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姿;张国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慢性病,在欧美国家尤为常见.在我国,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上升.为了解我市冠心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给我市社区冠心病防治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我市3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倪慧明;刘荣海;李民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在直肠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的今天,手术仍是人们公认的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而随着越来越重视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已成为了众所关注的焦点.
作者:龚海;俞一峰;李森;周一夫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分析40例全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的临床经验.结果:37例回肠膀胱手术并发症低于国内外文献报道.2例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该手术仍是目前基层医院首选的尿流改道术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将106例晕厥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同期普通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对窦性心动过速,各种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的检出率与普通心电图差异不大,而对窦性静止,快-慢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明显优于普通心电图(P<0.01).为诊断心源性晕厥提供依据.
作者:何学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手足口病是发生在手掌、足跖及口腔内以疱疹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病毒可经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染,造成流行.作者于2001~2002年门诊中发现手足口病患者9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冒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全麻手术后的苏醒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焦点,许多心理测试应用于评价麻醉后的恢复,本研究观察脑膜瘤切除术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及质量,并以异丙酚静脉麻醉与传统的硫贲妥钠诱导异氟醚吸人维持麻醉作对比,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后的情况,认为异丙酚静脉麻醉是脑外科手术的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方法.
作者:姚晓平;张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了解我市医疗机构下伸点、个体诊所和企业医务室三种小型医疗单位的消毒质量.为进一步加强小型医疗单位消毒工作的管理,防止医源性疾病的传播,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的要求,本站于2001年对兴化城区16个医疗机构下伸点、21个企业医务室和城乡39个个体诊所的消毒质量进行了一次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乐爱平;李红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48例甲状腺微小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常规制片HE染色.结果:48例均为乳头状癌.大体标本:切面呈灰白色,有的灰白色放射状瘢痕样,质地中等,部分较脆,无包膜.随访43例健在,5例失访.结论:甲状腺微小癌不少见,术前大多难以确诊,常在术后标本检查时被偶然发现,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以锐刀每0.2cm作扇形切开,取下全部灰白区或瘢痕样组织做病理切片,可避免漏诊.
作者:李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侵犯生殖器部位皮肤和粘膜,引起的炎症性传播性疾病.病程迁延不愈、常反复发作.我所自2001年3月~12月间对收治45例生殖器疱疹患者,给予乏昔洛韦口服和肌注重组干扰素α2b液,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素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TRX)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方法:用该手术系统经后路椎板间隙入路行病变部位腰椎间盘髓核摘除,神经根粘连松解,神经根管扩大,以及肥厚黄韧带切除,侧隐窝狭窄扩大,局限性椎管狭窄的扩大,冰盐水,透明质酸钠局部应用等方法.结果:本组54例,疗效按Nakai标准评定:优42例(77.8%),良9例(16.7%),可2例(3.7%),差1例,优良率94.5%,术后无椎间隙炎及切口感染,无腰肌血肿及腹腔血管损伤,无神经根损伤,无复发.术后神经根性症状未缓解1例,因神经根与后纵韧带粘连分离困难转为开放手术2例,硬脊膜囊裂2例,1例因硬膜破裂而致伤口愈合不良,再次缝合愈合良好.结论:经后路椎间隙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神经根减压充分、髓核摘除较彻底,并可扩大侧隐窝及神经根管,不影响脊柱稳定性,椎管内干扰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理想的治疗途径.
作者:邢学红;赵良虎;张力;熊德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UAP患者随机平分2组,葛根素组和对照组.前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静滴1个疗程.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静态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葛根素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88%,改善异常心电图总有效84%,心肌耗氧量显著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结论:葛根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心肌缺血药物.
作者:鲍晓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术后两种配方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配方Ⅰ组:吗啡、氟哌啶各5mg、布比卡因100mg、生理盐水加至100mg;配方Ⅱ组:芬太尼0.5mg、氟哌啶、布比卡因、生理盐水的用量与Ⅰ组相同,4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镇痛液.术后随访48小时,观察镇痛效果、疼痛评分(VAPS)、不良反应及按压次数和执行次数.结果:无论用吗啡或芬太尼,PCEA均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两组优良率均在94%以上.不良反应为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Ⅰ组发生率多于Ⅱ组.结论:PCEA符合药代动力学原理,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镇痛方式.
作者:张彩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世界老年人数的增加,脑血管性痴呆人数亦迅速增加,现代研究还发现脑血管病的性质、病变大小、脑中风次数与是否发生脑血管性痴呆密切相关.本文对35例脑血管性痴呆进行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向海燕;蔡少雄;覃守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海口港职工高血压的患病状况及影响高血压的因素.方法:采用健康普查法,对18~60岁2297名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将其中的高血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97名职工患高血压198人,高血压检出率8.62%.结论:高血压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男职工检出率高于女职工,并与肥胖、高脂血症等有明显的关系.
作者:詹玉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自1988~2001年期间,经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54例,得到随访3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连华;陈强;孙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麻醉性镇痛药主要用于急性外伤及晚期癌症等患者,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备用药物(3).对这类患者如何管理及正确使用麻醉药品,防止流入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性,近年来我院加强防范,采取以下有力措施,对用好、管好麻醉药品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规范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护质量.方法:建立健全组织,把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目标管理内容;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严格考核评比.结果:医院感染率从1996年的6.9%,2001年降为2.7%;医院感染漏报率1996年90%,降为8%.结论: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加强这项工作.
作者:张玉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海港职工高血压患病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国际标准化的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10256名18~54岁青岛港职工,男7795人,女2461人.结果:高血压患病率男性26.53%,女性10.38%,均高于1991年山东省的患病率.男性确诊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41.2%、22%及14.2%;女性分别为61.5%、47%及30.0%.男性吸烟率、饮酒率分别为65.9%和58.3%.体重指数(BMI)均值男女分别为24.4kg/m2和23.6kg/m2,45~54岁组男女BMI均值分别为25.0kg/m2和25.3kg/m2.经多元回归分析示年龄、BMI、腰臀围比值(WHR)、心率(HR)、饮酒、高血压家族史与血压均呈显著正相关,吸烟与血压呈负相关.BMI对血压影响因素大.BMI每升高1个标准差(男性3.25kg/m2,女性3.34kg/m2),收缩压升高男性为3.38/2.84mmHg、女性4.25/3.0mmHg.舒张压升高男性为2.84mmHg,女性为3.00mmHg.结论:青岛港职工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山东省平均患者率,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男性显著性低于女性.BMI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瑛;史秀忠;姜先雁;刘献成;刘宇;陆桂林;刘湘兰;赵玉红;张红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了掌握我市人体肠道寄生虫的流行概况,近年选择我市金湖县2乡2村、涟水县2乡2村的2周岁以上村民1235名为调查对象,了解人体肠道寄生虫的分布规律和流行特征,以便修订防治措施.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左于会;杨文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替硝唑片临床用于厌氧菌感染及抗原虫感染,由于其副作用小于甲硝唑,深受临床的欢迎.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的要求,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由于其有抑菌作用,必须进行预处理,才能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作者使用离心稀释法,有效地消除抑菌成分干扰,结果满意.
作者:吴迪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