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晚期超敏C反应蛋白对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王娟;黄亚珍;胡建铭;黄沁;陈友国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 子痫前期,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妊娠晚期入院行免疫比浊法检测孕妇空腹血 hsCRP水平 ,观察患者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晚期hsCRP水平异常增加子痫前期孕妇发生早早产风险 ,但是不增加早产、新生儿低体重、引产或死胎风险.hsCRP水平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新生儿胎龄、新生儿体重无统计学相关性(P>0 .05).结论妊娠晚期hsCRP对子痫前期孕妇妊娠不良结局预测价值不大.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下颌骨髁突高位骨折36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突高位骨折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结合功能性训练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不同类型髁突高位骨折36例(51侧) ,单侧21例 ,双侧15例.按Neff分类分为A型11侧、B型17侧、C型21侧、粉碎型2侧.选择牙弓夹板或牵引钉颌间牵引固定保守治疗6例(7侧);镙钉内固定治疗28例(42侧);摘除髁突治疗2例(2侧).术后2周开始下颌功能训练 ,包括张口、前伸和侧向运动训练.6个月后进行张口度、张口型、咬合关系及面神经功能的评估.结果 手术治疗共30例(44侧) ,创口延期愈合2例(2侧) ,其余均一期愈合 ;出现面神经颞支损伤19例 ,18例术后1年内完全恢复,1例未恢复.6个月后下颌运动评估 ,保守治疗的张口度正常6例 ,张口型正常5例 , 1例轻度偏斜 ,咬合关系正常6例;镙钉内固定治疗的28例张口度及咬合关系均正常 ,张口型2例轻度偏斜.摘除髁状突的张口度及咬合关系正常 ,但张口型均出现向患侧偏斜.结论 不同类型髁突高位骨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镙钉内固定能较好恢复下颌的运动功能和咬合关系.

    作者:吴建中;万林忠;江宏兵;杜一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甲钴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甲钴胺对缺血-再灌注(I-R )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35只随机均分为五组 :A组为空白对照 ;B、C、D和 E组分别用0.9% 氯化钠20 ml · kg-1 ·d-1 、尼莫地平1mg·kg-1 ·d-1 、甲钴胺50μg·kg-1 ·d-1和100μg·kg-1 ·d-1灌胃1周后建立脑I-R模型.观察再灌注24 h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再灌注6、12和24 h ,用T U N EL法检测大脑皮层细胞凋亡 ,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皮层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再灌注24 h后 ,C、E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B、D组( P<0 .05或P<0 .01 ).C、D和E组神经细胞凋亡数均少于B组 ,E组少于D组(P<0 .01).C、D和E组大脑皮层Caspase-3表达均低于B组 ,D组高于C组(P<0 .01).结论 预用甲钴胺对大鼠脑I-R损伤有保护作用 ,可能与抑制大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苏建华;陈玉芳;肖杭;林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Gadd45g基因对垂体瘤AtT-20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长阻滞及DNA损伤诱导基因45g(Gadd45g)过表达及靶向沉默对垂体瘤AtT-20细胞及小鼠原代星型胶质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自噬等影响.方法 构建 Gadd45g 基因的CDS区序列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 p3XFLAG-Gadd45g及其shRNA真核表达质粒pLKO .1-sh-Gadd45g ,将p3XFLAG-Gadd45g转染至小鼠垂体瘤AtT-20细胞中.其shRNA真核表达质粒pLKO .1-puro-sh-Gadd45g进行慢病毒包装,病毒感染小鼠星形胶质细胞;Western blot检测FLAG-Gadd45g融合蛋白的表达及RT-PCR检测shRNA沉默效率,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 ,Western blot检测其对凋亡蛋白、自噬蛋白的影响.结果 Gadd45g及其特异性shRNA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构建的p3XFLAG-Gadd45g质粒在垂体瘤AtT-20细胞中能够表达;Gadd45g shRNA具有沉默效率.在垂体瘤AtT-20细胞中过表达Gadd45g ,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 ,并能诱导Caspase-3表达,降低Beclin 1表达及LC3-Ⅱ/Ⅰ的比值(P<0 .05).与之相反,在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中,shRNA干扰Gadd45g表达,可促进细胞增殖,并降低Caspase-3表达,而增加Beclin 1表达及LC3-Ⅱ/Ⅰ的比值(P<0 .05).结论 垂体瘤中Gadd45g的表达缺失可能使得垂体瘤A t T-20细胞凋亡受阻及自噬作用增强 ,从而促进垂体瘤的发生、发展.恢复垂体瘤细胞中Gadd45g的表达及抑制垂体瘤细胞自噬作用有望成为垂体瘤治疗的新方法.

