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福秋;陈宗良
目的:对蛇床子素的药理学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依据相关研究报道,综述蛇床子素单体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结果:蛇床子素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结论:蛇床子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应更有效地研究开发.
作者:黎为能;谢金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高纯度丹酚酸B的佳制备工艺流程.方法:通过比较几种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对丹酚酸B的吸附及洗脱性能,筛选出佳树脂并对该树脂分离纯化丹酚酸B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在本文所确定的佳工艺条件下,丹酚酸B回收率为90.6%,纯度高达91.8%,稳定性良好,可作为丹参制剂的原料药应用.结论:该工艺操作简便,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有利于促进丹酚酸B的开发利用.
作者:王凤美;陈军辉;李磊;王小如;黎先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体外对弱精子症患者精子运动参数的影响.方法:20例弱精子症患者手淫取精并上游法优选后与0.05 mmol/L阿魏酸钠孵育0,1,2,3 h后,采用计算机辅助的精液分析系统(CASA)检测精子的运动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与0.05 mmol/L浓度阿魏酸钠孵育2 h后,患者精子的a+b级精子百分率、VCL及VSL显著增强.结论:阿魏酸钠在体外能显著增强弱精症患者精子的运动功能.
作者:姜卫东;郑新民;张青汉;郑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女,30岁,干部,已婚,2001-06-20就诊.初诊:素有慢性气管炎病史,近日发热,18 d未退,经X线诊断为大叶性肺炎.西药用各种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未见明显疗效,体温始终在39~ 39.5℃之间波动.查患者精神萎靡不振,自诉畏风形寒无汗,咳嗽痰少,咽喉肿痛,渴喜饮,二侧颈部痰核肿大,舌苔黄腻,舌质红,脉细数,脉搏90次/min.辨证此属温病卫气同伤,气分大于卫分.治宜解表清里,卫气双解.方用栀豉汤合银翘散加减;淡豆豉12 g,山栀12 g,黄芩12 g,荆芥9 g,防风9 g,金银花12 g,连翘12 g,生甘草6 g,桔梗6 g,杏仁12 g,天花粉15 g,柴胡6 g,芦根30 g.2天之内服完4剂.再服4剂后,有汗出,发热已退,形寒畏风,咽喉肿痛已消,咳嗽大减,二侧颈部痰核稍小,按之微痛,苔腻转黄,舌淡红,脉细数,发热虽退,脉未见平和.再按原方治疗,加葛根12 g,夏枯草12 g,连服5剂.
作者:封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不同系统疾病中的胆碱酯酶(CHE)的活性变化规律.方法:用速率法测定胆碱酯酶的活性.结果:18例细菌性感染和14例病毒感染脑膜炎患者脑脊液(CSF)中CHE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尤以细菌性感染患者的CHE增加为甚.25例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的CHE明显降低(P<0.01).在40例脂肪肝患者(B超诊断)中,其中29例患者血脂、血糖增多,暂定为营养过剩性脂肪肝,血清CHE明显增高(P<0.05),其他原因引起的脂肪肝血清CHE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测定CHE的活性对不同系统中的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陈丽峰;吴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贵州省遵义市妇女儿童医院200例妇科门诊病人的疗法进行统计.结果:临床上对霉菌性阴道炎采取中西药结合行维持期治疗,治愈率很高,与首次治疗组对比有明显差异,优于单次治疗组.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提高了远期治愈率.
作者:彭继红;向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三黄宁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活动期UC患者10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采用三黄宁肠液保留灌肠,对照组42例用柳氮磺胺吡啶混悬液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近期治愈率为41.54%,总有效率为98.40%;对照组分别为19.05%和80.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积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三黄宁肠液灌肠对改善UC临床症状和黏膜病理改变有理想效果.
