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通心络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分别应用通心络和维生素B族治疗90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患者.结果:通心络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显著;维生素B族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不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通心络对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治疗有明显疗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蚕蛾科昆虫家(桑)蚕蛾Bombyx mori L.生长的不同阶段分别叫蚕(silkworm)和蚕蛹(silkworm pupa),二者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尤其是蚕蛹,既是一种高营养的美食,也是一种中药,在我国的<太平御览>、<日华子本草>及<本草纲目>等古籍均有记载,具有和脾胃、去风湿、长阳气之功效[1].我国特有的柞蚕及其蛹具有与家蚕相似的作用,某些地方也作药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利用正交设计法优选紫草多糖的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紫草多糖超声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为0.5 h,提取次数为3次,固液比1∶12.佳工艺条件具有重现性、可靠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藻鳖软肝汤抗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用CCl4复合因素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用藻鳖软肝汤治疗,用生理盐水作对照,观察其对肝功能及纤维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藻鳖软肝汤对肝纤维化大鼠,有显著降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明显改善肝功能的作用.结论: 藻鳖软肝汤具有确切的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测定黄杨宁片中环维黄杨星D的含量.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以氯仿-丙酮-二乙胺(25∶20∶2)为展开剂,测定波长为410 nm,参比波长为700 nm.结果:环维黄杨星D在1.017~10.17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 70,平均回收率为97.31%,RSD=1.0%(n=5).结论:该方法比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黄杨宁片的含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杜仲是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之功效.产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1].历代应用均强调炮制后入药,自刘宋至清末约1 400年历史,至少有62部医药文献有杜仲炮制资料的记载,涉及炮制方法17种,使用辅料14种[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从天山大黄中提取总黄酮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超声技术连续提取天山大黄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测得天山大黄中总黄酮含量0.357%,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1.35%(n=6).结论:首次运用超声技术从天山大黄中连续提取总黄酮、多糖,速度加快,收率提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优选脑立轻胶囊提取工艺的佳条件.方法:用正交设计法以方中君药葛根药材的主要成分葛根素的含量为指标,对其乙醇渗漉工艺及醇沉工艺进行筛选.结果:优选出脑立轻胶囊乙醇渗漉及乙醇沉淀工艺,重复实验结果满意.结论:脑立轻胶囊乙醇渗漉工艺佳工艺条件为A2B1,C1D3即:取药材润湿6 h,用8倍量的70%乙醇,以1 ml/min的流速渗漉;醇沉工艺佳工艺条件为A2B2C2,渗漉液浓缩1∶1,调60%乙醇醇沉18 h.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述评<本草纲目>有关汗斑的药物外治法.方法:通过<本草纲目>及相关文献整理研究.结果:<本草纲目>中有关汗斑的药物外治处方丰富,主要方法有煎水外洗、浴擦;或研末,以布包药摩擦,或茄蒂蘸擦,或醋调外涂;或取姜片擦热,辅助暖卧取汗等.结论:<本草纲目>中有关汗斑的药物外治法反映了明及明前药物外治汗斑的概貌,对今天的临床仍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原因不明的结肠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临床上尚无特效方法,西药常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疗效不好,易复发,副作用多.我科运用中药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UC63例,并与西药组进行对照,疗效满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正交实验法优选复方心脑通颗粒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以丹参酮ⅡA,川芎、砂仁挥发油,胆南星中生物碱的溶出量为指标分别进行挥发油提取、醇提、水提工艺优化选择,考察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川芎、砂仁的挥发油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10倍量水浸泡2 h后回流提取6 h; 丹参醇提佳工艺为每次加10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3次,1.5 h/次:水提确定佳的工艺为A2B2C3,即药材加20倍量水分2次煎煮,每次1.5 h.结论:上述实验结果为复方心脑通颗粒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科学实验依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文献报道有关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的各种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近几年来应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主要有脑梗塞、格-巴综合征和面神经炎等.不良反应主要有静脉炎、过敏反应和肾损害等.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临床上仍然是不可缺少的药物.临床医师、药师应提高警惕,加强对其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防治以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妇科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妇科丸中肉桂、余甘子、山柰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三项薄层色谱鉴别呈阳性,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可靠,可用于妇科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它通常是由于医院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和医护人员的操作及处理不当引起.但人们往往忽视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大量抗菌药的不合理应用也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复方黄芪月间草油制剂(CAP)对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用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进行血液流变学实验和用毛细玻璃管法、断尾法检测小鼠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结果:①大鼠经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和冰水冷浴后,其不同切变率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均增高.②急性血瘀模型大鼠服用CAP,可降低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并降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能明显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③CAP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结论:CAP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和延长小鼠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从而改善微循环,此种药理作用对于防止急性心肌梗死时的高黏状态以及动脉硬化的发展均有益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介绍近年来有关雷公藤抗雄性生育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以检索到的大量相关文献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综述了雷公藤制剂及已知活性成分的抗雄性生育的作用和安全性的研究概况.结论:雷公藤抗雄性生育作用确切且可逆,作用部位较为理想,已知的活性成分中有的具有开发为新的避孕药的潜力.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采用莫沙比利配合加味济川煎进行治疗.结果:治愈62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96.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春秋战国时期,在文化、科学、经济等方面都有较快的发展,医药研究也如此.首先对疾病和药物的认识,较西周时期更加广泛和深刻.记载的多种药物充分说明了对药物认识水平的提高,现对<诗经>中有关药物的原文列举一二,并以直释,对其药物来源,功能和主治加以释义,仅供同仁研究时参考[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黄芪、巴戟天、桑白皮、青风藤等药材,常有伪品出现,有时从外形很难区别.本文以草酸钙晶体的形态、大小及有无,鉴定了9组32种常见真伪药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榛花的降血糖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制作实验性糖尿病小鼠模型,以比色分析法测定血糖、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糖原和胰岛B细胞.结果:榛花可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提高血清SOD活性并降低血清MDA含量,提高肝糖原含量,而未能使胰岛B细胞修复和再生.结论:榛花具有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高血糖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肝组织糖原合成等类胰岛素样作用和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过程实现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