    作者:胡昌龙;杨勇;陈波;王景文;张锋;胡维;葛璐;龚爱华;王安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IL-1B基因多态性与宫颈高危HPV持续感染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IL-1B T-31C和C-511T基因多态性与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中国江苏部分地区高危 H PV持续感染(A组 ,223例)和感染自我清除的汉族女性(B组 ,186例)IL-1B T-31C、C-511T基因型分布.结果 两组IL-1B T-31C和C-511T 位点各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 .05).IL-1B T-31C和C-511T位点的基因频率与HPV持续感染遗传易感性均无明显相关性(P>0 .05).结论 在中国江苏汉族女性人群中 ,IL-1B T-31C和 C-511T 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高危HPV持续感染遗传易感性无关.

    作者:郑真霞;缪娟;崔毓桂;周德兰;韩素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近红外荧光检测嗜肺军团菌抗原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近红外荧光检测嗜肺军团菌(LP)抗原的应用价值.方法 提取LP抗原制备免疫荧光L P抗体试剂盒 ,收集3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晨尿和痰液标本 ,近红外荧光法检测尿液标本 ,细菌培养法鉴定痰液标本.结果 尿液标本中LP抗原阳性4例.痰液标本中LP阳性3例.近红外荧光检测不与其他常见细菌发生交叉反应 ;其低测出量为10 ng/m l ,稳定性及重复性良好.结论 近红外荧光检测LP抗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作者:程怡;陈云;崔北年;汪伟;任孔华;侯伟;陈亮;丁晓辉;姜小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伤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泡样动脉瘤二例及文献复习

    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相对罕见 ,占颅内动脉瘤的0.3%-1.0% ,占颈内动脉瘤的0.9%-6.5% [1 ] .目前对于血泡样动脉瘤的研究 ,包括发病机制、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等缺乏统一认识.既往文献多认为血流动力学作用及动脉粥样硬化在血泡样动脉瘤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而尚未发现外伤性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相关报道.我们对2例因明确外伤史就诊 ,造影诊断为颈内动脉前壁血泡样动脉瘤的患者进行治疗 ,结合相关文献 ,对其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

    作者:李然;杨咏波;王毅;那世杰;王斌;黄玉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急性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结果 年龄、吞咽障碍、慢性疾病史是急性脑出血保守治疗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 P<0 .05 ).23例患者检出病原菌29株 ,其中的前三位是肺炎克雷伯菌(9株 ,占31.0% )、鲍曼不动杆菌(8株 ,占27.6%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 ,占24.1% ).结论 对于急性脑出血行保守治疗的患者 ,应针对容易引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常见的病原菌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陈锦景;张旸;朱春然;余万;李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作用

    低体温是指人体中心温度低于35℃ 的情况.特殊情况低体温对人体是有益处的,可以降低机体的耗氧量 ,保护脑细胞 ;但是绝大多数低体温会对患者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是手术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以及各脏器的储备功能显著降低,体温调节功能降低,更容易产生低体温.

    作者:史雪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腰大池引流在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及护理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病情重 ,变化快 ,病死率高 ,快速而有效的急救护理对抢救患者的生命 ,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以及对后续救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 .腰大池持续引流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颅内压,缓解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改善脑缺血状态 ,从而减少脑疝形成以及脑水肿、脑梗死的发生 ,减轻患者痛苦 ,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陈维艳;孙利华;周丽芹;蒋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待产孕妇的肾功能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住院待产单胎妊娠孕妇645例分为五组 :正常妊娠孕妇(A 组 ,100例) ,妊娠期糖尿病(GDM )(B组 ,247例) ,糖尿病合并妊娠(C组 ,36例) ,子痫前期合并GDM (D组 ,82例) ,子痫前期(E组 ,180例).检测并比较五组孕妇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E组、D组的UA、SCr高于其他三组 ,GRF低于其他三组(P<0 .05);C组的 UA高于B组和 A组(P<0 .05).E组、D组出现肾功能损害(GFR<90 ml · min-1 · 1.73 m-2 )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P<0 .05);E组BUN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四组(P<0 .05).结论 妊娠期肾功能的损害主要源于子痫前期 ,而非糖尿病.UA和GFR是临床监测肾功能较为敏感的指标.

    作者:徐飞;贾瑞喆;胡凯;丁虹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生成试验在特发性矮小患儿的诊治价值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成试验对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将15例 ISS患儿分为 IGF-1生成/基础比值 ≥3的无生长激素不敏感(GHI)组(A组 ,4例)和IG F-1生成/基础比值<3的部分G H I组(B组 ,11例).比较两组患儿接受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后的生长速率 ,分析 IGF-1生成试验中 IGF-1反应水平与生长速率的关系.结果 rhGH治疗6个月后 ,A组与B组生长速率无统计学差异[(12.1 ± 1.3) cm/年vs .(11.0 ± 1.6) cm/年](P>0 .05).B组IGF-1生成试验中 ,IGF-1反应水平与生长速率无相关性(r=0 .596 , P>0 .05).结论 IGF-1生成试验可为明确ISS病因提供参考 ,但作为独立预测rhGH对ISS患儿促生长疗效的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彭娅;高兰英;王安茹;单晔;陈苗苗;于宝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患者往往伴有颅内压增高、意识及呼吸障碍 ,不能进行自主呼吸和吞咽.因此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 ,气管切开是必要的手段 ,可以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以满足其对氧气的需要.

