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真
1994-10~1998-10,我们在采用口服中药的同时加用量子血液疗法治疗56例脑梗塞患者,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钱汝伟;武爱奎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对鸦胆子Brucea javanica及其混淆品苦参子Soph ora flavescens药材性状及粉末显微特征进行比较鉴别.
作者:龚山美;石世贵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地奥心血康(Di-ao-xin-xue-kang, DAXXK)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制的冠状动脉扩张药.该药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由于该药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障碍,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偏头痛、梅尼埃病、难治性肺结核、消化性溃疡等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磊如;吕红华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鼻炎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目前较理想的治疗药物尚不多见.近年来,我院应用自行研制的鼻炎丸治疗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以及因患鼻炎引起的顽固性头痛等证,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曲彩虹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少数不法药贩,为牟取暴利,常利用一些价廉易得的杂质,进行掺假增重,杂质种类繁多, 且掺假技术也越来越具有隐蔽性.笔者将检验工作中常见的几种掺假杂质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夏荷 刊期: 1999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25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157例为门诊病人,43例为住院病人;年龄小22岁,大35岁;病程长者50 d,短者1 d.对照组38例为门诊病人,12例为住院病人;年龄小23岁,大37岁;病程长者46 d,短者3 d.
作者:石学波;沈涛;孙永红;马丰玲;王梅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土茯苓中落新妇甙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土茯苓中落新妇甙的平均含量为0.0275%,而银屑冲剂(含土茯苓)则未测出落新妇甙.
作者:石明达;张朝晖;易以军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黑芝麻为脂麻科植物 Sesamum indic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性甘平,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作用.目前未见有混淆品的报道.近笔者在对某单位抽样时发现,黑芝麻中混有一种外形与之极为相似、形体略小的黑色种子,经对其未去净果皮的果实残片分析鉴定, 该种子为藜科植物地肤 Kochia scoparia(L.) Schrad.的种子.地肤子性辛、苦、寒,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作用,功能与黑芝麻截然不同.这是不法药商利用地肤种子与黑芝麻外形相似,价格低廉的特点,人为假冒以牟取暴利.笔者试从形性特征和薄层色谱二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鉴别,结果如下.
作者:董维卿;周厚文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海马为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刺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或小海马(海咀)的干燥体.性温、味甘.具有温肾壮阳,散结消肿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阳痿、遗尿、虚喘、难产、症积和疔疮肿毒等证.
作者:蒋凤英 刊期: 1999年第11期
为了优化咽炎康颗粒的制备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熊果酸、多糖等为指标,得出佳的浸提工艺参数,同时考察了佳的喷雾干燥及制粒条件,进而得出合理的颗粒制备工艺.
作者:狄留庆;刘忠保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山豆根与北豆根在性状、成分、功效应用上加以区别.
作者:李永杰 刊期: 1999年第11期
自古以来,天南星的炮制方法很多.唐代有姜汁浸泡(<理伤>)等;宋代增加了水浸、酒煮 (<圣惠>);金元时代主要有九蒸九晒法(<宝鉴>);明代又有酸浆水煮(<普济>)等法 ;现今有制南星,胆南星等[1].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费时费工.
作者:刘增会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金海马胶囊中胆甾 -4-烯-3-酮、胆甾-3,6-二酮的含量,为该制剂制订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吴立云;张朝晖 刊期: 1999年第11期
中药在煎煮过程中,其水煎出物的量受很多因素影响,中药粉碎度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现将中药粉碎度对水煎出物的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孙莉华;庄文选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我院自1994年以来,运用山东长清制药厂生产的湿润烧伤膏治疗顽固性冻疮26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房云霞;程静 刊期: 1999年第11期
从古至今王不留行炮制均采用清炒法.该法炮制出来的王不留行爆花率有时不高,难达到药品标准规定,而且还会出现僵化、焦化等现象.既影响外观,又影响临床疗效.
作者:周荷华;周荣杰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我院药剂科在止嗽散[1]基础上研制的中药制剂-止咳合剂,通过10多年临床验证 ,对风邪犯肺所致咳嗽具有良好的化痰止咳,疏表宣肺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华;吴桂熙 刊期: 1999年第11期
近年来我们试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共4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块根,又名童参、孩儿参.性平、味甘、微苦,具有益气、健脾、生津等功效,临床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肺虚咳嗽,心悸等证,可代替人参入药. 原植物主要分布于江苏、山东、安徽等省,野生于阴湿的山坡和岩石缝中,现多栽培.现将太子参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作者:薛瑞;赵君 刊期: 1999年第11期
肺痨是具有呼吸道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由于感染痨虫所致.主要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消瘦等为其主要特征,病理属于阴虚.痨变部位在肺,主要与脾、肾两脏关系密切 .根据临床的辨证分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辨证施护对于恢复病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作者:胡美兰;黄干喜 刊期: 199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