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姜黄挥发油的急性毒性研究及其对资源利用的影响

陈科力;戴梦红

关键词:姜黄挥发油, 急性毒性反应, 资源利用
摘要:目的:了解姜黄挥发油的毒性并探讨其对资源利用的影响.方法:测定对小鼠用姜黄挥发油灌胃的急性毒性.结果:小鼠用姜黄挥发油灌胃的LD50为3 551.7±195.4 mg/kg.结论:姜黄挥发油具有中等毒性,降低姜黄根茎中挥发油的含量可以扩大它的使用范围.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娑罗子的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娑罗子(异名莎婆子、武吉、苏罗子、开心果、索罗果、梭椤子).具有宽中、理气、杀虫;治胃寒作痛、脘腹胀满、疳积虫痛、疟疾、痢疾之功效.近年从娑罗子中开发研究的七叶皂苷钠盐在临床用于抗渗、消肿、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静脉张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娑罗子的化学成分、七叶皂苷钠盐的药理及临床近年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刘顺良;陈敬然;王文森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成药与西药不合理配伍分析

    目前,中西药物的配伍还没有经典方剂可循.临床中药与西药配伍应用时,特别应予注意,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中成药和西药能不能一起服用?应该说大多数是可以的.有些制剂本身就含有中药和西药两种成分,如大黄与苏打配伍,制成复方制剂大黄苏打片,对健胃、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有协同作用;大黄与碳酸镁配伍,制成大黄镁散,既用于小儿腹泻、消化不良,又可治肠炎、痢疾,而且经临床证明,两药同用,作用增强,分开单用,则疗效差.再如中成药急肝宁(含大黄等中药)与西药654-2合用,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不论治愈率和治愈时间,都较一般保肝治疗为优.然而,不是所有的中成药都能和西药同用.现列举几种中成药与西药的不合理配伍,并分析如下:

    作者:文窑先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乳腺清胶囊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目的:研究乳腺清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乳腺清胶囊中青皮、重楼、香附、当归进行定性鉴别.结果:4项薄层色谱鉴别均具专属性.结论:方法可靠,可用于乳腺清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忠琼;张雯洁;马昕;张赟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益肺合剂的制备及临床观察

    目的:制备益肺合剂治疗小儿肺炎及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方法:用先进方法制备纯中药制剂并控制质量,选择常规治疗为对照组作临床观察.结果:口服益肺合剂100%有效.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简便,是治疗上述疾患的有效药物.

    作者:汪风芹;孙迎东;赵滨;李凤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参苓白术散在儿科临床中的运用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甘草组成.以四君平补脾胃之气为主,配以砂仁、扁豆、山药之甘淡,莲子之甘涩,辅助白术,既可健脾,又能渗湿止泻.桔梗为手太阴肺经引经药,配入本方,如舟楫载药上行,达于上焦以益肺.本方传统上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纳呆、吐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胸脘闷胀、面色萎黄等症.

    作者:李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新用途

    通过查阅近期国内部分期刊杂志,对补阳还五汤在治疗脑梗死、高血压病无症状性蛋白尿、脑震荡后遗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不宁腿综合征、崩漏、心绞痛、早搏、肺心病心力衰竭、老年颈椎病伴眩晕、抗肝纤维化、多发性神经炎、坐骨神经痛、下肢静脉曲张、陈旧性膝关节捩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作者:司玫;张庭广;何进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艾苏煎剂浴足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艾苏煎剂对上感发热的疗效.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加用艾苏煎剂浴足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艾苏煎剂对治疗小儿上感发热有明显疗效.

    作者:徐和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张云鹏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

    从治疗和辨证用药两个方面介绍张云鹏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湿浊凝聚,经络淤阻,故采用活血温阳,攻下降浊的治则.大黄具有攻下、泄毒、导泻的作用.大黄得桂枝、桃仁,有桃仁承气汤之义,活血逐淤、疏通经络.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虚为本,但湿热,水毒,浊淤为标,因此要配合化湿热,利水毒,泄浊淤.

    作者:董兴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短莛山麦冬的栽培技术

    短莛山麦冬Liriope muscari (Desne) Bailey为百合科植物,其块根为商品麦冬,主要栽培于福建泉州、仙游等地,故又称福建麦冬,有养阴、生津、润肺等功效.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上科学的栽培管理是短莛山麦冬优质高产的关键.1 生长习性短莛山麦冬喜温暖气候和较潮湿的环境,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壤为佳.麦冬怕涝,低洼积水和过粘的土壤不宜栽种.且忌连作,栽培一季后,须经过2年以上才可再种.

