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

刘晓梅;刘慧;徐军辉;贾利华

关键词:微创穿刺, 高血压脑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沈丘县人民医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采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定位,使用规格为2.0cmYL-1型穿刺针准确穿刺至血肿处,接通引流管引流.结果:本组存活29例,其中恢复良好生活能自理18例(60%);好转(意识、偏瘫较手术前好转)8例(27%);无好转3例(10%);死亡1例(3%).结论: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便、安全、费用低,是基层医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行之有效的方法.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680例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安顺市人民医院就诊儿童血微量元素水平,选取近年来我院就诊的680名儿童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年轻妈妈做好科学育儿指导.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680例儿童末梢血做钙、锌、铁、镁、铜、铅的检测.结果:查出缺钙168例,占24.70%,缺锌172例,占25.29%,缺铁64例,占9.41%,缺镁5例,占0.73%,缺铜7例,占1.03%;高血钙者58例,超标率为8.53%.高血锌者29例,超标率为4.26%,铅中毒17例,占2.50%,镁超标2例,占0.294%,血铜和血铁无超标者;结论:儿童生长发育时期对微量元素需求很大,如果缺乏、过剩或中毒都会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检测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对及时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吕晓雯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奥曲肽治疗42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急性胰腺炎可以通过奥曲肽进行治疗,对其治疗后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对42例急性胰腺炎进行奥曲肽的治疗,其中42例是从2010年7月~2012年9月这个时间段在医院随机选取的对象,除了进行常规的治疗,分别进行了奥曲肽的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42例急性胰腺炎通过奥曲肽治疗,病情得到改善,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42例患者在较短时间之内得到治愈,治愈效果显著.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可以通过奥曲肽进行治疗,可以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治疗效果明显,具有重大的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张恒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消痞颗粒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名老中医徐伟观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方消痞颗粒的制备方法,以及对消痞颗粒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进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3月~2013年5月的82例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消痞颗粒对于消化系统疾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永江;姜志昂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推拿整脊联合针刺治疗颈性失眠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整脊联合针刺治疗颈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患者,采用推拿整脊针刺进行治疗,10次为1疗程,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85例中痊愈42例,占49.4%;显效30例,占35.3%;有效13例,占15.3%.结论:推拿整脊联合针刺对颈性失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敏;寇久社;李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医治疗进展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指机体由于各种严重感染、创伤、烧伤、缺氧及再灌注损伤等感染与非感染因素刺激产生的一种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的统称.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MODS与过度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关系密切,因而早期防治SIRS对预防MODS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SIRS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未完全阐明;西医防治SIRS的措施缺乏良好的临床效果.临床实践表明,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上中药治疗是治疗SIRS的重要措施,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SIRS的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陈风华;胡嗣钦;陈林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总结我科30例经鼻蝶窦垂体瘤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特别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本组30例患者术后脑脊液漏1例,短暂性尿崩症2例,垂体功能低下1例,其余预后良好.结论:对于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住院期生活质量,同时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童梅娟;戴晓冬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剖宫产手术是处理高危妊娠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产科常见手术,其优点是既能减轻痛苦,又能挽救母婴生命,是围产期降低死亡率的一种有效措施,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为了挽救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减少并发症,加强剖宫产手术和护理是产妇顺利康复的关键,现将手术配合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庄宏芬;杨淑红;叶素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王不留行籽耳压治疗在ICU综合征病人的应用

    目的:观察王不留行籽耳压治疗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综合征病人的应用治疗效果.方法:将22例ICU综合征病人采用NEECHAM意识模糊量表进行评价,观察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ICU综合征22例,治疗后,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3例.结论:王不留行籽耳压治疗在ICU综合征病人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蔡丽月;曾梅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法洛四联症术后心脏重症监护护理

    目的:探究法洛四联症术后心脏重症监护护理的方法,提高法洛四联症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方法:对本校附属医院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14例法洛四联症术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科学的分析.结果:术后的14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全部康复.结论: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后进行精心科学的监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从而提高手术治愈率.

    作者:秦爱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康复的体位护理

    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中偏瘫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60%~80%[1],同时其继发障碍,如肌萎缩、关节痉挛、足下垂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治疗及护理极为重要,而体位护理(良姿摆放及被动体位变换)是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康复的重要内容.

    作者:王丽;谢文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小儿静脉输液两种夹板固定法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有效固定方法,提高患儿输液治疗安全水平.方法:将在门诊输液室行静脉输液的4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静脉穿刺完毕后用夹板及医用胶布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夹板固定.结果:观察组患儿针头脱出率、局部渗漏肿胀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夹板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减少针头脱出,固定效果好.

