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静;尚日金;孟云霞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转变服务意识,强化细节管理理念;建立护理质量标准;提高护理文件书写的规范性;重视人性化服务,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机制.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扼高.结论:重视细节管理有助于提升护服务质量.
作者:郑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及效果.方法:术前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采取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视力恢复>0.4者42眼(70%).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达到复明效果.
作者:孙媛;刘铁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联合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腹泻患儿6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例常规补液、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西咪替丁5~10mg/(kg·d),每日2次,双嘧达莫片剂3~5mg/(kg·d),分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5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和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泻时间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退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和双嘧达莫联用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疗效满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尿流改道是一个复杂的重建手术,理想的永久性尿流改道应接近正常的生理功能,储尿囊具备足够的容量,维持一定的排尿间隔,且能防止术后并发症,保护肾脏功能,使患者接近正常的生活.
作者:王玉芳;华巧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桡神经由C5~T1的神经根组成,是臂丛后束的主要神经.桡神经麻痹是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中常见的一种.
作者:林靖;戴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对采用氯沙坦联合卡托普利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上对糖尿病进行更好更有效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糖尿病肾病患者病例1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平均每组85例.对A组患者采用氯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方法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采用仅口服卡托普利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和用药后的相关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压下降程度和尿蛋白减少量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但A组效果较B组要好,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氯沙坦联合卡托普利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患者用药后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吴永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高流量氧气治疗婴儿红臀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婴儿红臀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治疗组50例,治疗组采用高流量氧气吹红臀后涂鱼肝油或鞣酸软膏;对照组常规使用鱼肝油或鞣酸软膏.观察两组婴儿疼通、红肿消退,破溃面修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45例,显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30例,显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流量氧气吹红臀是治疗婴儿红臀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小春;平晓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宫颈息肉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正确评价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2000年6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宫颈息肉患者96例,对其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并对相关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40~50岁的女性患者居宫颈息肉患病率的首位,且已婚女性患者占39.58%,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和白带增多等症状,同时伴有慢性宫颈炎,息肉全部经手术治疗.讨论:慢性宫颈炎是导致宫颈息肉的主要致病因素,而宫颈息肉又存在着癌变的危险性,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有效提高宫颈息肉患者的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黎瑞英;黄慈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护理模式不断改变,新的护理理念,越来越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为了实现人性化服务的工作宗旨,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冠心病208例,进行电话回访20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听芹;撒志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对患者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治疗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临床疗效指标较对照组相比,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6.7%,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疲病其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创伤小,值得在临床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推广.
作者:张玉;李文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间断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缺损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2例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间断负压引流治疗.结果:所有12例患者伤口经间断负压引流治疗后,创面无感染或感染控制,本组11例游离皮片移植全部成活.1例在6周时愈合.结论:间断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史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一期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阑尾周围脓肿病例资料.结果:41例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发生肠瘘或腹腔残余脓肿,切口愈合Ⅲ/甲34例,Ⅲ/乙5例,Ⅲ/丙2例.结论:阑尾周围脓肿不是一期手术治疗的禁忌症,可使患者病情尽快好转,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濮国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发病<24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均行T1WI、T2WI、液体抑制反转恢复(T2-FLAIR)及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检查.结果:DWI、T2-FLAIR、T2WI、T1WI对急性脑梗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79.41%、66.18%、54.41%,有极显著差异.结论:DWI更易于发现病灶,对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刘洪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近年来性早熟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已成为儿童内分泌科的常见病之一.性早熟严重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采危害,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提高本病的防治水平已成为儿科学界的重要课题.现代医学认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简称GnRHa)是目前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佳药物,但远期疗效尚不明确.祖国医学对小儿性早熟的治疗有独特的整体调节优势.
作者:赖蓉蓉;陈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儿童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过程中神经刺激器的作用及对患者血压脉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采用神经刺激器进行治疗的儿童5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为两组,其中25例为腋路搏动组(P组)和30例为腋路神经刺激组(S组).分别记录患者麻醉前和麻醉后以及手术过程中5min,15min,30min和50min血压和脉搏值.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和麻醉后以及手术过程中5min,15min,30min和50min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脉搏在手术过程中15min和30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过程中神经刺激器对儿童的血压及脉搏影响较小,效果明显,有效地减少了穿刺过程出血.
作者:胡昕;刘宏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自愿到我院行人工流产术妊娠妇女10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人工流产,术前不应用米索前列醇;观察组患者人工流产术痛对照组,但在术前2小时给予米索前列醇400μg口服.观察两组患者宫颈松弛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松弛度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两组宫颈松弛度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够缩短人工流产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宫颈松弛度.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林关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曲马多对停用瑞芬太尼爆发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曲马多治疗,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空白对照,比较手术结束后5min、15min和30min疼痛评分以及镇静评分,分析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拔管后5min、拔管后15min和拔管后30min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后15min和拔管后30min镇静评分优于对照组和本组拔管后5min(P<0.05),不良反应主要有:视物模糊和血压升高.结论:曲马多治疗瑞芬太尼停药后爆发痛,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评分,对镇静评分无明显影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任永斌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在消化性溃疡临床应用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确诊的消化性溃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进行治疗,其中泮托拉唑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记录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泮托拉唑组的总有效率与奥美拉唑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的不良反应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上与奥美拉唑一样有效,且不良反应更少,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福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高龄食管癌患者体质较差,心肺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退,多合并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并发症,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本院自2003~2010年以来对46例7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谢荣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有效率为71.67%,两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切实有效.
作者:陈志龙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