    作者:纪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颅内皮样囊肿诊治进展

    颅内皮样囊肿起源于妊娠3-5周外胚层的先天性良性肿瘤.临床上发病率较低 ,症状不典型 ,且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现将皮样囊肿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姜成荣;倪红斌;梁维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横行带蒂岛状包皮瓣一期修复重度尿道下裂的效果

    目的 探讨横行带蒂岛状包皮瓣(Duckett术式)一期修复重度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Duckett术式一期修复重度尿道下裂患者4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 ,单纯Duckett术式8例 ,Duckett联合原位尿道板卷(Duplay)术式18例 ,Duckett联合带蒂阴囊皮瓣转移法(Scrotal)术式23例.结果 一期修复治愈40例;并发尿瘘7例 ,尿道狭窄1例 ,尿瘘合并尿道狭窄1例.Duckett联合Duplay术式与Duckett联合 Scrotal术式一期修复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77.8% vs .82.6% ) (P>0 .05).结论 Duckett术式在重度尿道下裂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 ,对于尿道缺损长的患者可联合Duplay或Scrotal术式.

    作者:崔笠;何小舟;王建平;徐仁芳;许贤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品管圈在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模式中的应用

    品管圈是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 ,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 ,以团员间相互合作的方式 ,应用品管圈工具进行分析 ,解决工作场所中关键性的问题 ,达到改善业绩之目标[1 ] .要求全员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 ,灵活应用各种质量控制(Q C )手法,对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2 ] .

    作者:康宜琴;顾钰;范海燕;杨小林;田演娇;陈小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梅毒192例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梅毒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PR)滴度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 经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 PPA )筛查 ,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共192例孕母分娩前外周血检测RPR滴度 ,分析妊娠不良结局 ,比较孕期抗梅毒治疗组(162例)与未治疗组(30例)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 随着孕母RPR滴度的升高 ,畸形、死胎、早产、先天性梅毒及新生儿死亡的风险升高.孕母RPR滴度≥1:8时早产、新生儿畸形和先天性梅毒发生率高于RPR滴度≤1:4者(P<0 .05).未治疗组新生儿畸形、先天性梅毒和死胎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 .05).结论 随着孕母RPR滴度的升高 ,妊娠不良结局风险升高;抗梅毒治疗能明显改善合并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王翠敏;王根菊;韩国荣;江红秀;丁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结石的处理策略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结石的诊断与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胆囊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B超诊断胆囊管结石的准确率为25.6% (20/78 ) , C T为30.8% (24/78 )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 RC P )为81.5% (53/65 ).78例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其中 ,7例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CBDE) ,8例高危老年患者先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 ,1个月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并发穿刺孔感染1例 ,胆漏1例.术后随访8个月-2年未发生胆道狭窄及胆总管结石.结论 胆囊管结石术前诊断较为困难 ,MRCP有助于发现胆囊管结石 ,高危老年患者应先行PTGBD ,尽可能避免急诊手术.疑有胆囊管结石应仔细探查胆囊管 ,腹腔镜手术处理胆囊管结石安全可行.

    作者:顾澄宇;陈颖;乔谦;徐成凯;毕杰;蔡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孟鲁司特钠口服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是引起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多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易被误诊为感染性疾病而滥用抗生素,贻误治疗 ,病情迁延.抗白三烯药物孟鲁司特钠是新一代非淄体抗炎药物,能有效预防和抑制白三烯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及支气管痉挛 ,减少气道因变应原刺激引起的细胞和非细胞性炎症物质 ,抑制变应原激发的气道高反应.

    作者:张龙英;姚其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神经内镜下椎管内肿瘤切除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M RI确诊椎管内硬脊膜下、髓外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患者16例.肿瘤位于颈段2例、胸段3例、腰段11例.采用2-4 cm皮肤切口 ,鼻窥器显露椎管 ;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切除肿瘤.结果 16例患者的椎管内肿瘤均全部切除.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脊柱的稳定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使用鼻窥器和神经内镜可减小脊柱的破坏 ,并可完全显露和切除椎管内肿瘤 ,手术安全、有效、微创.

    作者:周明卫;傅震;曹胜武;季晶;骆慧;刘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评估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 测定AMI患者(A组 ,61例)和心绞痛患者(B组 ,20例)外周血VEGF表达 ,分析VEGF表达差异的临床意义.结果 A组外周血VEGF水平高于B组[(73.44 ± 17.09)ng/ml vs .(58.79 ± 36.43)ng/ml)] (P<0 .05).A组患者不同罪犯血管(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患者的外周血VEGF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随访18个月后 ,A组低VEGF(<50 ng/ml)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高于高 VEGF(≥50 ng/ml)者(68.4% vs .22.2% )(P<0 .05).结论 在 AMI早期阶段 ,外周血中VEGF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AMI早期低 VEGF水平可作为临床上MACE的预测指标.

    作者:胡美娟;程维礼;周宁天;张敏;杨志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