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效果观察

林关琴

关键词:人工流产, 米索前列醇
摘要: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自愿到我院行人工流产术妊娠妇女10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人工流产,术前不应用米索前列醇;观察组患者人工流产术痛对照组,但在术前2小时给予米索前列醇400μg口服.观察两组患者宫颈松弛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松弛度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两组宫颈松弛度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够缩短人工流产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宫颈松弛度.临床效果显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三种方法测定cTnI的比较与评价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胶体金法及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肌钙蛋白I(cTnI)的分析性能及测定结果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胶体金法及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48例心肌梗塞(AMI)和急性心绞痛患者肌钙蛋白I进行测定,比较三种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符合率、误诊率.结果:三种方法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均较高,但化学发光法的符合率优于其他两种检测方法,与临床具有更好符合性,且灵敏度、特异性较高,误诊率和漏诊率低.经统计学处理发现胶体金法与化学发光法测定cTnI结果相比较无差异,而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与化学发光法测定cTnI结果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胶体金法及化学发光法与临床诊断有很好的符合率,且灵敏度、特异性较高,误诊率和漏诊率低.

    作者:李志霞;石伟明;唐浩能;汪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目的:解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熟悉该类药物的性质,确保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总结本院的不良反应病例,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物临床表现不良反应较多,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过敏反应与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结论:在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时,应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减少其危害性,确保其安全、合理、有效应用.

    作者:惠恒龙;张月;张金陵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11例急诊分诊失误病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急诊分诊失误病例进行分析,找出判断失误的常见原因及对策,提高急诊分诊的准确率.方法:分析11例急诊分诊失误情况.结果:多种原因造成分诊失误.结论:找出急诊分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急诊分诊准确性,更好地保障急诊工作的畅通无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

    作者:林秋萍;林卓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产后出血原因的分析

    目的:进一步探讨产后出血发生原因与相关因素,积极落实母婴安全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我进修科室近5年来收治3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2%,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73%;胎盘因素占13%;软组织损伤占10%;手术产发生产后出血明显高于自然分娩(P<0.01),经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稍高于初产妇.结论:产后出血主要因素是孕产妇身体状况、胎位、高危妊娠、分娩方式等.

    作者:郑鲜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研究

    近年来随着免疫测定技术的发展,已由经典的免疫凝集试验、免疫沉淀试验,涉及到ELISA、时间分辨荧光试验、免疫化学发光试验等检测微量抗原和抗体必须使用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及蛋白芯片、免疫传感器等一些新的免疫测定技术,免疫测定技术的发展在给临床带来方便的同时,如何加强对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成为临床免疫检验工作者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作者:郑家深;黄泽礼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临床护理教学及不同层次护生的带教

    临床实习是护生完成从学生转变为护士的重要阶段,护生不仅要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还要学会与不同病人、医护人员、医技人员和睦相处,协同完成工作,学会做一个社会的人.

    作者:李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患者100例(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无子宫肌瘤剖宫产者100(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产后出血、术后发热等.结果:两组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产褥病率、术后住院天数、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均元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产后出血4例(4.0%),明显高于对照组1例(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3.785,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基础上,妊娠期仍可安全地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作者:杨化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结膜囊表面麻醉联合球筋膜下麻醉在角膜裂伤缝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结膜囊表面麻醉联合球筋膜下麻醉在角膜裂伤缝合术中的作用.方法:对245例(249眼)角膜裂伤缝合术患者,丙氧美卡因滴眼液结膜囊表面麻醉三次后开睑器开睑,在手术显微镜下常规剪开球结膜在角巩膜缘附着处3、9点或6、12点后,用钝针头(透明质酸钠针头)从剪开的球结膜破口处向Tenon囊内注射2%利多卡因0.5~1ml,然后行角膜裂伤缝合术.结果:我科在实施结膜囊表面麻醉联合球筋膜下麻醉在角膜裂伤缝合术的应用中,术中100%的角膜裂伤患者都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无一例患者反应手术中有疼痛感,无一例患者需术中追加麻醉.发现14岁以上患者麻醉满意,眼球活动度小,Bell现象轻或无,术前无眼内容物脱出的患者术中未出现眼内容物挤压脱出现象,术前有眼内容物脱出的患者术中未出现眼内容物挤压脱出加重,手术能顺利进行,术后患者耐受好,前房反应轻或无,角膜水肿恢复快,无一例眼内感染性炎症患者.结论:表面麻醉联合球筋膜下麻醉是目前角膜裂伤缝合术麻醉的佳方法之一,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沈兵;彭芳;邹嘉;陈圣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以急性上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血与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病情轻重不等.

