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容;陈少华
对<本草纲目>中方药应用中的溶媒-酒进行了整理研究,概括出烧煅淬酒饮、酿酒饮、酒服、煮酒等用法,有助于进一步吸收和发扬<本草纲目>药物学,制剂学的精华,更合理地运用它.
作者:赖鸿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慢性前列腺炎可引起部分患者性功能障碍.为探讨中药治疗这部分患者的疗效,本文分组采用中药、西药治疗慢性前列腺性功能障碍患者8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柴辉;鞠萍;徐康东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粘膜康乳剂是由沙棘籽油、白茅根、维生素E等中西药组成的乳剂,经临床应用对口腔粘膜充血、糜烂有明显的清热和促进肌肉生长的作用.样品无法直接进行测定,须经提取后才能进行,但在提取过程中易产生乳化现象,对测定结果产生直接影响.为了控制本品质量,对其中维生素E的定量分析须经破乳、分离、提取、定量稀释再用GC法测定.本文提供的方法回收率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行.
作者:徐莉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近年来,我们应用黄芪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娄彬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993-07~1999-06,我院应用地塞米松静脉冲击配合丹参及黄归煎剂,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28例,疗效较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卫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呃逆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受延髓呼吸中枢的控制.急性脑卒中早期,由于病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呼吸中枢,常出现呃逆,呃逆会引起病人的焦虑和恐惧,不利于病情恢复.频繁性呃逆常是病情危重的信号,故终止呃逆十分重要.长期以来,通过治疗护理手段去终止频繁性呃逆效果不佳(如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用手指掐压内关穴,分散病人注意力,让患者多饮水等).从1998-11~2000-06我科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采用足三里和内关穴注射维生素B6(Vit.B6)治疗急性频繁性呃逆3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媛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胃下垂是经X线检查,胃小弯弧线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中医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兹就临床辨治,谈谈肤浅体会.
作者:秦华;陈革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以吸湿率和流动性为指标,筛选出消炎利胆胶囊的佳辅料、制剂成型工艺,并对胶囊和片剂的崩解时限及溶出速率作一比较,同时测定了成品的临界相对湿度,为临床和大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黄世福;吕凌;杨士友;田军;孙备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白花蛇舌草是近代新开发的常用中药,其性凉,味甘、淡,归胃、小肠、大肠经,具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疮疖痈肿、急慢性胆囊炎、泌尿道感染、毒蛇咬伤等病症.<中国药典>(1995年版)Ⅰ部附录拟定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一种,但经部分地区调查及文献记载,几乎多数地区使用的白花蛇舌草实为同科同属植物伞房花耳草Hedyotis corymbosa (L.) Lam.(又名水线草)或两者混在一起药用[1].本文就其品种调查、化学成分、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作者:王丽;周诚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新方法.方法:设计符合泪道形态的新型可注药式插管,从鼻腔端逆行插管,抽出于眼的下泪小点;灌注自行研制的外用中药.结果:本组71例中,治愈59例,占83%;好转8例,占11%;无效4例,占6%;平均疗程为18 d;短者9 d;长者59 d.结论:逆行喷灌注药式泪道插管的研制及外用中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灌注应用具有确切疗效,符合生理特点,有利眼及面部美容.
作者:沈爱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单纯运用中药口服,疗程长,病人难以坚持服药,影响疗效.自1994~1999年,我们应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郭春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民间流传的治疗冻疮的经验方,应用于临床,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祥;马翠华;陈尚述;吴维智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995-10~1999-12,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20例,单纯中药治疗的19例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笔者自1995-01~1999-12治疗慢性单纯性便秘11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利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川芎嗪系从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根茎中提取分离的生物碱.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因其含量极低,现为人工合成[1].川芎嗪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降低耗氧量、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并可透过血脑屏障,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尤其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确切.数十年的临床应用少见川芎嗪的不良反应报道,现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徐先祥;刘青云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990年,我国医药工业决策部门曾经决定我国医药工业将向五个方面转移,重点是应用高科技创新高效药物,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的医药工业,中医药方面则要逐步实现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由独立并存向两者结合的方向转移,这是我国医药工业包括中药制剂工业的战略方向.就中草药制剂而言,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是否以质量求效益、以科技为先导、合理利用资源;是否与现代医药科技相结合.归结到一点就是:是否是高质量的产品.
作者:胥法领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渗危重患者的血浆渗透压的临床价值.方法:用FM-6型全自动冰点渗透压计3次直接检测受检者血浆渗透压,观察血渗值的变化.结果:高渗危重患者危重发作时血渗值明显增高(322.72±16.90)mOsm/kg.H2O;死亡组和存活组二者首次血渗值差异显著(t=2.213,P<0.05);24 h后差异明显显著(t=18.363,P<0.01);死亡组血渗值逐渐升高,而存活组逐渐向等渗转归,经方差分析,二者3次组内血渗值均值变化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浆渗透压测定可作为临床抢救高渗危重病人的预警指标.
作者:高丽萍;杜志敏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肛门病术后,由于手术使肛门周围的神经末梢受到损害,加上肛门结构特殊及手术野神经敏感而疼痛较甚,术中、术后病人较痛苦.祖国医学认为其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属于瘀血,瘀毒内阻,络脉不通,不通则痛.我们对133例痔瘘病人术中、术后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医护质量,效果满意.
作者:刘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独活及其伪品的理化鉴别依据.方法:利用显微切片检识,化学试剂颜色检识,紫外光谱检识,比较了独活及其伪品的性质.结果:独活及其伪品在荧光检识、紫外光谱下有明显而稳定的差异.结论:紫外光谱、荧光检识可以作为鉴别独活及其伪品的根据.
作者:陈雷;周晓英;周稚川;田树革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气润肠液中大黄素和苍术内酯Ⅲ的含量,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以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
作者:肖红兵;王业皇 刊期: 200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