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艳萍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育龄妇女常见的慢性宫颈炎.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严重影响妇女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而且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作者:李元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当微生物浸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一过性菌血症常发生于对感染灶的外科处理、黏膜的创伤操作和易污染的外科手术,亦可发生于全身或局部感染的早期;间歇性菌血症常发生于腹腔等部位未能及时引流的脓肿;持续性菌血症常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血管内膜感染,亦常发生于伤寒和波浪热的初几周.
作者:王立齐;李永玲;董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先查阅学习有关疼痛的资料,了解疼痛护理的知识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再针对本科室100例手术患者,在进行正常护理的同时,专门加强对疼痛的专项护理,后做分析总结.结果:经手术前后对疼痛的护理,可以适当介绍患者的疼痛,终康复出院.结论:重视对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秋云;梁淑贞;陈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进行血清IgG、IgA和IgM水平测定,并将两者作时比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组(观察组)IgG、IgA和IgM均明显低于健康儿童组(对照组),两组比较三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免疫球蛋白活性明显降低,免疫球蛋白检测对判断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张明红;蒲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鼻窒是以经常性鼻塞流涕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鼻病,本病的发生无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笔者采用中药煎服配合穴位敷贴治疗鼻窒,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凡全女;陆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温针灸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与单独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92例肩周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关节松动术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只单独采用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每疗程10天)治疗组治愈46例,愈显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46例,愈显效率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地改善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促进其临床痊愈.
作者:李永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桡神经由C5~T1的神经根组成,是臂丛后束的主要神经.桡神经麻痹是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中常见的一种.
作者:林靖;戴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健康概念的演变,社会时专科临床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能力的培养是临床护理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护理实习带教中应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加强对护生实际操作及方法的指导,提高护生的整体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护生成功掌握专科护理的技术操作.
作者:吴琴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笔者从用量过大或疗程过长、炮制和配伍不当、调配及使用方法不当、过敏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中药不良反应的防范措施,临床医生和药学人员要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的宣传,注重辩证施治,并依据病情制定合理的用药剂量和治疗时间,规范炮制,合理配伍,加强监测,减少过敏反应等防范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杨少春;夏开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结合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外生殖部尖锐湿疣患者28例,先后2次将5%ALA霜涂于病变处及其周围5mm范围皮肤黏膜上,间隔2h.第2次涂ALA霜后2h,以功率300mW、光斑直径15~20mm、时间20min、能量密度100J/cm、波长635nm半导体激光照射病损区.1周后判定疗效,于ALA-PDT治疗后第二天开始趁热薰洗、坐浴,每天1剂,直至无疣体出现后改为隔日1次,1月后未发者改为每周2次.坚持4周无新皮损出现即停药,随访1~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28例患者经过1~2次治疗后治愈26例,治愈率92.9%.随访3个月,复发9例,复发率34.6%.多数患者治疗后局部出现轻度水肿.结论:ALA-PDT结合中医药可有效治疗外生殖器尖锐湿疣,降低皮损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何仁亮;李凤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血浆催乳素水平.方法:选择接受阿立哌唑和刺培酮治疗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个6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评估患者PANSS量表,并检测患者血浆催乳素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阿立哌唑与利培嗣组相比,PANSS减分率差异无显著性(49.79±23.48 v.s.63.30±22.66,p>0.05).利培酮治疗组血浆催乳素水平变化值高于阿立哌唑治疗组(26.92±9.48 v.s.-25.25±8.07,P<0.001).利培酮治疗8周血浆催乳素水平增加与疾病严重程度、药物治疗剂量、疗效及体重变化等变量无显著相关,而与治疗前后血浆催乳素水平显著相关(r=0.41,r=0.79,p<0.01).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较少引起血浆催乳素水平变化.
作者:邹圣军;刘桥生;李侃;郭中孟;朱虹;张舸;李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宫腔镜技术对继发性和原发性不孕的病因查找和针对性治疗效果.方法:统计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陕西省妇幼医院)的108位不孕患者,A组72位患者行腹腔镜检查和治疗;B组36位患者行宫抢镜检查,部分并治疗.结果:A组术后4至6月妊娠42位;B组的3雅花不孕患者有13位妊娠;C组为2006年98位不孕患者,在无宫、腹腔镜情况下,仅靠其它检查诊治,98位患者有21位患者妊娠.结论:宫腹腔镜提高了不孕症诊治水平,缩短了诊疗过程,免去了不孕患者就诊的盲目性.
作者:孙启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笔者报告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6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支撑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龙顺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的现代护理理念,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产妇的早日康复.方法:总结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年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体会.结果:通过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沟通及心理指导,更好地帮助产妇完成角色的转变.结论:我们必须运用现代护理技能,并有计划的给予干预和心理指导,以满足产妇的需要为护理工作中心,正确评估,及时解决护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开展护理工作.
作者:卢琼;郑天莲;吴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卡进行血型鉴定及2232例,交叉配血336例.结果:正反定型不一致21例,血型鉴定中Rh(-)7例,血交叉主侧不合1例,次侧不合3例.结论:微柱凝胶试验作为血型和交叉配血的检测方法,结果易判断,敏感性高.
作者:左长华;刘荣华;刘忠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45例鼻出血患者进行鼻内镜下出血点微波热凝止血.结果:145例患者随访1年有效率97.24%.结论:微波治疗鼻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冷成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微创外科的崛起,胆囊疾病的治疗已部分由腹腔镜切除胆囊替代了经腹切除胆囊的方法.因此,术前行造影检查了解胆囊管的变异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方案、手术步骤及愈后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近几年来内窥镜逆行胆囊造影(以下简称ERCP)时胆囊管显影良好的84例就其正常胆囊管及其变异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牛仙玲;张普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药材经过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人体的溶液、乳状液体及供临床用药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者浓溶液的无菌制剂,它不仅保留了传统中药的治疗特点,而且作用迅速、起效快,在危重症的治疗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常香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危重病人护理记录中的缺陷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以提高护理病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对随机抽取的487份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进行逐项检查,将其主要缺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查出缺陷116处,确定了危重病患者护理记录单的缺陷原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论:要加强质量监督,确保护理文书的规范化,以防护理纠纷的发生,便于医院内病案实行统一规范化.
作者:王玉珍;王军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牙隐裂是临床常见牙损伤疾病,因就诊时间及医生诊断问题,常发生在很晚才治疗,导致病牙终被拔除.通过掌握其临床特点,对患牙做出早起诊断,保存活髓及患牙有很重要的意义.笔者自2000年至2010年共收集压裂患者432名,就该组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分析如下.
作者:周秉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