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少红;陈晓军;谭洪盛;梁山丹;唐第光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有关药品管理法规、条件的贯彻执行,对药品的管理和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我院中药使用管理的特点,从2002-07开始我们对中药库实施零库存管理.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作者:史文慧;郭蓉;张宏伟;罗朝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肺宝颗粒中青黛所含靛蓝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ODS分析色谱柱(4.6 mm×250 mm,7 μm);流动相为乙腈-0.1%冰乙酸溶液(73∶27);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92 nm.结果:HPLC法测定靛蓝可达基线分离,在浓度1.62~21.60 μg时线性良好,回归方程:A=2 516 409C-2 979,r=1.000 0,5次测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RSD为2.3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赵昕;潘国际;王旭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从薄膜衣的特点、类型、辅料、成型工艺及其在中药微丸上的应用进行综述.采用新型优质的包衣材料及辅料、成熟的微丸成型工艺、先进的包衣设备,制备具有缓、控释作用的中药微丸,以促进中药剂型的改革.
作者:甘良春;胡海燕;杨得坡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除杂方法对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原子荧光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不同除杂方法所得澄清液中As,Hg,Pb,Fe,Mn,Zn,Cu的含量.结果:与原液比较,絮凝澄清液中As,Hg,Pb的去除率分别为57.1%,50.0%,39.6%,并分别为醇沉澄清液去除率的2.00,1.50,1.12倍;絮凝澄清液中的Fe,Mn,Zn,Cu保留率分别为90.6%,95.6%,91.7%,93.9%,并分别为醇沉澄清液保留率的1.09,1.29,1.15,1.28倍.结论:从有害元素的去除率及有益元素的保留率来看,絮沉工艺优于醇沉工艺.
作者:潘明云;张会宗;姜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在妇科门诊人流室工作中,往往每做完人工流产术后,吸引管接头就直接置于空气中,造成病原药污染,严重影响手术效果.术中将大棉球改成小棉球,往往暴露在外的棉纤维易遗留宫腔且延长手术时间,故本科对传统的吸引管接头消毒方法和棉球制作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章莲蓬;赵培菊;徐春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对中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行综述.方法:对近几年的中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前沿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结果:中药或其有效成分及复方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方面具有切实可靠的作用,各种实验显示中药具有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蛋白表达、雪旺细胞增殖、保护受损神经元和促进神经再生及结构重建的作用.结论:中药在非手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方面具有确实的疗效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志勇;杨象民;王树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太太静心助眠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在Zorbax Eclipse XDB-C8柱上,以甲醇∶水(28∶72)作流动相,紫外230 nm检测.结果:芍药苷在试验的5~150 μg/ml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检测限为10 ng.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7.5%~105%,RSD为1.50%.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伍发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中药质量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发展.方法:对近年来在中药质量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类.结果与结论: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质量研究中应用极其广泛,但距离中药现代化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作者:张梅;李小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用于各种急慢性咽炎.方法:多种中药采用合理的制备工艺制成中药口服液.结果:清热利咽口服液可缓解和解除咽部不适、干燥或疼痛及咽部粘膜增生等.结论:清热利咽口服液对各种急慢性咽炎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作者:杨红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概述了我国白蚁危害现状.提出利用具有杀虫生物活性的中草药制成高效、低毒、无残留、无污染、价廉的白蚁防治剂的思路,并对这一思路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树民;罗明媚;李玉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测定血塞通滴丸中皂苷含量作为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血塞通滴丸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的含量.结果: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Rg1,Rb1的回收率分别为99.6%,98.5%,99.1%;RSD=2.5%,RSD=2.7%,RSD=2.9%(n=6).结论: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周家明;柯金虎;崔秀明;王朝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粉葛中的葛根素的含量,并以正交实验优选出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RP-HPLC的方法,固定相为ODS;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柱温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0 nm.结果:优选出佳工艺为A1B3C3.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
作者:祝世发;陈文;江发寿;李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以超声诊断为依据,探讨盆腔包块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所有50例病人均经超声检查诊断后,中医辨证,手术后病理切片分析.结果:50例病人,气滞型14例,血瘀型36例,手术病理符合者46例,不符合者4例.结论:妇女盆腔包块的中医证型与超声及手术病理结果的关系基本相符.
作者:宋全献;龚平;李淑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运用新的炮制技术对刺猬皮、枇杷叶、牡蛎、益智四味中药进行炮制,与传统炮制法相比,更具有实用性,易操作性.
作者:孙颖;林清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红芪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应用来源、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方法.结果:红芪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根,详细描述了其生药学鉴别特征.结论:实验结果为该药的鉴别、开发利用及补充生药学资料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罗文蓉;杨扶德;张雅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就超滤技术的原理、优点及其在中药制剂中应用的依据、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料液的预处理和膜的清洗是超滤技术应用的关键.指出超滤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工艺还需在药理和临床研究方面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智;杨明;邱雪兰;谢兴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痔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的临床表现或结果.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痔不需要治疗,需要治疗的痔重在减轻消除主要症状,而非根治,不必要的扩大手术范围是不可取的[1],所以痔的非手术疗法日益受到肛肠外科医生的重视,常用的痔的非手术疗法有内治法、坐药法、熏洗法、敷药法、注射法、埋线法、针灸法、挑治法、推拿法、气功疗法以及物理疗法等.现综述如下.
作者:董华英;徐兆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葛根降脂胶囊理想的工艺条件.方法:单因素考察,选择溶媒用量、溶媒pH值、提取时间和次数,每个因素5个水平,用HPLC法测定葛根素含量.结果:提取次数影响较大,其次为水的用量及提取时间,pH值影响不大.结论:以加6~10倍量的水提取2~4次,30~60 min/次为比较理想的工艺条件,不必考虑pH值的影响.
作者:刘俊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复方螺旋藻胶囊对高脂血症家兔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用复方螺旋藻胶囊0.8 g/kg,1.6 g/kg及多烯康0.3 g/kg分别喂饲高脂血症兔.连续42 d后,心脏取血测定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高脂血症模型对照组相比,复方螺旋藻胶囊高、低剂量能显著降低血清TG,TC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复方螺旋藻胶囊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兔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这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巧云;吕欣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免疫口服液的抗应激作用.方法:3组小鼠分别以剂量为2.5,5.0,10.0 g/(kg·d)免疫口服液连续灌胃2周.末次给药后1 h,用小鼠游泳实验、耐缺氧实验、耐寒实验和耐高温实验观察免疫口服液的抗应激作用.结果:5,10 g/(kg·d)的免疫口服液实验组小鼠游泳时间和在缺氧、寒冷和高温环境中的存活时间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P<0.01),而这两实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5 g/(kg·d)免疫口服液可显著提高小鼠的抗应激能力,且作用不随剂量增大而增强.
作者:黄斌学;韦健全;黄增琼;许小林;刘春荣;郑子敏;赖术;潘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