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有效率为71.67%,两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切实有效.
作者:陈志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人类健康保健需求迅速提高的新世纪,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作者:王邰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幽门螺旋杆菌在我国人群的发病率高达50%~70%,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较少见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主要病因,与胃癌的发生也有明确的关系.
作者:许静;尚日金;孟云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近年来性早熟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已成为儿童内分泌科的常见病之一.性早熟严重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采危害,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提高本病的防治水平已成为儿科学界的重要课题.现代医学认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简称GnRHa)是目前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佳药物,但远期疗效尚不明确.祖国医学对小儿性早熟的治疗有独特的整体调节优势.
作者:赖蓉蓉;陈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联合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腹泻患儿6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例常规补液、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西咪替丁5~10mg/(kg·d),每日2次,双嘧达莫片剂3~5mg/(kg·d),分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5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和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泻时间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退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和双嘧达莫联用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疗效满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高流量氧气治疗婴儿红臀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婴儿红臀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治疗组50例,治疗组采用高流量氧气吹红臀后涂鱼肝油或鞣酸软膏;对照组常规使用鱼肝油或鞣酸软膏.观察两组婴儿疼通、红肿消退,破溃面修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45例,显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30例,显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流量氧气吹红臀是治疗婴儿红臀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小春;平晓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食管癌患者常并发食管严重狭窄和食管气管瘘,支架置入术能有效解除吞咽困难,维持基本营养,但因为疼痛,出血,感染,支架移位等影响,患者依从性较低,影响支架置入效果.通过对45例支架置入患者的护理干预,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术中教会患者放松技巧,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饮食指导,对各项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作者:顾雯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临床特征,冬春季节高发,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
作者:刘永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卡进行血型鉴定及2232例,交叉配血336例.结果:正反定型不一致21例,血型鉴定中Rh(-)7例,血交叉主侧不合1例,次侧不合3例.结论:微柱凝胶试验作为血型和交叉配血的检测方法,结果易判断,敏感性高.
作者:左长华;刘荣华;刘忠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千金子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可用于抗肿瘤,目前它的药效成分仍不完全清楚.本文拟采用化学分离与抗肿瘤活性筛选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千金子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肿瘤活性部位.
作者:张建业;李悦山;张超;周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宫颈息肉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正确评价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2000年6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宫颈息肉患者96例,对其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并对相关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40~50岁的女性患者居宫颈息肉患病率的首位,且已婚女性患者占39.58%,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和白带增多等症状,同时伴有慢性宫颈炎,息肉全部经手术治疗.讨论:慢性宫颈炎是导致宫颈息肉的主要致病因素,而宫颈息肉又存在着癌变的危险性,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有效提高宫颈息肉患者的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黎瑞英;黄慈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及评价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使用中药配方颗粒辨证口服、中药配方颗粒保留灌肠治疗2周,治疗前后根据症状缓解情况及肠镜检查情况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5.3%,结肠黏膜改善有效率为93.0%.结论:说明中药配方颗粒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的致病原因及特征,并提出相应措施,为预防治疗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提供方案.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600例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病因进行分类,总结其发病特征及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中的分布情况.结果:600例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中由于血压测量方式不当造成的35例,由于治疗方案错误和服用降压药物不当造成的193例,由于药物相互作用造成的46例,由容量超负荷造成的69例,由于胰岛素抵抗造成的116例,由继发性高血压导致的为101例,原因不明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419例,女性181例;大于60岁患者379例,小于60患者221例;经查明原因给以相应措施处理后血压得到控制403例.结论:遵循询证医学,正确测量血压,给予患者正确的治疗方案和降压药物,防止药物相互作用,少摄食钠盐,多运动等措施都可以对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进行治疗.
作者:兰琳;董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50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与B组均采用TCI系统Marsh模型输注丙泊酚,A组持续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B组联合硬膜外麻醉.记录从麻醉诱导前到拔管后各个时段的SBP、DBP和HR及苏醒至拔管的时间(TT).结果:A组在插管期间的SBP、DBP,HR的波动小于B组(P<0.05);B组SBP、DBP,HR在切皮、腹腔探查、拔管期间波动均较A组小(P<0.05);B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单纯全麻小.丙泊酚TCI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理想,维持平稳,苏醒时间短特别适合老年人腹部大手术.
作者:陈隆斌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通过临床B超检查,探讨近年来胆结石患病率以及患病趋势.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来我院参与健康体检者的胆结石状况.结果:90年代胆结石患病率随时间推移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男女性无明显差别;21世纪初男性胆结石患病率随时间增长(P<0.05),而女性相对保持相对均衡状态;90年代女性胆结石患病率都大大高于男性,21世纪初这种男女患病差异略有缩小;90年代以来胆结石发病率呈现出显著上升态势.结论: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摄入增加,可能是胆结石患病率大有提升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闫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1糖尿病概述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在靶细胞内发生异常的生理作用,导致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征.
作者:孙桂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护理效果,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将80例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92.50%,均高于对照组的70.00%和75.00%,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减少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世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鼻窒是以经常性鼻塞流涕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鼻病,本病的发生无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笔者采用中药煎服配合穴位敷贴治疗鼻窒,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凡全女;陆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骨关节的发病率将逐渐增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李志鸿;郭兆鹏;王珲;陈旭;甄俊;杨泽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近年来对糖尿病肾病(djabetic nephropathy,DN)的病理生理的研究的深入,发现足细胞在DN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odocin作为足细胞裂孔隔膜上的一种重要蛋白也在近年被研究发现并成为热点研究对象.NPHS2基因,pod-ocin及其mRNA表达的异常均可导致足细胞裂孔隔膜的完整性被破坏,滤过屏障功能损坏,直接影响DN的发生发展.对podocin的进一步研究将对DN的诊治起着重要意义.
作者:华健;黄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