    作者:罗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医院感染防控中保洁员规范化管理的探讨

    医院保洁员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难点.对保洁员的管理有别于一般的工作人员,他们文化水平低、流动频繁,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分析,提出加强岗前培训、加强督查管理等措施,有助于提高保洁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作者:简秋生;王节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25例疗效观察

    破伤风是以破伤风梭菌从皮肤或黏膜的伤口侵入,产生痉挛毒素,导致全身或局部肌肉的强直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为主要特征.该病发病迅速,失治误治则危及生命.我院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破伤风患者2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5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35.3岁.潜伏期短2日,长17日,平均9日.外伤因素:锈铁钉刺伤10例,璃割伤5例,竹木刺伤6例,皮肤挫擦伤2例,其他2例.

    作者:何川;马旅明;谭并志;甘育军;黄变昌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中医对肺炎的辨证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对肺炎的辨证治疗的功效.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在2011年3月~2012年3月确诊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1∶1的比例将他们划分为中医治疗组(A组)和西医治疗组(B组),B组作为对照组.A组患者使用中医上的辨证分型,再配以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进行治疗;B组实施纯西医治疗,两组都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用药.结果:结果显示A组的疗效要远好于B组(P<0.01),同时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毒性反应.结论:通过以上两组对比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肺炎的效果比较好,还具有安全性高,毒副作用低的特点.

    作者:李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耳针(磁珠压穴)法治疗心胸外科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耳针(磁珠压穴)法对心胸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寻求更方便、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筛选病例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予哌替啶镇痛泵维持止痛6小时.治疗组基础用药同对照组,加用耳针(磁珠压穴)法按压耳穴止痛,每天按压3~5次,15天为1疗程.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非参数检验,mann-whipney u检验.结果:治疗组疼痛天数及疼痛程度的总有效率为80.00%及77.14%,对照组为71.42%及65.71%.治疗组在术后疼痛天数及疼痛程度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针(磁珠压穴)法是心胸外科术后疼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金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手术室静脉输液流程再造

    静脉输液是临床一项平常的技术操作,但在手术中,是手术顺利开展和进行的重要保证本文探讨的手术室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是以流程再造理论为基础,患者需求为导向,针对手术室工作的特点,对静脉输液流程进行优化重组,增加了护惠沟通、安全核查等环节,明确了血管选择、消毒、固定方法等标准,增加了静脉输液观察流程,改变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理念,建立起流畅的静脉输液服务流程链,提高了服务意识和技术水平,真正落实优质护理的内涵,使患者满意.

    作者:葛经武;乔玫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绞窄性肠梗阻的特性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并对其临床特点、表现以及病因和检验结果予以归纳总结.在本组60例患者中实行粘连松解手术的患者20例、接受肠扭转复位手术患者5例、需进行小肠切除手术患者15例、疝内容物还纳联合疝高位结扎手术患者12例、进行肠套复位手术的患者5例、乙状结肠切除手术者2例、进行回盲部切除手术1例.结果:治愈50例、死亡10例.死亡率是16.6%,死亡患者中3例由于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导致死亡4例、出现急性肾衰竭现象导致2例死亡,水电解质紊乱出现酸碱失衡现象致使1例死亡.结论:及时治疗绞窄性肠梗阻能够帮助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使用CT检测系统对于早期诊断存在十分重要的辅助功效.

    作者:李培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颈外静脉穿刺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四肢静脉通道无法建立时应用.方法:2011年2月~2012年10月对我院急诊科96例危重患者在常规无菌技术操作下行颈外静脉穿刺.结果:对96例危重患者行颈外静脉穿刺一次成功88例,成功率92%.其中6例患者属于肥胖型,颈部较粗,穿刺失败.另外2例患者烦躁穿刺失败.结论:对四肢静脉穿刺困难,或者长时间用药的危重患者,可行颈外静脉穿刺补充液量、纠正休克治疗.不仅恢复了血压,而且改善患者的危重状况,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质量,其穿刺成功率高,方便快捷,值得临床科室护士操作使用.

    作者:冯红虾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艾灸盒灸关元穴区治疗痛经54例

    目的:用艾灸盒灸关元穴区治疗痛经.方法:对54例用艾灸盒灸关元穴区治疗痛经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结论:艾灸盒灸关元穴区治疗痛经,效果显著,价钱低廉,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赵图周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临床护生针刺伤回顾性调查及对策

    目的:调查护生在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探讨预防和减少针刺伤的有效措施.方法:对106名护理实习生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实习护生中88.7%曾被针刺伤,其中3次以上占48.1%,共受伤307人次,被污染针头刺伤的占71.4%,其中能确定感染源的占21.9%,发生针刺伤后正确处理者占32.9%,38.3%的护生发生针刺伤后能主动汇报老师.结论: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与职业防护意识淡薄、防护知识缺乏、技术操作不熟练、操作时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有关,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规范操作行为,增强防护意识,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作者:姜维维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