作者:刘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小儿活血止痛冲剂的质控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小儿活血止痛冲剂中的丹参、泽泻、甘草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丹参、泽泻、甘草.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为小儿活血止痛冲剂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作者:张虹;朱建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净丹参与酒丹参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四种极性不同的溶液超声提取药材,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扫描测绘出4条紫外吸收光谱线,构成一个紫外谱线组,记录全部吸收峰数目,以峰位值及峰形为特征鉴别净丹参与酒炙丹参.结果:净丹参与酒炙丹参的紫外谱线组图像,大吸收峰数目及峰位值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鉴别净丹参与酒炙丹参.
作者:毛维伦;刘先琼;段雪云;鲁湘鄂;毛翼;许腊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介绍葛根素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对葛根素的化学成分、主要功效及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葛根素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正常和缺血心肌的代谢;降低血压;抗心率失常;抗动脉硬化,改善微循环等功效.用于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疗效显著.结论:葛根素有效成分明确、疗效确切,是治疗心血管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王桂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不同系统疾病5'-核苷酸酶(5'-NT)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采用5'-IMP(次黄嘌呤)速率法测定5'-NT,统计分析各组疾病的5'-NT水平及酶活力升高者所占百分比,并与碱性磷酸酶(AKP)进行比较.结果:肿瘤组27.8%病例5'-NT活力升高;肝胆疾病5'-NT与碱性磷酸酶相平行;在甲亢、成骨细胞活性升高时,AKP升高而5'-NT不升高.结论:5'-NT适用于肝胆疾病检查,弥补AKP的不足,对部分肿瘤有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余久如;潘桂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通过对药用老鹳草常用品种及其同属原植物地区分布的概述,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对药用老鹳草研究的各品系,为今后规范中药材的使用,以及开发更多的代用品提供相关前期基础.
作者:张丰华;黄秀深;贾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医院感染严重威胁医院病人身心健康和预后,给社会和卫生资源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因此控制医院感染是现代化质量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医院感染也是医疗高新技术开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而护理人员承担着大量的临床日常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起着主力军作用.一旦发现病人有严重感染时,除了向在前部门报告以外,还要采取及时的措施、对策.因此,加强护理和加强控制医院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减少医院感染尤为重要.
作者:卢卫;何莲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加强皮瓣、肌皮瓣移植手术前后护理的疗效.方法:皮瓣、肌皮瓣移植术患者41例,术前积极抗休克和感染,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皮瓣移植处变化,及时处理病情,术后指导功能锻炼.结果:39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恰当的心理护理、正确的术后护理及处理是皮瓣、肌皮瓣移植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李莉;陈小芳;陈晓红;庞红;罗菊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栀子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大部分产地栀子的栀子苷含量高于<中国药典>标准,高含量为4.28%,低为1.01%.结论:大部分产地的栀子为合格药材,其中湖南和江西产的栀子中栀子苷含量较高.
作者:赵祥军;曹琳;韩玉梅;袁海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对益智胶囊中广东海风藤和石菖蒲中挥发油混合物包合工艺进行研究.方法:运用正交试验法对四种影响因素的影响作用进行检验.结果:正交试验中以收率和包合率作为指标,B因素和C因素的影响具显著性意义,A因素和D因素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益智胶囊中挥发油的包合,优工艺条件为A1B1C3D1,即投入挥发油1 ml时,β-CD为6 g,加水72 ml,在35℃下搅拌4 h.
作者:李晓光;陈国栋;陈雪华;庞国亮;罗焕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近年来,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关于穴位的假说.笔者综述了近年来穴位的实验研究与新进展,从穴位的结缔组织结构、信号传导和理化特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张建国;李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通过对比不同品种的植物形态与药材鉴别特征,来比较辛夷正品与地方用药的异同.以利于中药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鉴别把握.
作者:韩春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结合针刺治疗肾精亏虚型中风失语的疗效.方法:将4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口服地黄饮子结合针刺,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结果:地黄饮子结合针刺治疗肾精亏虚型中风失语总有效率93.1%,明显优于对照组(65.0%).结论:地黄饮子结合针刺治疗肾精亏虚型中风失语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并且疗效确切.
作者:李种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益肺康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方法:运用正交试验法筛选益肺康颗粒的制备工艺.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定量测定益肺康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在0.5~3.0 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4.97%,RSD为1.8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静;刘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