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治疗

秦仪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 外科治疗
摘要: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自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病.西方国家脑出血(ICH)占全部脑卒中8~15%,而我国高达21~48%.大多数为患病的老年人,30日死亡率为35~50%半数死于发病后两日内,存活者多留有严重残疾[1].伴随头颅CT,MRI广泛应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得到广大神外科认可.我院于1998年至今手术治疗2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在报告如下.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临时起搏器安置术中配合及抢救的体会

    临时起搏器是采用电子技术,模拟心脏冲动发生和传导电生理功能,用低能量脉冲临时刺激心脏跳动,治疗某些严重的缓慢心律失常[1].常用于急需起搏、房室传导阻滞可能恢复、超速抑制异位心律失常及各科手术的“保护性”应用.

    作者:夏燕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欣母沛(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的43例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且采用注射缩宫素、按摩子宫及米索前列醇、注射葡萄糖酸钙等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欣母沛宫体、宫颈或肌肉注射,15min后可重复使用.结果:43例患者中40例显效,1例有效,显效率达93.0%,总有效率i-95.3%,2例无效或并发DIC,改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具有方便、快速、高效和安全等特点,及早使用,效果更佳.

    作者:许美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

    目的: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系统康复训练临床效果的观察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162例,脑卒中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194例,除进行常规治疗意外还进行康复训练干预;B组68例,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进行一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洼田氏饮水试验分析,对两组患者的吞咽障碍的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A组.应用常规治疗、护理联合康复训练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B组只做常规治疗和忽的的患者,两组患者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功能的患者,系统康复训练可以增加治疗和护理的临床效果,对吞咽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李葆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手术部位感染(surgiealsiteinfeetion,SSI)是外科患者术后主要的并发症[1],SSI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术后5SI虽不能杜绝,但重视做好防护工作,则可极大程度地防止发生或减轻其严重程度.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对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防治,手术部位感染是外科常见的医院感染,是衡量外科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

    作者:庞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糖尿病的认识与治疗体会

    中医治疗糖尿病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防治糖尿病系统的理、法、方、药体系,具有现代西医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从我国传统的治疗糖尿病的理论中汲取精华,摸索出一个以滋肾生津,益气固本为治疗原则的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剂,经过多年的验证,疗效颇属理想.

    作者:伏升文;雒荣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两种护理干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6例,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激励式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出院6个月后随访,实验组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式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黄中莹;陈娟;付雪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体会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科,是学习中医及其他课程的基础课、入门课,而中医基础理论在认识论、方法论、思维模式、概念体系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与西医课程有很大的差异性,对于西医临床专业学习中医的学生具有很大挑战性,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往往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生学习中医的热情和信心.如何使这些学生更容易接受中医理论,以后方便临床是我们教学老师面临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注重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一些教学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白敏;李建兵;王淑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心房颤动患者190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190例心房颤动患者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其抗凝治疗现状.方法:收集190例有心房颤动的心电图、临床诊断及相关病史记录的住院患者,按持续时间及能否自动转复进行房颤分类.结论:左房增大是房颤持续不易转复以及转复后不易维持窦性心律的重要原因,阵发性房颤以复律、预防复发为主,持续性、永久性房颤以控制心室率为主,并应严格加强抗凝治疗.

    作者:张富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精索鞘膜积液1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精索鞘膜积液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9月~2011年10月期间对17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及精索鞘膜积液采用下腹小横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78例全部治愈,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1例复发.结论: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精索鞘膜积液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不易复发等优点,应作为小儿腹股沟斜疝及精索鞘膜积液的首选术式.

    作者:郭海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如何监测和把握双胎妊娠中晚期一胎死亡的分娩时机

    目的:把握好分娩时机,获得佳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双胎妊娠一胎儿死亡21例,对比不同孕周经过不同处理,取得理想的妊娠结局.结论:孕周<34周者均实施期待治疗,定期超声监测生存儿同时严密监测母体的凝血功能.

    作者:叶锦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妇产科护理管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护理管理质量是医院质量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医院妇产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不仅危及护患双方的安全,也直接影响到护理管理质量,研究如何加强基层医院妇产科安全管理和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就显得异常重要.

    作者:杨彩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羊水栓塞的观察及抢救要点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肺栓塞、休克和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其发病急、病情凶险,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应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采取抢救治疗措施.

    作者:王小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一般保肝治疗+苦参素)和对照组(一般保肝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PAF,slCAM-1.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HA,LN,PC-Ⅲ,CⅣ,TGF-β1及PAF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苦参素通过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GF-β1,PAF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阳欣科;曾慧;鲁德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糖尿病足的护理

    目前糖尿病足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正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严格控制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方式干预,重视足部护理对防止糖尿病发展及转归,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舒春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针刺配合背俞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背俞穴放血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06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背俞穴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针灸配合背俞穴放血治疗的总有效率96.9%,单纯针刺治疗总有效率92.5%.结论:针灸结合背俞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显著,时间短.

    作者:张叶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2例会阴血肿的观察及护理

    1病历资料产妇1:G2P1孕40周来院分娩,产程顺利,外阴完整,在产后数小时后感下腹部疼痛,伴腰骶部不适及便意感,期间向当班医护人员多次主诉特殊不适,但当班医护人员误以为是产后子宫收缩,未去产妇床边检查也未仔细询问产妇是否有其他不适,只是告诉产妇产后子宫收缩痛为正常现象,期间产妇小便正常,经约十二小时后,护士床头交接班时根据产妇自诉,查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按压宫底观察外阴时见外阴膨隆,阴道口有一胎头样物约10*10cm大小,随按压宫底呈先露拨露状,即将产妇推进产房进行检查后证实为阴道血肿.

    作者:霍玉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手术中护士锐器损伤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中各种锐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根据临床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损伤的各种原因并结合相关献策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论:手术室护士被锐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将损伤后的危害降到低程度.

    作者:张洪梅;邓美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ABC时间管理法在新生儿科新上岗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ABC时间管理法在新生儿科新上岗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根据培训的内容,运用ABC时间管理法.结果:新上岗护士完成培训内容,顺利完成当班的工作.结论:运用ABC时间管理法,使新上岗护士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及技能.

    作者:何美群;黄科志;李素萍;陈静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提高感染性疾病患者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探讨

    目的:探讨采取二级防护措施后对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在二级防护的措施下通过对克服护目镜造成视野不清和带乳胶手套后感觉差等因素对乙肝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结果:穿刺126人次,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124次,2次失败.失败原因是患者意识不清烦躁不配合造成的.结论:通过对乳胶手套和护目镜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就能提高感染性疾病患者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王淑平;刘兰;何腊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简述治疗高血压药物研究新进展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危险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为了达到高质量降压效果,医学界正致力寻找新的作用靶点,研发新型降压药.本文主要介绍经典和新研发的治疗高血压药物,以及基因治疗高血压的热点.

    作者:张金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