    作者:林金瑞;陈宗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穴位药物疗法及其临床应用机理分析

    综述了穴位药物疗法的种类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并对其作用机理作了一定的探讨.揭示了穴位药物疗法具有高效性和速效性以及穴位药效的相对特异性.

    作者:毕肖林;狄留庆;黄耀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浅谈中药材防霉法

    中药材贮存的大障碍,一是霉变,二是虫蛀.其中以霉变危害大.药材霉变的主要原因是:药材感染了霉菌后,当外界温度、湿度适宜,霉菌有了滋生繁殖的机缘,于是就产生霉变.贮存温度20~35℃,相对湿度在75%以上,药材含水量超出15%,此时霉菌易繁殖.我国地处温带,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夏季炎热、潮湿,药材易发霉.据说,每年由于霉变、虫蛀千百万的损失为产量的20%~30%.有资料报道,此损失价值高达4万元.损失之大,殊甚惊人.因此,防霉工作尤为重要.防霉方法众多,归纳起来有抑菌防霉法、灭菌防霉法、包装防霉法三种.现将这三种方法简述如下:

    作者:刘权友;吴宝祥;倪丹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天山堇菜提取物的体外抗菌实验

    目的:探讨天山堇菜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比浊法和稀释法对天山堇菜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研究.结果:天山堇菜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供试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天山堇菜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是有研究、开发价值的抗菌中草药.

    作者:马秀敏;周晓英;张立;王亚男;丁剑冰;田树革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复方双层缓释口腔药膜的制备及临床观察

    目的:制备复方双层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冠周炎及厌氧菌感染的口腔溃疡,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以高分子缓释材料为载体制备双层缓释药膜,与养阴生肌散、1%碘甘油作对照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养阴生肌散有效率86%,1%碘甘油有效率50%,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简单,是治疗上述疾患的有效药物.

    作者:孙迎东;汪风芹;赵滨;赵胜利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水蛭的鉴别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水蛭性质的区别.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水蛭中有效成分与产地无关.结论:水蛭中有效成分受产地影响不大.

    作者:姜艳;崔爽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肝愈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肝愈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灌胃给予小鼠肝愈胶囊0.125,0.25及0.5 g/kg,连续7 d,测定肝愈胶囊对小鼠免疫器官脾、胸腺指数、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溶血素抗体生成、迟发型超敏反应功能的影响.结果:肝愈胶囊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无明显影响;可抑制溶血素抗体生成、有促进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结论:肝愈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作者:柴秋彦;韩文兰;李百强;史向华;杨文彬;崔吉利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清热解毒方治疗热证58例

    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中药清热解毒方治疗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结果小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58例观察对象均为本院住院患者,临床均表现为发热(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1],病程在2周以内.58例中,年龄在21~30岁3例,31~40岁6例,41~50岁10例,51~60岁18例,61~70岁16例,70岁以上5例;男性32例,女2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及急性支气管炎20例,大叶性肺炎18例,感冒12例,泌尿系统感染8例.

    作者:周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烧伤酊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目的:建立烧伤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样品中黄芩、黄柏、儿茶和冰片进行了鉴别.结果:鉴别方法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该研究可作为烧伤酊的质量控制依据.

    作者:刘会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对《伤寒论》死证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伤寒论>所述之死证是否为必死之证.方法:从<伤寒论>对死证的论述,对死证诊断、病因、病机作初步概括并予探讨.结果:<伤寒论>所述之死证大部分是可治之证,并非必死之证.结论:<伤寒论>所述之死证通过合理的中西抢救治疗,大部分是治疗成功的.

    作者:韦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三种菖蒲的鉴别和应用

    九节菖蒲、石菖蒲、水菖蒲是常见的中草药,临床应用较为普遍.在临床应用中,由于三者药名相同,价格悬殊使替代使用情况越来越多,影响了药物的疗效.为了开展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现将三者主要鉴别介绍如下:

    作者:刘邦强;高音;吴汉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蕨麻提取物中大孔树脂残留物的顶空进样法分析研究

    目的:建立中药用AB-8型大孔树脂有机溶剂残留物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正己烷、苯、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及二乙烯苯进行检测.结果:方法的精密度RSD均小于6.0%,峰面积与浓度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控制中药用AB-8型大孔树脂有机溶剂残留量.

    作者:李仙义;袁海龙;刘玉波;蔡光明;张雷;车慧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