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迅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雌激素配伍米索前列在稽留流产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孕周≤20周、妇科检查子宫小于3个月妊娠大小、自愿在门诊处理的稽留流产患者638例,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雌激素组:结合雌激素配伍米索前列醇.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优于雌激素配伍米索前列醇,前者妊娠物排出率高,宫口扩张充分,手术时间短,出血及并发症少,二次清宫率低.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能有效降低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损伤,是一种经济方便、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宁晓娥;贺文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66例眼外伤性眼前房积血患者,根据情况采取半卧位、包扎眼部、镇静、止血、活血化瘀、使用皮质类固醇、滴注甘露醇、前房穿刺等治疗.结果:68眼外伤性眼前房积血患者Ⅰ级前房积血吸收平均(2.1±0.4)d;Ⅱ级平均(5.6±2.1)d;Ⅲ平均(7.8±3.2)d.前房积血吸收后视力为0.08~1.5,平均(1.2±2.0).结论:及时、合理的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是促进积血吸收、防止再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关键.
作者:赵英贤;吴小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126例老年人肺部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老年肺部感染的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基础疾病和合并症多,病原菌复杂,易产生耐药菌.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在积极抗感染的同时综合治疗是关键.
作者:刘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桡神经由C5~T1的神经根组成,是臂丛后束的主要神经.桡神经麻痹是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中常见的一种.
作者:林靖;戴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为了寻找一种防治产后出血简便而高效的方法,我们于第三产程早期向产妇肛门置入卡孕栓1mg,通过增强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彩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微创外科的崛起,胆囊疾病的治疗已部分由腹腔镜切除胆囊替代了经腹切除胆囊的方法.因此,术前行造影检查了解胆囊管的变异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方案、手术步骤及愈后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近几年来内窥镜逆行胆囊造影(以下简称ERCP)时胆囊管显影良好的84例就其正常胆囊管及其变异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牛仙玲;张普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针刺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接受中药保留灌肠.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在临床症状、肠镜检查、溃疡面的改善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针灸治疗可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余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探讨在社区范围内,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方法:对社区39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病情轻重、对疾病的认识、自我态度、家庭的关心程度与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与病人的自护能力相关.结论:克服自护能力的局限性的关键在于针对性地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预防疾病的反复发作,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雪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糖尿病一旦发生,几乎伴随终生,长期服药给病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特别是由于担心并发症的发生,大多数患者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战胜病魔的信心丧失.
作者:梅金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介绍我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对透析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使患者掌握相关的痰病知识及自我护理方法,从而提高透析质量,预防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华梅婷;周薇;宋志弘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作为一门集专业理论、技能、爱心为一体的专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患者越来越高的服务需求,是刚刚踏上护理工作岗位的新护士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作者:李慧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药炮制方法合适与否,直接影响药物的功效,从影响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对中药材个体特性的角度研究传统中药饮片的炮制,以寻求合理的饮片炮制,满足临床疗效大化需求.
作者:谢风梧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功能紊乱性疾患.近年已被公认为一类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心身疾病,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以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并伴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异常改变可解释的临床症状.
作者:唐友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进行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并总结其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中的护理经验.结果:本组18例患者中,16例预后状况良好,顺利出院.2例因前期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转院治疗.结论:针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精心全面的护理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尽快康复.
作者:冯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真武汤是<伤寒论>中温阳利水的重要方剂,其主治阳虚水泛重症常常可获拔刺雪污之效,可其组成药物却少而精.仲景先师在组方之时势必是深思熟虑、凝练于心,这里末学通过对真武汤组成药物性味、功效的探析,尝试能够虎窥一斑,以略懂先师之虑.
作者:马洪艳;柏琳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对采用氯沙坦联合卡托普利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上对糖尿病进行更好更有效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糖尿病肾病患者病例1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平均每组85例.对A组患者采用氯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方法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采用仅口服卡托普利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和用药后的相关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压下降程度和尿蛋白减少量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但A组效果较B组要好,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氯沙坦联合卡托普利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患者用药后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吴永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的致病原因及特征,并提出相应措施,为预防治疗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提供方案.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600例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病因进行分类,总结其发病特征及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中的分布情况.结果:600例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中由于血压测量方式不当造成的35例,由于治疗方案错误和服用降压药物不当造成的193例,由于药物相互作用造成的46例,由容量超负荷造成的69例,由于胰岛素抵抗造成的116例,由继发性高血压导致的为101例,原因不明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419例,女性181例;大于60岁患者379例,小于60患者221例;经查明原因给以相应措施处理后血压得到控制403例.结论:遵循询证医学,正确测量血压,给予患者正确的治疗方案和降压药物,防止药物相互作用,少摄食钠盐,多运动等措施都可以对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进行治疗.
作者:兰琳;董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临床特征,冬春季节高发,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
作者:刘永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50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与B组均采用TCI系统Marsh模型输注丙泊酚,A组持续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B组联合硬膜外麻醉.记录从麻醉诱导前到拔管后各个时段的SBP、DBP和HR及苏醒至拔管的时间(TT).结果:A组在插管期间的SBP、DBP,HR的波动小于B组(P<0.05);B组SBP、DBP,HR在切皮、腹腔探查、拔管期间波动均较A组小(P<0.05);B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单纯全麻小.丙泊酚TCI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理想,维持平稳,苏醒时间短特别适合老年人腹部大手术.
作者:陈隆斌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近年来,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由于桡动脉周围没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位置表浅,易于穿刺和压迫止血,且有出血少、损伤小、愈合快、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活动不受限、易于观察和护理,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了住院费用等诸多优点,不仅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同时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李霞;王新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