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陈娟
将106例晕厥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同期普通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对窦性心动过速,各种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的检出率与普通心电图差异不大,而对窦性静止,快-慢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明显优于普通心电图(P<0.01).为诊断心源性晕厥提供依据.
作者:何学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静点丙种球蛋白对早产儿重症肺炎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早产儿重症肺炎64例进行分组,其中30例除常规抗炎、对症治疗外,加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另34侧常规治疗.结果:静滴丙种球蛋白组治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病死率前者较后者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床缓解时间前者较后者明显缩短(P<0.01).结论: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静滴治疗早产儿重症肺炎,是降低患儿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施晓民;赵建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肌肉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甲亢合并肌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肌肉病变,或周期性麻痹、或肌萎缩、或重症肌无力.28例T3、T4均高于正常.结论:甲亢肌病以男性多发,发病机制未完全明了,与电解质紊乱有一定关系,也与甲亢程度似有一定关系,但与甲亢病程则无明显关系,根据不同甲亢肌病相应治疗,大多数患者能改善症状,抗甲状腺治疗是控制甲亢肌病变复发的关键.
作者:戴耀华;邬伟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4小时后,称为晚期产后出血.我院自1991~2001年共收治晚期产后出血3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葛锦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手足口病是发生在手掌、足跖及口腔内以疱疹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病毒可经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染,造成流行.作者于2001~2002年门诊中发现手足口病患者9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冒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顺铂、吉西他滨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4例非小细胞肺癌应用GP方案化疗,12例应用MVP方案化疗.结果:GP方案组有效率为42.9%,MVP方案组有效率为8.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毒副反应较治疗组发生率高,主要为骨髓抑制等.结论:GP方案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优于MVP方案组.
作者:茅敏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分析40例全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的临床经验.结果:37例回肠膀胱手术并发症低于国内外文献报道.2例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该手术仍是目前基层医院首选的尿流改道术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易反复发作,治疗效果常不理想.现将我院1995~2001年间收治的IBS 49例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段亚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快速免疫疗法结合变应原避免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治疗作用.方法:对PAR患者住在空气净化病房进行快速免疫治疗,并与住在普通病房作为对照.结果:净化病房治疗组优于普通病房组,治疗前后血清IL-4与IFN-γ比例趋于正常.结论:快速免疫疗法结合变应原避免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汉钟;谢薇;唐泳华;肖锦华;白鹤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面中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面中部骨折23例患者,采用螺旋CT机行容积扫描.应用表面阴影重建法行三维重建,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不同的角度骨折的三维病变图像,根据图像并结合三维轴位像做出骨折的伤情判断,制订出复位钛板固定的手术方案,尽可能恢复面中部三大支柱高度和颧突度.结果:通过面中部三维重建,能清楚的显示复杂面中部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周围结构关系,明确的判断出骨折移位、钛板内固定方向.术后面部外形及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应用平面切割技术可以清楚显示髁突骨折移位的方向和程度.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有利于确定复杂面中部骨折的程度与移位情况,有利于手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和术前术后效果的比较.
作者:张欣;袁旭初;包雪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介绍一种血浆置换的新方法.方法:用简易二次膜式分离(SDFPP)的方法,报道了SDFPP在SLE、肾移植超急排异预防等的临床应用结果.结果:SDFPP具有国外同类二次膜式分离的优点,但不需价格昂贵的二次膜式分离机.结论:SDFPP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可以在全国血液净化单位推广的血浆置换方法.
作者:张英姿;张国兆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麻醉性镇痛药主要用于急性外伤及晚期癌症等患者,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备用药物(3).对这类患者如何管理及正确使用麻醉药品,防止流入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性,近年来我院加强防范,采取以下有力措施,对用好、管好麻醉药品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2001年1~11月,我院儿科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其中28例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学军;任光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足部皮肤缺损的皮瓣修复.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足部皮肤的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根据足部皮肤缺损的部位、缺损面积的大小、是否需重建感觉功能而选择不同的皮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强;刘伯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目前有增高的趋势,已成为妇科的常见病,其组织学形态呈良性,但生物学行为与癌瘤相似,有远处转移和种植的能力.治疗效果不满意,手术后又极易复发,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卵巢是内膜异位常累及的器官,形成囊肿占80%以上.我院5年收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78例,随访66例.现就66例的治疗和预后报道如下.
作者:许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超声内镜主要利用其超声扫描的功能,因此也有人使用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这一术语.胆胰管内超声(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 IDUS)更是近年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本院近期开展了IDUS,取得很好的临床诊断价值,现就IDUS临床应用现状与展望作一介绍.
作者:李玉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使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测查门诊患者3100例,结果表明骨质疏松发生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女性明显受绝经影响,也与其生活习惯、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保健意识强弱有关.低骨量者明显高于骨质疏松者,其防治意义重大.
作者:刘伯亮;潘万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腹腔镜手术技术已经在许多腹腔手术中尝试和应用.1990年Fovler等(1)首先报道了腹腔镜结肠癌手术,至今,腹腔镜结肠手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出现了长足的进步.腹腔镜术已开始应用于某些诊断、术式和结肠直肠的良性病变,如家族性息肉病、克隆氏病等(2).许多机构已经将腹腔镜手术作为结肠直肠肿瘤的一个治疗选择,但腹腔镜术式的根治效果还有待于明确.
作者:王万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术后两种配方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配方Ⅰ组:吗啡、氟哌啶各5mg、布比卡因100mg、生理盐水加至100mg;配方Ⅱ组:芬太尼0.5mg、氟哌啶、布比卡因、生理盐水的用量与Ⅰ组相同,4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镇痛液.术后随访48小时,观察镇痛效果、疼痛评分(VAPS)、不良反应及按压次数和执行次数.结果:无论用吗啡或芬太尼,PCEA均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两组优良率均在94%以上.不良反应为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Ⅰ组发生率多于Ⅱ组.结论:PCEA符合药代动力学原理,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镇痛方式.
作者:张彩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胎膜自然破裂通常是临产和分娩中的正常过程,在临产发动后发生.若临产发动之前发生称为胎膜早破(PROM),若孕龄满28周而小于37周,称为早产胎膜早破(PPROM).PROM的发生率为2%~18%,大约60%~80%发生在足月妊娠.而PPROM的发生率0.54%~1.6%.其发生率虽低,但对母婴却有较严重的并发症.现就我院2000~2001年满28孕周而小于37孕周PPROM 40例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厚勤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