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红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通过对3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常规准备,术后病情观察、疼痛管理、饮食运动的指导、导尿管及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结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有其护理的侧重点和并发症.本组有3例患者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经过治疗和护理完全康复.结论: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配以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切实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余芹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总结我科30例经鼻蝶窦垂体瘤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特别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本组30例患者术后脑脊液漏1例,短暂性尿崩症2例,垂体功能低下1例,其余预后良好.结论:对于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住院期生活质量,同时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童梅娟;戴晓冬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患者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100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法和《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吞咽功能评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姜晓维 刊期: 2013年第32期
1 目的提高感染科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全科人员在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避免医院感染暴发流行.2 方法2.1 重新组建科室感染质控小组:感染质控小组成员以往多由工作繁忙的护士组成,在接受培训和履行职责方面难以落实到位.所以我科2012年1月3日召开了全科医护人员会议(包括卫生人员),经会议讨论决定重新设立科室感染质控小组,由全科人员共同组成,科主任任组长,护士长副付组长.另设医疗小组与护理小组,且医疗护理互相督促.
作者:徐素金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药剂科计算机管理系统检索2009~2011年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个体化治疗.
作者:任建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了解目前癌症疼痛的治疗及护理进展.方法:对近几年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分类和整理.结果:概述了肿瘤患者癌症疼痛的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结论:提出目前相关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者:李嘉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医院保洁员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难点.对保洁员的管理有别于一般的工作人员,他们文化水平低、流动频繁,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分析,提出加强岗前培训、加强督查管理等措施,有助于提高保洁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作者:简秋生;王节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如何认识和处理中西医之间的关系,是近代以来的重大课题.中西医汇通派、废止中医派和中医革新派都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对这一课题作出了回答.他们的观点代表了不同的时代特色,然而都有其局限性.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短,必有所长.认识好和处理好中西医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取长补短,而非相互取代.物种需要多样性,人类文化也需要多样性.
作者:薛墩富;焦振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对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护理情况进行探讨.方法:对4年来我院治疗42例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护理经验进行总结,主要护理工作有一般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出院时指导等内容.结果:有22例治愈,18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对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在减少并发症、降低心理疾病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此疾病的成功救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安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中医的临床疗效,除了与医生的正确辨证施治有关之外,还与中药的饮片质量有关,所以如何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郑西凤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效果,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2年5月在我院使用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66例,在治疗过后对手术过后的生存率和死亡率的有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经过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手术进行治疗,死亡12例,死亡率为18.18%,存活54例,存活率为81.82%.存活率与死亡率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死亡概率明显降低,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水平,在临床治疗当中可以推广.
作者:李传勇;郭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进行了全面护理和常规护理的研究.结果: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96.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23%,护理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护理能有效提升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水平.
作者:米丽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对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方法: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我科中药应用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为120例,对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120例患者,40例患者未进行辨证论治,30例患者为药物用法、用量错误,24例患者为疗程不确切,18例患者为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当,8例患者为其他原因导致.结论:临床应注重中药的合理用药,应加强对中药的炮制、辨证、煎煮、配伍以及对症治疗等的利用度,从而保证用药的安全与高效.
作者:窦志良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提高临床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护理的认识.方法:对我科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例的中医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经过10~26天(平均住院19.6天)住院治疗,治愈41例(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恢复,不留痕迹),好转9例(双侧额、鼻唇沟基本对称,闭眼不实、鼓腮口角不漏气,进食齿颊间无食物留置,笑时口角不对称),无一例无效.结论:提高临床对该病的护理认识,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罗吉蓉;侯斌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沈丘县人民医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采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定位,使用规格为2.0cmYL-1型穿刺针准确穿刺至血肿处,接通引流管引流.结果:本组存活29例,其中恢复良好生活能自理18例(60%);好转(意识、偏瘫较手术前好转)8例(27%);无好转3例(10%);死亡1例(3%).结论: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便、安全、费用低,是基层医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晓梅;刘慧;徐军辉;贾利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回顾我科近3年来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护理过程,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15例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进行术前护理评估、术前指导、心理疏导,术后严密观察,预防和干预并发症.结果:15例手术均成功,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下肢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5例患者10例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出院后电话随访显示1月后尿失禁情况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月尿失禁基本好转.结论:妥善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该手术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曹青艳;蔡媛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材料取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诊疗的45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将45例患者分为两组,22例作为西药治疗组,23例作为中药治疗组,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后的副作用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药和西药治疗急性痛风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后,中药治疗组的疼痛平均评分低于西药治疗组疼痛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副作用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治疗组副作用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与西药对急性痛风关节炎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中药治疗能够比西药治疗更加有效的降低患者痛苦,中药治疗急性痛风相较西药治疗,安全性更高.
作者:华雯晴 刊期: 2013年第32期
护患关系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活动与患者建立起的工作性人际关系[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营造优良就医环境的重要环节,而在临床护理中经常存在护患关系不和谐现象,需要及时采取对策,消灭不和谐因素.
作者:刘惠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血脂、血压的改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64只大鼠随机分组,进行高脂高糖喂饲,分别给予高低剂量的白芍总苷,比较血糖血压结果.结果:造模8周后,高脂高糖饮食组大鼠诱导出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给药4周后,与对照组及模型组相比,白芍高剂量组血压、血糖显著下降(P<0.01).结论:白芍总苷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高血压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作者:陈晓兴;朱勇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急性胰腺炎可以通过奥曲肽进行治疗,对其治疗后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对42例急性胰腺炎进行奥曲肽的治疗,其中42例是从2010年7月~2012年9月这个时间段在医院随机选取的对象,除了进行常规的治疗,分别进行了奥曲肽的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42例急性胰腺炎通过奥曲肽治疗,病情得到改善,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42例患者在较短时间之内得到治愈,治愈效果显著.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可以通过奥曲肽进行治疗,可以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治疗效果明显,具有重大的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张恒玉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