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药并用结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

杨成福;祝之友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针刺透穴, 益气疏风通络,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摘要:目的:报告针药并用结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运用针刺透穴,益气通络的中药,结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结果:治愈48例,好转12例,治愈好转率100%.结论:针药并用结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疗效好,治愈好转率高,疗程短等特点.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丹参注射液预防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5例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是出血多见而严重,其危险是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也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我院血液科自1993年起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预防DIC,为减轻出血症状,缓解病情起到一定作用.现小结如下:

    作者:陈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药对 简便 实用 效确--喜读吕景山著《施今墨对药》二版

    施今墨先生为建国前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以擅长诊治内、妇科疑难杂病著称,名闻遐迩.1958年由我在北京市文史资料上初稿,以后其弟子及子女们陆续发表文章,施氏门婿及弟子的祝谌予整理施先生的临证经验,建国前有<祝选施今墨医案>,建国后有<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作者:谢海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生药学直观教学浅析

    利用直观教具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师所研究的重要课题.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呢?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论.<生药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鉴定生药真伪优劣的能力,以提高生药的质量,为人民保健事业提供质优量多的药物[1].和其它专业比较,其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强.生药的性状特征,是药物的形态、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以及其它理化性质的综合.离不开实际,更离不开实物.因此,能否正确地进行直观教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如何运用和加强直观教学,作者作了一些尝试与探讨,现分述如下:

    作者:梁新松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疮320例报告

    复发性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患病率居口腔粘膜病首位,约占10%~20%,且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有逐年上升趋势.复发性口疮常周期性反复发作,疼痛剧烈,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现阶段还缺少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共治疗3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士群;陈涌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血清保存条件对载脂蛋白A1与载脂蛋白B测定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清标本对载脂蛋白A1、B(apoA1、apoB)分析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保存的血清标本apoA1、apoB测定的变化.结果:4℃保存标本随着时间延长,apoA1、apoB测定值均增加.apoB较apoA1增加明显,至第7天时,apoB结果具显著差异,至第14天时有高度显著差异;apoA1至第14天差异具显著性,第28天有高度显著性差异.-20℃条件下保存的血清 ,至第28天时,apoA1较稳定,增加不明显;apoB增加趋热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标本在4℃保存,apoA1、apoB测定结果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高,两周后出现明显增高.-20℃保存血清在观察期内,apoA1相对稳定;apoB在14天内相对稳定,第28天时有增加趋势.

    作者:鞠萍;柴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地奥心血康抗血栓形成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地奥心血康(DAXXK)对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制作了小鼠肺栓塞模型,大鼠动脉血栓形成模型和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观察了DAXXK30,100,300 mg/kg 3种剂量下的作用.结果:DAXXK能降低肺栓塞小鼠死亡率,延长大鼠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减轻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重量.结论:DAXXK具显著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作者:李自民;徐先俊;殷昌好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消渴的辨证施护

    消渴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寐、乏力,消瘦为主.其病机主要是禀赋不足,阴津亏损、燥热偏胜,且多与血瘀密切相关[1].消渴是一种发病率高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中医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

    作者:冯晓菊;罗慎霞;郭浩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3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笔者对103例患者分别应用西药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种方法,观察对比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群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药制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侵犯心肌细胞,以心肌细胞坏死和间质的单核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变化的常见病.其好发于青壮年,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众多文献报道使用中药制剂治疗该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综述如下,供临床参考.

    作者:解庆东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试述《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侧重点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认证,是药品经营企业当前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工作.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医药商业与其它行业一样,在从中受益的同时,将经受不同程度上的挑战,而实施GSP认证,则是检定药品经营企业应具备的竞争实力、商业信誉和综合性管理水平的有效办法.

    作者:林慧斌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癣立净涂膜剂中苦参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癣立净涂膜剂中苦参碱的含量.方法:采用中性氧化铝柱层分离提取,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以HP ODS Hypersil柱为固定相,乙腈-0.01 mol/L磷酸水溶液-无水乙醇(8∶1∶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5 nm,流速0.8 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在0.79~3.95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77%(n=5),RSD=1.13%.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癣立净涂膜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利胜;林志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自拟鼻炎Ⅰ号方治疗鼻炎286例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 286例中,男性121例,女性165例;年龄7~14岁9例,15~21岁59例,22~42岁128例,43岁以上90例;急性鼻炎155例,慢性鼻炎131例;病程1 a以下者92例,2~4 a者121例,5 a以上者73例.

    作者:侯孝坤;王兵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

    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意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多数患者留有偏瘫、失语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患者发病急,恢复慢,致残率高的特点,我们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康复护理,并对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了改进,加强了心理护理,注重康复与护理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显降低了致残率,减轻了致残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爱菊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浅谈《本草纲目》对新生儿保健的论述

    对<本草纲目>中有关新生儿保健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分类和讨论.

    作者:郑幼卿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花芪降糖胶囊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花芪降糖胶囊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建立四氧嘧啶致小鼠和家兔的糖尿病模型,研究花芪降糖胶囊对正常动物和模型动物血糖和血清胰岛素的影响.结果:正常动物与模型动物用药后血糖均显著降低,而血清胰岛素均显著增加.结论:花芪降糖胶囊具有显著降糖作用.

    作者:逯尚远;隋在云;陈兆昌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男康片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目的:建立男康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方中鹿衔草、紫花地丁、黄柏、黄芪、赤芍、白花蛇舌草等6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薄层色谱鉴别可作为男康片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倪艳;刘霞;李先荣;宋卫青;杨东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高热60例临床观察

    穿琥宁注射液是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中药制剂,具有抗病毒、解热、消炎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热病神昏,病毒性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现将我们应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高热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秀峰;刘珂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浅谈《伤寒论》中的腹满辨证

    <伤寒论>中,对腹满辨证论治记载颇详,其性质不外寒热虚实,虚实夹杂之类型,辨证具有太阳腹满、阳明腹满、太阴腹满、少阴腹满诸要点,成因多为脾胃不和,大肠热盛、燥矢阻滞、湿热郁结及虚寒腹满,其辨证论治对现代临床治疗均有很大指导意义.

    作者:项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膝顶复位法治疗胸及肋椎关节紊乱症的原理和临床适应证

    结合临床介绍了膝顶复位法治疗胸椎、胸肋关节紊乱等症的原理和适应证.同时指出临床使用膝顶操作法时,必须操作得当,方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周海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甘西鼠尾草的生药学研究

    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kii Maxim.又名甘肃丹参(甘肃)、丹参(云南)、高原丹参(青海)、红秦艽(四川),隶属于唇形科(Labiatae).因其与常用中药丹参的化学成分类同,近年来受到了广大药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在甘肃、北京等地,甘西鼠尾草及其褐毛变种已作为丹参的代用品使用多年,川产甘西鼠尾草(藏药红秦艽)在四川作为秦艽的代用品[1,2].同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作为活血化瘀药在临床上广为使用.近年来,对丹参的开发利用日趋上升,因而丹参将面临供不应求的趋势.根据植物亲缘学的研究,亲缘关系相近的药用植物类群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依此来预测或有目的、有范围地在某些类群中寻找新药源仍然是中草药开发的捷径之一.另外,近源种的开发可防止对单一品种的过度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失衡,保护生物多样化均具有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对甘西鼠尾草进行开发利用,对其从植物形态、采制、产销、生药鉴定、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做全面的研究是完全有必要的.

    作者:史彦斌;薛明;崔颖;罗永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