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围手术期的护理

何亚妮

关键词:新生儿, 先天性食道闭锁, 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对新生儿食道闭锁矫形术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内容包括术前的禁食、体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纠正,术后的呼吸道护理、营养支持、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观察与防治.新生儿食道闭锁矫形在新生儿期进行且住院时间较长,并发症多,精心、科学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忠儿顺利康复的关键.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11例急诊分诊失误病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急诊分诊失误病例进行分析,找出判断失误的常见原因及对策,提高急诊分诊的准确率.方法:分析11例急诊分诊失误情况.结果:多种原因造成分诊失误.结论:找出急诊分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急诊分诊准确性,更好地保障急诊工作的畅通无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

    作者:林秋萍;林卓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与X线钼靶在乳腺病灶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多普勒超声及X线钼靶成像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及X线钼靶成像对166例患者获手术病理证实的172个乳腺病灶进行检查.结果:良性120例共125个病灶,恶性46例共47个病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2.3%,特异性为95.1%,准确性为92.9%.钼靶成像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58.5%,特异性为84.6%,准确性为77.8%.结论: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准确性较X线钼靶成像高.

    作者:王冉;罗教;温红;赖林秀;袭品丹;李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

    目的:探讨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先查阅学习有关疼痛的资料,了解疼痛护理的知识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再针对本科室100例手术患者,在进行正常护理的同时,专门加强对疼痛的专项护理,后做分析总结.结果:经手术前后对疼痛的护理,可以适当介绍患者的疼痛,终康复出院.结论:重视对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秋云;梁淑贞;陈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7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服用甘草酸二铵胶囊150mg,Tid,疗程6个月,治疗组加服扶正化瘀胶囊1.5g,Ti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四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ALT、AST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治疗组明显;治疗组治疗后透明质酸、层粘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既能减轻纤维化肝脏Ⅳ型胶原增生与沉积,又可通过改善肝脏炎症减轻肝组织的破坏与重构,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杨汉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及效果.方法:术前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采取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视力恢复>0.4者42眼(70%).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达到复明效果.

    作者:孙媛;刘铁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黄五醇外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五醇外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方法:28例诊断明确的75岁以上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早期给予黄五醇外敷,每日3~4次,并配合阿昔洛韦静滴.结果:12例患者用药后3天内有明显好转,16例用药后15天明显好转,无无效病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黄五醇外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有相互协助作用,疗效良好.

    作者:农冬晖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股动脉栓塞导管取栓术的护理配合

    动脉栓子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急性动脉梗阻的原因,发病急骤,如果不及时治疗,易致肢体坏死.因此,应争取在栓塞后10余个小时内手术取出栓子,效果较好.

    作者:庄宏芬;杨真;杨淑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初次确诊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糖尿病一旦发生,几乎伴随终生,长期服药给病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特别是由于担心并发症的发生,大多数患者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战胜病魔的信心丧失.

    作者:梅金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难以控制的高血压600例病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分析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的致病原因及特征,并提出相应措施,为预防治疗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提供方案.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600例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病因进行分类,总结其发病特征及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中的分布情况.结果:600例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中由于血压测量方式不当造成的35例,由于治疗方案错误和服用降压药物不当造成的193例,由于药物相互作用造成的46例,由容量超负荷造成的69例,由于胰岛素抵抗造成的116例,由继发性高血压导致的为101例,原因不明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419例,女性181例;大于60岁患者379例,小于60患者221例;经查明原因给以相应措施处理后血压得到控制403例.结论:遵循询证医学,正确测量血压,给予患者正确的治疗方案和降压药物,防止药物相互作用,少摄食钠盐,多运动等措施都可以对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进行治疗.

    作者:兰琳;董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小儿性早熟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近年来性早熟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已成为儿童内分泌科的常见病之一.性早熟严重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采危害,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提高本病的防治水平已成为儿科学界的重要课题.现代医学认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简称GnRHa)是目前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佳药物,但远期疗效尚不明确.祖国医学对小儿性早熟的治疗有独特的整体调节优势.

