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张学文教授清肝活血法治疗中风后遗症1例分析

文雅

关键词:张学文, 清肝活血, 中风后遗症, 名医经验
摘要:张学文教授系我国著名中医内科学专家,脑病专家,中医急症专家,首届国医大师,对中风病和瘀血证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与诊疗方法,本文将从个案分析总结其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完全明确.目前,西医治疗尚无特效药物,而民族瑰宝中医药在其治疗上有独特优势,我国中药资源丰富,毒副作用小,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对近些年来中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李春花;高爱社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中医治疗肝经郁热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究对肝经郁热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92例肝经郁热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BMI指数、卵巢体积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65%,比对照组患者的82.61%高(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BMI指数与卵巢体积均有一定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经郁热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恶性胸腔积液的中医辨治体会

    本文结合医案1例总结中医辨证论治恶性胸腔积液的治法治则,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雯燕;宋国平;张成强;赵振新;周生潮;王文静;高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通窍利水醒脑组方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通窍利水醒脑组方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以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予西医治疗;实验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窍利水醒脑组方和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改善情况,评估两组远期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中医症候疗效(92.0%)和远期生活质量优良率(84.0%)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76.0%)和远期生活质量优良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利水醒脑组方联合高压氧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改善患者远期疗效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桥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贾六金教授临证巧用六妙散经验总结

    贾六金教授临床应用自拟六妙散有独到的经验,尤其在治疗湿疹、泌尿系感染、痤疮等疾病方面独树一帜.本文旨在通过对贾老临床使用六妙散的经验总结达到对笔者以及他人临证运用六妙散的启发.

    作者:杨富友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雾化吸入高剂量ICS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高剂量ICS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21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1例,雾化吸入ICS 1500μg和复方异丙托溴铵1.25ml;对照组107例,雾化吸入ICS 500μg和复方异丙托溴铵1.25ml;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血氧饱和度情况,并对比其疗效.结果: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治疗组与对照组主要症状与体征、血氧饱和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高剂量ICS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混合液,能充分、快速、有效地发挥解痉、抗炎作用,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见效快、操作简便、痛苦少及住院时间缩短和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且疗效确切.

    作者:徐彬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针灸配合中药蒸汽浴与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针灸配合中药蒸汽浴与口服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方法:共收录103例腰椎间突出的住院患者,根据排除标准,将剩余的9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洛索洛芬钠片(乐松),每次60mg,每日2次.吲哚美辛片每次25mg,每日3次,治疗组选择针刺,俯卧位,选取昆仑、环跳、肾俞、承山、秩边、阿是穴、悬钟、委中、阿是穴、阳陵泉,配合中药蒸汽浴治疗,两组治疗时间为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蒸汽浴可以更加有效地缓解或治疗患者的病情状况,改善腰部不适,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魏巍;侯德才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98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根据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联合采用针灸和康复训练治疗)和对照组(49例,仅仅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改善幅度相对于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针灸和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也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勇;傅研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肺肾气虚型COPD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效果及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5.61%,观察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肾气虚型COPD患者应用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周晔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穴位敷贴联合中西药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中西药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保胎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按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中药穴位敷贴配合中药寿胎异功散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30例给予中药寿胎异功散联合西医常规疗法.以7d为一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随访至妊娠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血清E2、P、β-HCG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阴道流血停止时间、腹痛及腰酸改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治疗后的血清妊娠相关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用药前后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测均无明显异常,亦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辅助中西药物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志清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活血化瘀方对髋部骨折早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方对髋部骨折早期血液流变学的干预作用.方法:将96例髋部骨折早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在骨折早期采用西医常规对症处理,中药组48例在骨折早期配合活血化瘀方,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7d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稠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的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对照组术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治疗7d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治疗7d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组治疗7d后各指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对髋部骨折早期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说明在髋部骨折早期活血化瘀方可有效改善血液的高黏、高凝状态.

    作者:张清涛;张自强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血栓通胶囊联合生蒲黄汤加减治疗眼底出血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与分析血栓通胶囊联合生蒲黄汤加减治疗眼底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来院求诊的眼底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胶囊联合生蒲黄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力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视力平均值升高,观察组视力平均值与对照组相比升高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胶囊联合生蒲黄汤加减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突出,可更加有效地改善视力,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闫丰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50例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10.67%,两组对比,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对比,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P<0.05.结论:给予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使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消痤汤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消痤汤加减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寻常型痤疮10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消痤汤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刺络拔罐,两组均于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及疗效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消痤汤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寻常型痤疮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消痤汤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中医证候疗效较好,临床控制率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卫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调治肾病和补钙医治高血压

    本文结合医案,探讨治疗肾病及补钙与医治高血压间的关系,旨在为治疗高血压病提供一种新思路.

    作者:其其格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中西医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应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加中药汤剂口服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射阳县临海中心卫生院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进行西医和西药加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半个月)后,中西医结合组症状缓解时间为(3.89±1.34)天、药物不良反应为13.33%,小于单纯西医组的(5.54±1.89)天、30.00%(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单纯西医组的83.33%(P<0.05).结论:与西药相比,清金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因而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皓如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肺功能变化与临床疗效的研究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肺功能变化进行研究并总结出有效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肺功能变化患儿27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137例,对照组患儿136例.研究组选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照组选用西医治疗.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并且病情复发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徐卫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心脏神经症患者88例,使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对照组分别为72.7%、6.8%,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神经症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且药物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朝章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观察埋针结合中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效果

    目的:观察埋针结合中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10月收治的60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中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埋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YGTSS评分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埋针结合中药治疗小儿多动性抽动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患儿的各项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翠芬;邓玫;郑草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结论: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王晓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