    作者:周碧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临床护理带教的工作体会

    新时代的实习护士大多都是90后的孩子们,她们大多都是受过高等护理教育,和以往护校的实习生相比,她们的理论知识更扎实,接受能力更强.

    作者:王凤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剖宫产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的现代护理理念,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产妇的早日康复.方法:总结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年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体会.结果:通过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沟通及心理指导,更好地帮助产妇完成角色的转变.结论:我们必须运用现代护理技能,并有计划的给予干预和心理指导,以满足产妇的需要为护理工作中心,正确评估,及时解决护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开展护理工作.

    作者:卢琼;郑天莲;吴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介绍我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对透析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使患者掌握相关的痰病知识及自我护理方法,从而提高透析质量,预防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华梅婷;周薇;宋志弘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对各种肝病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以来130例诊断为各种肝病患者的TBA进行测定.结果:与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进行比较,急慢性活动性肝炎两项指标都较敏感,而肝硬化,肝癌两项指标差异明显.TBA阳性率高达89.5%和100%,而ALT阳性率仅为24.4%.和26.6%.结论:TBA测定对于监测各种肝病,尤其是肝硬化的早期诊断价值很大.TBA方法简单,是一项很具实用价值的肝功能诊断指标.

    作者:黄英英;周淑琴;黄水荣;吴小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股骨髁上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股骨髁上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与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局麻下早期复位,移动床板上置布朗氏架,股骨髁上牵引治疗,及功能锻炼就护理后,并对治疗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治疗后,除2例轻度髋内翻外,其余均获骨性愈合.2例并发坠积性肺炎,1例尿路感染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牵引及中药并结合功能锻炼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良好方法,避免了手术风险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易被家属与患者接受,尤其适用在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作者:王鸣谞;杨王李;王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膀胱全切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的手术配合

    尿流改道是一个复杂的重建手术,理想的永久性尿流改道应接近正常的生理功能,储尿囊具备足够的容量,维持一定的排尿间隔,且能防止术后并发症,保护肾脏功能,使患者接近正常的生活.

    作者:王玉芳;华巧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40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对患者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治疗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临床疗效指标较对照组相比,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6.7%,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疲病其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创伤小,值得在临床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推广.

    作者:张玉;李文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龙胆泻肝汤加减剂治疗鼻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加减对鼻出血疗效.方法:以63例肝火上炎鼻出血入院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实验组33例使用龙胆泻肝汤加综合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综合治疗,治疗后观察鼻出血情况.结果:服用龙胆泻肝汤可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对鼻出血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夏艳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析中药针剂不良反应

    中药材经过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人体的溶液、乳状液体及供临床用药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者浓溶液的无菌制剂,它不仅保留了传统中药的治疗特点,而且作用迅速、起效快,在危重症的治疗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常香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足细胞Podocin与糖尿病肾病相关研究进展

    近年来对糖尿病肾病(djabetic nephropathy,DN)的病理生理的研究的深入,发现足细胞在DN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odocin作为足细胞裂孔隔膜上的一种重要蛋白也在近年被研究发现并成为热点研究对象.NPHS2基因,pod-ocin及其mRNA表达的异常均可导致足细胞裂孔隔膜的完整性被破坏,滤过屏障功能损坏,直接影响DN的发生发展.对podocin的进一步研究将对DN的诊治起着重要意义.

    作者:华健;黄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手术室术前访视存在问题及对策

    术前访视能够及时了解与患者有关的重要情况,加强护患沟通,缩短护患距离,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从而使病人积极配合手术,确保手术顺利行.我院虽然也展开了术前访视,但在实施中存在不少问题,下面就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薛丽琴;罗红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