    作者:赖蓉蓉;陈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进行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并总结其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中的护理经验.结果:本组18例患者中,16例预后状况良好,顺利出院.2例因前期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转院治疗.结论:针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精心全面的护理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尽快康复.

    作者:冯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慢性炎症反应介导了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生物学效应.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促炎症反应因子和游离脂肪酸(FFA)等共同作用下,产生大量活性氧簇(ROS),并进一步引起炎症因子的激活,形成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平滑肌细胞增殖.同时在高脂血症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等多种机制的推动下,AS终引发心血管疾病事件.因此,抗炎治疗对于AS的多种机制可以产生抑制作用.尤其是联合他汀类药物、RAAS抑制剂等显示出了比单一药物应用更显著的效果.

    作者:陈力夫;彭亚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

    前列腺增生是泌尿外科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具有切除组织快、术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小、术后恢复快、可分期切除、住院时间短等优点.TURP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金标准[1].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共行前列腺电切术6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多数患者缺乏相关知识,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和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詹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手术室护理带教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健康概念的演变,社会时专科临床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能力的培养是临床护理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护理实习带教中应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加强对护生实际操作及方法的指导,提高护生的整体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护生成功掌握专科护理的技术操作.

    作者:吴琴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吲哚氰绿排泄实验检测肝储备功能的护理配合

    目的:讨论吲哚绿氰排泄实验检测肝储备功能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我科使用DDG分析仪对105例肝癌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吲哚氰绿排泄试验情况,并加强操作前、中、后的观察和护理.结果:在105例患者中,顺利完成检测100例(95.2%),4例首次检测不成功(3.8%),需进行第2次检测,1例(1%)出现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试验前应了解碘过敏情况和做好心理护理,试验时要注意ICG配置与操作的准确性.结论:在肝储备功能的检测中,护理配合工作很是重要,对于保证ICG排泄试验的顺利实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对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和预后的估价有重要指导意思.

    作者:许传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和血型鉴定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卡进行血型鉴定及2232例,交叉配血336例.结果:正反定型不一致21例,血型鉴定中Rh(-)7例,血交叉主侧不合1例,次侧不合3例.结论:微柱凝胶试验作为血型和交叉配血的检测方法,结果易判断,敏感性高.

    作者:左长华;刘荣华;刘忠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表现为阑尾炎的结肠癌34例分析

    临床工作中阑尾炎和结肠癌是普通外科中两种常见病及多发病,都是应该早诊断及早治疗的,但临床上部分结肠癌患者往往表现为右下腹痛被误诊为阑尾炎而延迟治疗,贻误了结肠癌治疗的佳时机,现将我院2000年11月~2009年6月34例表现为阑尾炎的结肠癌作以分析如下.

    作者:曹亮;周海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埃索美拉唑配合莫西沙星和克拉霉素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疗效观察

    幽门螺旋杆菌在我国人群的发病率高达50%~70%,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较少见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主要病因,与胃癌的发生也有明确的关系.

    作者:许静;尚日金;孟云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烤瓷粘接桥的短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烤瓷粘接桥在前后牙缺失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颗前牙缺失,20颗第一磨牙缺失行烤瓷粘接桥修复,对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定期观察其咬合、松动脱落、继发龋、牙龈炎、基牙疼痛等情况,对其进行评估.结果:经过一年半的临床观察,共有6例松动脱落,1例崩瓷,2例龈炎.结论:对于单个前牙或后牙的非游离缺失,为保证烤瓷粘接固定桥修复的成功率,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基牙及固位形式的正确判断,优良粘接材料的选择是必要的.

    作者:吴克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西咪替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联合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腹泻患儿6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例常规补液、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西咪替丁5~10mg/(kg·d),每日2次,双嘧达莫片剂3~5mg/(kg·d),分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5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和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泻时间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退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和双嘧达莫联用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疗效满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