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菊花;蒋亚生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单纯生物护理模式也正在发生变化,全面干预疾病的发生发展因素的护理方法已逐步形成和完善.我科经过多年的摸索,对老年科常见的消渴病的护理总结了一套较为有效的中西医结合规范护理的方法.结合病例小结如下:
作者:金世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运用TLC法对活血化瘀止痛膏中大黄、延胡索、川乌和草乌进行了定性鉴别,方法简便,结果满意.
作者:明延波;刘志梅;郎天戈;魏淑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随着普乐林注射液的临床广泛应用,临床不良反应不断增加.主要是致发热反应,其次是致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皮炎,致溶血反应,致一过性血红蛋白尿,致ALT增高及致肾绞痛.
作者:齐菊花;蒋亚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耳聋是耳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根据我国1987年全国残疾人耳聋残疾普查结果分析表明,耳鸣耳聋患者约占我国人口的15%~20%.这么庞大的患者群,如何研究新的疗效高的药物一直是耳科学界及制药厂家亟待解决的科研课题.
作者:王双;李学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介绍杭菊花的生长习性、栽培要领及田间管理方法
作者:支凤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报道了凹叶景天Sedum emarginatum Migo 的根、茎、叶和花的组织构造特征,为该药物的鉴别及分类提供了依据.
作者:程艳芹;梁东升;詹亚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 Alpinia officianrum Hance 的根茎,具有温胃、祛风、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1].近年来国内外对于高良姜的研究日益增多,日本学者从中提取分离了多种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现就其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彩君;陈佃;何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对鲜地黄中梓醇的提取方法进行优选,采用正交设计法,确定了佳提取工艺,即3倍量甲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
作者:刘明;李更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对应用刺五加注射液后出现的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等进行综述,建议临床在使用刺五加注射液时注意观察.
作者:邓黎宁;黄青萍;芮代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对炉甘石炮制的历史沿革,炮制作用及现代研究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炉甘石炮制工艺,统一炮制品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金传山;吴德林;曹文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理想方法.方法:将12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中药灌肠配合泼尼松口服,对照组用柳氮碘胺吡啶配合泼尼松口服.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体疗效(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70.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灌肠与强的松配合治疗可作为临床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较为理想的手段之一.
作者:史肃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1995版Ⅰ部规定其来源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 Paxex Pax et Hoffm.
作者:张琰;彭任辉;帅允明;邓荣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药效与疗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所谓药效,是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性味和功能的效力.所谓疗效,是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对症下药以后该药物对疾病产生的治疗效果;很明显药效是至关重要的,尽管是对症下药,但药物本身不具备它特有性味功能的效力,也就不可能达到应有的疗效.
作者:曹生华;谢俊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考证<本经>连翘同其别名、音韵、词义、生境和功效等合符兰花即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 (Rchb.f.) Rchb.f.等相近物种特性,连实为由兰孳乳的别名,因其特异、花香为孔子和历代文人称赞,并伴随古衅(薰)浴的发展而出现药用的兰草即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rucz.,时过境迁,薰、蕙、兰、连转变等复杂原因,使两兰混淆.连翘即兰花真相埋没,后人未识,今用连翘Forsythina suspensa (Thunb.) Vahl则既成事实,即当以不真为真.
作者:徐利国;黄仁琼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就近年来冬虫夏草的抗癌作用研究作一综述.其重要进展是:冬虫夏草免疫药理的研究为冬虫夏草作为抗癌药提供了有力证明;虫草菌培养成功及它和其它虫草代用品具有天然虫草相似成分及类似的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开辟了药源;临床研究广泛的开展,向人们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戴小军;柳冬梅;孟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是影响糖尿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且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措施,更乏针对性强的治疗药物.尤其至糖尿病肾病后期,肾功能衰竭、水肿和高血压进一步恶化,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笔者从多途径综合给药治疗本病获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请同道指正.
作者:李秋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自1995年以来,作者采用局部封闭结合中药薰洗治疗跟痛症36例,42足.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兴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通过多次反复实验,对乳香没药等含挥发油树脂类中药炮制法由炒制改进为烘制,即利用烘箱的恒温条件,使乳香等含挥发油树脂中的挥发油逐步渗出并挥发.同时指出烘制法的不足之处是易串味,只能用于同类药材的炮制.
作者:蔡立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期刊杂志中有关大黄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综述了大黄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在免疫调控、清除氧自由基、抑菌抗炎病毒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从而提示中药大黄将成为临床一类极有开发和应用价值的药物.
作者:王丽英;张丽珍;鲁刚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大麻及大麻脂属于麻醉药品管理范围,由于其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作用及易成瘾性,大麻吸毒在某些国家已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提取这种毒品的原植物大麻自然也列入强制管理范围.
作者:刘蕾;孙巧英;任健儒;曹渤海;孔爱群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