实验方法比较

    对茶叶中咖啡碱的两种提取方法-索氏抽提法、微波法的佳提取条件进行正交实验优选,并对二者做了比较性实验,得出微波法较索氏抽提法具有提取时间短、产率高、设备简单等优点.

    作者:陈志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