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化民
中草药的使用是中医与其他医学的标志性区别,采用各种药材相配伍制成的方剂治疗各类疾病是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因此中草药的管理与调剂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中医疗效是否安全、可靠.做好中草药的管理和调剂,首要注重中草药的购存,特别是特殊药材,还有处方的审查和调配的规范性,另外还应做好复核和发药工作,这样必能使中草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杨松针;蒋维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了解中耳炎和外耳炎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将中耳炎和外耳炎患者的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1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7株,占50.44%,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5.66%)、奇异变形杆菌(15.04%)、摩氏摩根菌(9.74%);革兰阳性球菌34株,占30.09%,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8.58%)、表皮葡萄球菌(11.50%);真菌9株,占7.97%.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率为100%,对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头孢一、二代及大环内酯类敏感率较低(0~41.38%);革兰阳性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类敏感率较低(16.67~41.67%).结论:耳部炎性疾病应进行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指导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作者:梁林慧;刘德稳;李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黄五醇外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方法:28例诊断明确的75岁以上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早期给予黄五醇外敷,每日3~4次,并配合阿昔洛韦静滴.结果:12例患者用药后3天内有明显好转,16例用药后15天明显好转,无无效病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黄五醇外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有相互协助作用,疗效良好.
作者:农冬晖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医院制定外来手术器械管理制度和清洗、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范.结果:有效的解决了因外来手术器械在手术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结论:通过对外来手术器械的质量管理,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确保了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和患者手术安全.
作者:盛健玲;李蔚;彭艳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引起胫腓膏开放性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术后治愈率,减少再次手术几率.方法: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发生骨不连患者共计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发生骨不连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自身原因小腿本身解剖的生理特点所致,其次是骨缺损、感染及外固定支架本身性能局限及术者操作水平.结论:骨不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时要注意操作及固定方式,手术后要注意跟踪治疗,引起重视,避免骨不连的发生.
作者:吴声忠;郑文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近年来随着免疫测定技术的发展,已由经典的免疫凝集试验、免疫沉淀试验,涉及到ELISA、时间分辨荧光试验、免疫化学发光试验等检测微量抗原和抗体必须使用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及蛋白芯片、免疫传感器等一些新的免疫测定技术,免疫测定技术的发展在给临床带来方便的同时,如何加强对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成为临床免疫检验工作者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作者:郑家深;黄泽礼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医学科学及医院的发展,医疗一次性无菌物品在医院使用的比例越来越大,所以医疗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成为现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医疗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余凤英;黄爱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卡进行血型鉴定及2232例,交叉配血336例.结果:正反定型不一致21例,血型鉴定中Rh(-)7例,血交叉主侧不合1例,次侧不合3例.结论:微柱凝胶试验作为血型和交叉配血的检测方法,结果易判断,敏感性高.
作者:左长华;刘荣华;刘忠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及评价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使用中药配方颗粒辨证口服、中药配方颗粒保留灌肠治疗2周,治疗前后根据症状缓解情况及肠镜检查情况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5.3%,结肠黏膜改善有效率为93.0%.结论:说明中药配方颗粒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以胎儿窘迫为指征而行剖宫产术诊断的准确性及手术的合理性.方法:对80例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胎儿窘迫为指征者占剖宫产总教的16.0%;两组胎心率重度异常、胎心率轻度异常伴羊水Ⅰ~Ⅲ度、胎心监护异常伴羊水Ⅰ~Ⅲ度的Apgar两种评分间有显著性差异(χ2=3.941、4.123、7.211、10.123、4.154、4.231,P<0.05或<0.01);A组胎儿窘迫相关因素及合并高危妊娠者明显高于B组(χ2=3.89,P<0.01).结论:提高胎儿窘迫的诊断符合率,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陈爱妮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浆炎症因子在糖尿病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焦虑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3例,用彩色血管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受试者的、颈总动脉内膜厚度(IMT),检查血浆hsCRP水平,完成标准化问卷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焦虑分表>并计分,分为焦虑组与非虑组.结果:T2DM并大动脉粥样硬化后焦虑与非焦虑的血浆hsCRP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并大动脉粥样硬后焦虑,对体内炎症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百云;彭辉;姜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护理纠纷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护理纠纷的防范已成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郑清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多普勒超声及X线钼靶成像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及X线钼靶成像对166例患者获手术病理证实的172个乳腺病灶进行检查.结果:良性120例共125个病灶,恶性46例共47个病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2.3%,特异性为95.1%,准确性为92.9%.钼靶成像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58.5%,特异性为84.6%,准确性为77.8%.结论: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准确性较X线钼靶成像高.
作者:王冉;罗教;温红;赖林秀;袭品丹;李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体住改变时芬太尼静脉镇痛的方法.方法:选择下肢骨折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硬膜外穿刺摆放体位前5分钟,A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5~2.0μg/kg,B组不予药物,观察每组患者体位的满意情况及硬膜外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结果:A组满意体位例数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均高于B组(P<0.0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下肢骨折患者在硬膜外麻醉穿刺前给予少量芬太尼静脉缓慢滴注可以减少或消除改变体位时的疼痛,使患者能配合体位改变,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韩美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有效率为71.67%,两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切实有效.
作者:陈志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推拿及功能锻炼对髌骨软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均采用中药熏洗、推拿及功能锻炼的方法,并视病情需要进行节食、减轻体重.必要时配合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止痛对症.结果:治愈33例,显效5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4%.结论:中药熏洗、推拿、功能锻炼对治疗髌骨软化症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徐铭婧;刘学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并发症;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确诊的68例黄斑水肿患者行曲安奈德40mg/ml玻璃体腔注射,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68只眼中眼压升高11只眼,2只眼出现眼内炎,8只眼出现并发性白内障,1只眼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效果良好,但仍存在各种并发症,仍需谨慎处理.
作者:徐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吐鲁番地区护理人员对护理科研的认知情况,以便能够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理科研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10名护士进行无记名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对科研的认同性高,但是缺乏专业知识和相应技能.结论:采取各种措施为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韩华;杜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也是老年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老年人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所偏差.
作者:白玲;刘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间断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缺损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2例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间断负压引流治疗.结果:所有12例患者伤口经间断负压引流治疗后,创面无感染或感染控制,本组11例游离皮片移植全部成活.1例在6周时愈合.结论:间断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史俊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