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诊治2型糖尿病的思路和方法

王锁欣

关键词:2型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诊治
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古今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对2型糖尿病的诊治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中西医结合诊治2型糖尿病有客观指标且疗效显著.指出单纯采用降糖西药达不到全面控制2型糖尿病的目的.血液平衡失调是该病的根本原因.中医调血平消法具有治疗2型糖尿病和预防并发症的优势.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当归四逆汤治疗皲裂54例

    皲裂系难治之病,多认为一旦皲裂形成,治愈就较缓慢.笔者自1986年以来应用<伤寒论>之当归四逆汤先后治疗皲裂54例,获得较理想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并对有关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郭丕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49例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护理体会

    胆汁返流性胃炎多因患者胃脘疼痛、腹胀、嗳气、胃脘烧灼感、胃脘嘈杂、胃脘部压痛等症状而致食欲减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笔者于2003-02~2004-11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4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翠;姚桂莲;贾曦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荆芥连翘解毒汤治疗寻常性痤疮102例

    目的:观察荆芥连翘解毒汤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应用荆芥连翘解毒治疗寻常性痤疮102例,与中药枇杷清肺饮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53.8%.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荆芥连翘解毒汤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有效方剂.

    作者:王冬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影响中药疗效主要因素的思考

    近年来,不少病人对中药疗效持有怀疑;不少医生(其中也有不少中医)对中药疗效也提出质疑;更有不少药学人员对中药疗效多有抱怨.究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主要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作者:李秀英;李红梅;朱忠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遗传育种技术在药用植物及薯蓣属植物中的应用

    综述了国内外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方法、途径及其研究进展,包括引种、系统选育、有性杂交、诱变育种、倍性育种以及生物技术应用等方面,并对应用于薯蓣属植物的遗传育种技术进行了概述.遗传育种在药用植物产量的增长、有效成分含量的提高、抗虫抗病性的增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者:吴宝成;杭悦宇;周义锋;杨志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论计算机在医学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在医学院校中,科研管理工作已不断规范,电脑应用于医学科研管理工作已很普及,但如何使计算机在医学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问题值得研究探讨.

    作者:戴蕴威;陈丽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加味四妙方抗痛风作用有效部位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方(简称全方)各部位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探讨全方治疗痛风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尿酸钠结晶致大鼠足肿胀法、化学刺激引起小鼠扭体反应、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观察全方及各部位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全方、有机酸能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1).全方、黄酮、生物碱、皂苷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有机酸、水溶性成分,挥发油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对由尿酸盐引起的大鼠足肿胀,全方和水溶性成份组在1~6 h内,均有抑制作用(P<0.01或P<0.05),黄酮组大鼠足肿胀率均低于模型组,在1,5 h和6 h有统计学的差异(P<0.01或P<0.05),有机酸组在1、3和5 h对鼠足肿胀率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有机酸体现出了抗炎、镇痛和抗痛风的综合作用.

    作者:胡新;时乐;徐立;尹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山东产不同农家品种瓜蒌的种子蛋白电泳分析

    目的:鉴定山东产瓜蒌的不同农家品种,并探讨它们的亲缘关系.方法:利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山东产瓜蒌的不同农家品种、野生种及湖北栝楼进行种子蛋白电泳分析,并绘制指纹图谱.结果:山东产瓜蒌不同农家品种和野生种种子的蛋白电泳图谱具有多条共有带,而与湖北栝楼图谱差异显著.结论:种子蛋白电泳分析可用于瓜蒌不同农家栽培品种的辅助鉴别,仁瓜蒌与牛心瓜蒌、小光蛋与野瓜蒌彼此间亲缘关系较近.

    作者:孙稚颖;周凤琴;郭庆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试论中药剂量的不准确性

    古代许多中医典籍其剂量数字一律是用繁体大写的,目的是避免混淆,误会.所以中医是很注意剂量的准确性的.然而中药本身存在着不准确的因素,中药剂量具有不准确性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不准确的因素有下面几点.

    作者:伍敏生;伍月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新疆狭叶红景天黄酮的超声提取及含量测定

    目的:从新疆狭叶红景天中提取黄酮,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超声技术提取红景天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黄酮含量.结果:测得红景天中黄酮含量21.15%,平均回收率为98.2%,RSD=1.33%(n=5).结论:首次运用超声技术从新疆红景天中提取出黄酮与常规法比较,反应速度加快,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彭曦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支扩宁合剂对支气管扩张症大鼠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作用

    目的:研究支扩宁合剂对支气管扩张症模型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作用,探讨支扩宁合剂疗效机理.方法:建立SD大鼠支气管扩张症模型,观察呼吸道冲洗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含量及支扩宁合剂干预后的变化,探讨它们在支气管扩张症发病中的地位及支扩宁合剂的干预效果.结果:支扩宁合剂明显降低NE含量(P<0.01).结论:支扩宁合剂能显著减少支气管扩张症气道中NE释放,抑制其蛋白分解活性,这可能是其疗效机理之一,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价值.

    作者:吴其标;孙子凯;曹世宏;万毅刚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肉豆蔻挥发油的研究进展

    肉豆蔻为肉豆蔻植物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的干燥种仁.性温,味辛,归脾、胃、大肠经.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1].主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国,此外西印度群岛亦产,另外,我国过去仅在台湾、云南等地栽培肉豆蔻,近年在海南大面积引种成功,但药材多以进口为主[2].

    作者:袁子民;贾天柱;王静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苦碟子对2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苦碟子对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检测经苦碟子治疗前、后2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结果:治疗后备检测指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苦碟子是防治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有效药物.

    作者:褚伟;徐洁;宋宁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肝癌34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论治后,配合西医对症支持疗法.结果:34例晚期肝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取得了中位生存期112.5 d,6个月以上存活率25%的效果.结论:用中西医治疗晚期肝癌方法提高了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王忠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在日本《药用植物栽培与品质评价》指针评析

    1986年开始,日本厚生省提出要制定药用植物栽培与品质评价指针,到2002年,已经完成了53种药用植物的栽培与品质评价指针.在此基础上,日本将制定出药用植物栽培规范--GAP.

    作者:李书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药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和临床运用

    随着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发现许多疾病与自身免疫系统有关,称之为免疫系统疾病.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作者:黄煦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蛇床子素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目的:综述蛇床子素的药理作用.方法:根据近十年的中外文献和相关成果,从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作以阐述.结果与结论:蛇床子素的药理作用广泛,在抗氧化、抗肿瘤和对心血管疾病和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等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作者:刘建新;连其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补血理气化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23例临床疗效观察

    痛经是指女性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胀,甚则剧痛昏厥者.多影响工作生活学习,给女性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它在临床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作者根据补血理气化瘀法自拟方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丛鹏;房莉萍;黄慧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化痰止咳合剂的制备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制备化痰止咳合剂并对其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配制化痰止咳合剂,选择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该制剂设计合理,工艺科学,疗效确切.治疗组195例,总有效率达89.2%.对照组132例,总有效率达6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制剂质量可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红旗;李学民;王丽娟;翟红;蒋晓东;张中玉;李大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维心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目的:研究维心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并验证包合物的形成.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考察温度、投料比、包合时间等因素对包合的影响,以包合率及收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选佳工艺.采用UV和GC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佳工艺为:25℃,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比例为4∶0.6,包合30 min.包合前后的紫外图谱出现了明显变化,说明新的物相已经形成;通过GC验证,包合前后的化学组成没有明显变化.

    作者:黄毅;徐芳;闫明;褚忠君;穆巴拉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