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伟彪;方庆安
替硝唑片临床用于厌氧菌感染及抗原虫感染,由于其副作用小于甲硝唑,深受临床的欢迎.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的要求,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由于其有抑菌作用,必须进行预处理,才能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作者使用离心稀释法,有效地消除抑菌成分干扰,结果满意.
作者:吴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48例甲状腺微小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常规制片HE染色.结果:48例均为乳头状癌.大体标本:切面呈灰白色,有的灰白色放射状瘢痕样,质地中等,部分较脆,无包膜.随访43例健在,5例失访.结论:甲状腺微小癌不少见,术前大多难以确诊,常在术后标本检查时被偶然发现,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以锐刀每0.2cm作扇形切开,取下全部灰白区或瘢痕样组织做病理切片,可避免漏诊.
作者:李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腹腔镜手术技术已经在许多腹腔手术中尝试和应用.1990年Fovler等(1)首先报道了腹腔镜结肠癌手术,至今,腹腔镜结肠手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出现了长足的进步.腹腔镜术已开始应用于某些诊断、术式和结肠直肠的良性病变,如家族性息肉病、克隆氏病等(2).许多机构已经将腹腔镜手术作为结肠直肠肿瘤的一个治疗选择,但腹腔镜术式的根治效果还有待于明确.
作者:王万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自1998年以来,作者采用肛门括约肌内、外侧分别缝合术治疗高位肛瘘6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敬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们在2000~2001年间对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31例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其对该病的影响.
作者:钟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深静脉穿刺技术对加强化疗及深静脉营养的进行,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化疗并发症,但是,深静脉穿刺仍常常会出现许多并发症.为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深静脉穿刺前、中、后应注意的以下几点.
作者:何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用双吻合器对22例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低位吻合术.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未发生吻合漏及吻合口狭窄.局部复发1例,肝转移1例.结论:低位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手术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安全、有效,可供选择的术式.
作者:周红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手术室护理工作不仅存在生物、物理、化学等各种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还具有节奏快、连续性、时间长、无规律、责任重、技术要求高等特性.给护士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当护士情绪不稳定及处于生物周期低潮时极易发生差错,护士长更应该把促进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提高到一个高度来认识,从而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
作者:朱黎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自1988~2001年期间,经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54例,得到随访3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连华;陈强;孙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规范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护质量.方法:建立健全组织,把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目标管理内容;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严格考核评比.结果:医院感染率从1996年的6.9%,2001年降为2.7%;医院感染漏报率1996年90%,降为8%.结论: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加强这项工作.
作者:张玉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癫痫患者如果在发作时接触热源,常导致严重的烧伤.与一般烧伤相比,创面集中,烧伤度深,多需手术治疗等特点,故癫痫合并烧伤的治疗和护理具有其特点.近年我院收治癫痫合并烧伤32例,护理经验及体会如下.
作者:袁琴芳;汤雨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神经内窥镜在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够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手术并发症.我院自2000~2001年以来开展神经内窥镜下手术60例,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周演铃;毕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4小时后,称为晚期产后出血.我院自1991~2001年共收治晚期产后出血3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葛锦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氧氟沙星(OFLX)为第三代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素药物,不仅对革兰阴性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且速效,其强大的对菌体DNA旋转酶的抑制作用可在数十分钟内将细菌杀灭,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理,深受临床欢迎.但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日渐增多,作者观察到的和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张新江;古力孜乃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现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蚕豆病21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蚕豆病患儿21例,男19例,女2例,年龄14月~5岁均于食蚕豆后数小时至3天内入院,父亲为本地人,患儿均以急性血管内溶血起病,面色苍白、酱油样尿、贫血,其中中度贫血15例,重度贫血6例,巩膜轻度黄染,网织红细胞升高,2例肾功能轻度升高,Coombs试验(-),外周血涂片未见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am试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均降低,部分病人做红细胞G-6-PD活性测定降低.
作者:朱慧;钱镜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介绍一种血浆置换的新方法.方法:用简易二次膜式分离(SDFPP)的方法,报道了SDFPP在SLE、肾移植超急排异预防等的临床应用结果.结果:SDFPP具有国外同类二次膜式分离的优点,但不需价格昂贵的二次膜式分离机.结论:SDFPP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可以在全国血液净化单位推广的血浆置换方法.
作者:张英姿;张国兆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的结果,以老年患者多见,昏迷、截瘫患者更易发生褥疮.因此,认真细致的护理,是杜绝褥疮发生的根本.近年来护理28例老年褥疮患者的体会如下.
作者:陆林芳;沙淑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UAP患者随机平分2组,葛根素组和对照组.前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静滴1个疗程.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静态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葛根素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88%,改善异常心电图总有效84%,心肌耗氧量显著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结论:葛根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心肌缺血药物.
作者:鲍晓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衰老,即为老化,可分为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生理性衰老(aging)是生物体自成熟期开始,随增龄发生的、渐进的、受遗传因素影响的、全身复杂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不可逆地退行性变化;而疾病或异常因素可引起病理性衰老(senility),是衰老现象的提前出现.
作者:曹怡;陈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南通市脑卒中现患和死亡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0年死因年报和慢病基线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死亡居死因第3位,死亡率129.98/10万,35岁以上人群现患率7.89‰,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者患脑卒中的现患相对比分别为24.57、7.75、5.08,肥胖与吸烟对脑卒中患病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脑卒中是当地主要疾病和死亡原因之一,应采取控制高血压等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陈大灵;施云剑;李冠中;吴徐明;王淑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