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芹;许佩兰
中医认为血脂升高是由膏脂摄入生成过多,转化利用不及,排泄障碍所致,根本原因在于脏腑功能失调,饮食不归正化,津液输化失常,遂引发本证.病位在脾、肝、肾.血脂过高的主要危害是变生痰浊,瘀阻脉道,损及内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受到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和重视.血脂源于饮食,食疗降脂安全又有效,故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吴强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幽门梗阻是外科一种常见疾病,其突出表现是呕吐、呕吐量大,呕吐物多为宿食且有酸臭味,严重者可有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消瘦等.西医治疗多采用胃肠减压术,有的甚至手术治疗.我们在临床中采用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幽门梗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曲向阳;原爱丽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健康教育在当今护理工作中日益重要,但中医健康教育至今无一纲领性标准内容.综观中医理论体系,本文认为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即针对病因、诱因教育;针对病证教育;针对转化证、变证及并发证的教育;针对预防疾病复发的教育.
作者:姚玉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阿胶具有滋阴润燥,补血、止血的作用,其性阴柔粘腻,有滞邪之弊.为缓其性,扩大其作用范围,临床常用蛤粉炒之,可使其补而不腻,长于清肺.但目前多种版本的炮制规范书中,对阿胶珠的炮制工艺及质量控制的叙述不够具体.笔者根据在我院多年的炮制经验,对蛤粉炒阿胶的炮制及质量监控方法,拟作探讨,诚望斧正.
作者:孟少成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沙苑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 Br.的干燥成熟种子[1],始见于<临证指南医案>,曾以白蒺藜、沙苑蒺藜、沙苑白蒺藜、潼蒺藜等名称收入历代诸家本草[2].
作者:李昌勤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笔者有多年的加工全蝎经验,加工出来的全蝎成品,不返潮、不泛盐、不霉变、耐久存.现将其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武晓霞;张秀英;徐同印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漏芦根临床应用时既可单独药用,亦可于复方配伍中使用,从常用剂量到大剂量.它是一味治疗瘰疠,疮毒乳癖之要药.该药用量过大易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谢世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白芍系常用中药之一,为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作者:杜兆嵩;郝雁;尹逊芝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碘酸钾颗粒剂为可溶性补碘颗粒剂,用于缺碘人群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等碘缺乏症.通过选用适宜的辅料,采用滚压法[1,2]制备碘酸钾颗粒剂,既提高生产效率又能保证产品质量.
作者:张幸生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胃苏冲剂为陈皮、香橼、佛手、枳壳、紫苏梗、香附等药物经加工制成的颗粒,具有理气消胀、和胃止痛功效,是临床上常用的纯中药制剂.笔者在监督检验中发现几批胃苏冲剂,其外观性状与正品有差异,经检验和厂方鉴定为假冒产品.为了保证临床用药完全有效,现将真伪胃苏冲剂特征鉴别介绍如下:
作者:施静;向宁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心得安为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口服片剂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疾病,亦用于功能性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鉴别诊断.其副作用之一是引起血压下降.笔者在工作中发现1例患者服药后却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张良芬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块根干燥后供药用.有补肺气,健脾胃,生津液等效用.治肺虚咳喘,脾虚困倦、津液不足,儿童出虚汗等症.兹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作者:路富玉;徐峰;孙积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随着我国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和经济改革的突飞猛进,中德两国医学文化交流日趋频繁.1998-07我院与德国合作建立了中医中心,深受德国公民的欢迎.笔者以专家学者的身份赴德工作学习,感触良多.中医药在德国的传播正在逐步扩大,发展势头良好.现将中医药在德国的研究近况作一概略性介绍,以供参考.
作者:王发渭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997~2000年,我院应用甘石创愈散(湖北普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肛瘘、痔手术后的伤口,疗效高,加速了痔、瘘手术后伤口的愈合.情况如下.
作者:李汉民;胡汉平;秦慧;叶又权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们治疗感染性口炎652例,其中335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外治,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耿晖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对中药连翘伪品紫丁香的果实形态和组织特征(包括果皮、果柄横切面以及粉末)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描述,并列表比较了连翘与紫丁香果实的鉴别点.
作者:李晓燕;傅茂东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998年5月至8月我院儿科对30例腹泻患儿采用丽珠肠乐加启脾丸治疗并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海燕;徐冰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 苓桂术甘汤治疗带下余某某,女,32岁,1997-04-03就诊,诉带下量多1 a余.质稀、无臭味,伴见腰膝酸软,肢冷畏寒,腹胀乏力,大便溏薄.
作者:胡晓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男女比例为1.27:1;44~53岁3例,54~63岁5例,64~73岁38例,74岁以上4例;病程长为2 a,短为12 h.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研制防治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的中药复方制剂.方法:采用当归、黑芝麻、党参等中药,经水提醇沉工艺制备成养血生乳口服液,应用显色反应、薄层确认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控制其内在质量,并对117例正常产妇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正常产妇产后服用该制剂能促进产后迅速升乳,显著提高其日泌乳量,预防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的发生,并能明显促进产后子宫缩复和增强产妇免疫功能.结论:养血生乳口服液的质量稳定,是防治产妇分娩后乳汁分泌不足和促进产后复旧的理想制剂.
作者:李文胜;陈涛;高志红;屈万红 刊期: 200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