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龙
目的:进一步探讨产后出血发生原因与相关因素,积极落实母婴安全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我进修科室近5年来收治3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2%,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73%;胎盘因素占13%;软组织损伤占10%;手术产发生产后出血明显高于自然分娩(P<0.01),经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稍高于初产妇.结论:产后出血主要因素是孕产妇身体状况、胎位、高危妊娠、分娩方式等.
作者:郑鲜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脐带绕颈中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产前1周诊断为脐带绕颈的孕妇,测定UA-S/D值、UA-RI值、UV速度等.并将检出结果与产后临床资料对比.结果:随着UA-S/D值、UA-RI值增大,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呈同步上升.结论:彩超对胎儿脐带绕颈不仅诊断准确率高,而且可测定脐动脉血流参数,具有安全、精确的独特的地方,可为临床预先推测胎儿宫内窘迫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得当的分娩方式.
作者:徐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积极探索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方法,以期降低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避免呼吸衰竭的发生.方法:加强对我院自1999年至2008年手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尤其重视术后第一个24小时的呼吸道护理,观察对比其疗效.结果:本组病例术前肺功能异常者高达78.7%,但由于加强了围手术期护理,术后患者呼吸道并发症为13.3%,肺功能不全发生率只有6.7%,低于文献报道.结论:加强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是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任彩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微创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6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时照组,观察组采取微创内镜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甲状腺手术.结果:62例患者的甲状腺肿块均完整切除,均未发生手术意外.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疤痕、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以及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甲状腺手术的难度相对较低,且具有创伤小、费用低以及切口美观的优点,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葛世珊;钱科洪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进行血清IgG、IgA和IgM水平测定,并将两者作时比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组(观察组)IgG、IgA和IgM均明显低于健康儿童组(对照组),两组比较三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免疫球蛋白活性明显降低,免疫球蛋白检测对判断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张明红;蒲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烤瓷粘接桥在前后牙缺失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颗前牙缺失,20颗第一磨牙缺失行烤瓷粘接桥修复,对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定期观察其咬合、松动脱落、继发龋、牙龈炎、基牙疼痛等情况,对其进行评估.结果:经过一年半的临床观察,共有6例松动脱落,1例崩瓷,2例龈炎.结论:对于单个前牙或后牙的非游离缺失,为保证烤瓷粘接固定桥修复的成功率,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基牙及固位形式的正确判断,优良粘接材料的选择是必要的.
作者:吴克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联合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腹泻患儿6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例常规补液、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西咪替丁5~10mg/(kg·d),每日2次,双嘧达莫片剂3~5mg/(kg·d),分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5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和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泻时间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退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和双嘧达莫联用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疗效满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术前访视能够及时了解与患者有关的重要情况,加强护患沟通,缩短护患距离,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从而使病人积极配合手术,确保手术顺利行.我院虽然也展开了术前访视,但在实施中存在不少问题,下面就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薛丽琴;罗红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临床上以腰痛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1].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以牵引、手法按摩为主.
作者:齐海玲;姜芸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对三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龋病的随机抽样检查,采集了有关数据,用频数分布来描述和分析.采用Guttman-Scale模式构建附加指数,得出了学龄前儿童发生龋病的相关因素,提出了预防学龄前儿童龋病的一系列方法和建议.
作者:白锡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通过临床B超检查,探讨近年来胆结石患病率以及患病趋势.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来我院参与健康体检者的胆结石状况.结果:90年代胆结石患病率随时间推移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男女性无明显差别;21世纪初男性胆结石患病率随时间增长(P<0.05),而女性相对保持相对均衡状态;90年代女性胆结石患病率都大大高于男性,21世纪初这种男女患病差异略有缩小;90年代以来胆结石发病率呈现出显著上升态势.结论: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摄入增加,可能是胆结石患病率大有提升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闫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体住改变时芬太尼静脉镇痛的方法.方法:选择下肢骨折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硬膜外穿刺摆放体位前5分钟,A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5~2.0μg/kg,B组不予药物,观察每组患者体位的满意情况及硬膜外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结果:A组满意体位例数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均高于B组(P<0.0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下肢骨折患者在硬膜外麻醉穿刺前给予少量芬太尼静脉缓慢滴注可以减少或消除改变体位时的疼痛,使患者能配合体位改变,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韩美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患者暂时性言语沟通障碍阶段,采用非语言沟通方式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8例择期手术的喉癌患者术前进行非语言沟通训练,借助简单的手势语、图片卡、文字、信息交流卡等方法进行护患沟通.结果:患者需求满足度达到98.5%.护理工作满意度达到97.05%.结论:运用非语言沟通方式进行护患沟通可克服言语障碍,增进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自愿到我院行人工流产术妊娠妇女10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人工流产,术前不应用米索前列醇;观察组患者人工流产术痛对照组,但在术前2小时给予米索前列醇400μg口服.观察两组患者宫颈松弛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松弛度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两组宫颈松弛度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够缩短人工流产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宫颈松弛度.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林关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动脉栓子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急性动脉梗阻的原因,发病急骤,如果不及时治疗,易致肢体坏死.因此,应争取在栓塞后10余个小时内手术取出栓子,效果较好.
作者:庄宏芬;杨真;杨淑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育龄妇女常见的慢性宫颈炎.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严重影响妇女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而且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作者:李元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髋关节置换手术出院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观察组出院后接受延续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服务,出院一年后就2组生存质量、髋关节功能比较.结果:对2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延续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雪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探讨股骨髁上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与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局麻下早期复位,移动床板上置布朗氏架,股骨髁上牵引治疗,及功能锻炼就护理后,并对治疗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治疗后,除2例轻度髋内翻外,其余均获骨性愈合.2例并发坠积性肺炎,1例尿路感染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牵引及中药并结合功能锻炼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良好方法,避免了手术风险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易被家属与患者接受,尤其适用在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作者:王鸣谞;杨王李;王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以胎儿窘迫为指征而行剖宫产术诊断的准确性及手术的合理性.方法:对80例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胎儿窘迫为指征者占剖宫产总教的16.0%;两组胎心率重度异常、胎心率轻度异常伴羊水Ⅰ~Ⅲ度、胎心监护异常伴羊水Ⅰ~Ⅲ度的Apgar两种评分间有显著性差异(χ2=3.941、4.123、7.211、10.123、4.154、4.231,P<0.05或<0.01);A组胎儿窘迫相关因素及合并高危妊娠者明显高于B组(χ2=3.89,P<0.01).结论:提高胎儿窘迫的诊断符合率,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陈爱妮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一期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阑尾周围脓肿病例资料.结果:41例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发生肠瘘或腹腔残余脓肿,切口愈合Ⅲ/甲34例,Ⅲ/乙5例,Ⅲ/丙2例.结论:阑尾周围脓肿不是一期手术治疗的禁忌症,可使患者病情尽快好转,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濮国定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