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40例疗效分析

张玉;李文鹏

关键词:小切口, 治疗, 胆囊切除术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对患者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治疗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临床疗效指标较对照组相比,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6.7%,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疲病其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创伤小,值得在临床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推广.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拉玛泽分娩法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拉玛泽分娩法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自愿接受拉玛泽分娩法的足月孕妇18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同期传统分娩法的孕妇足月孕妇1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程度及剖宫产率,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结果:两组产妇疼痛程度以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玛泽分娩法能明显降低产妇产程中子宫收缩疼痛的程度,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作者:杨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论中药不良反应的常见因素与防范措施

    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笔者从用量过大或疗程过长、炮制和配伍不当、调配及使用方法不当、过敏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中药不良反应的防范措施,临床医生和药学人员要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的宣传,注重辩证施治,并依据病情制定合理的用药剂量和治疗时间,规范炮制,合理配伍,加强监测,减少过敏反应等防范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杨少春;夏开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药配合穴位敷贴治疗鼻窒疗效观察

    鼻窒是以经常性鼻塞流涕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鼻病,本病的发生无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笔者采用中药煎服配合穴位敷贴治疗鼻窒,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凡全女;陆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析中药针剂不良反应

    中药材经过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人体的溶液、乳状液体及供临床用药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者浓溶液的无菌制剂,它不仅保留了传统中药的治疗特点,而且作用迅速、起效快,在危重症的治疗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常香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康合素运用于尿毒症患者褥疮护理的观察

    目的:比较康合素(rhEGF)用于褥疮护理与常规褥疮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Ⅲ期以上褥疮的尿毒症住院患者,运用两种褥疮换药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持续换药护理,分三个阶段对其褥疮的愈合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在各阶段的显效率分别为45%、75%、90%,而对照组在各阶段的显效率分别为35%、45%、55%,两组间在第二和第三阶段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康合素运用于尿毒症患者深度褥疮护理疗效更好.

    作者:翁风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50例回顾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用药治疗特点.方法:对入住我院的15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综合用药治疗措施时疗效显著.结论: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结合老年人的生理机能特点,注意用药个体化,可以明显提高该病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符宝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氯沙坦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采用氯沙坦联合卡托普利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上对糖尿病进行更好更有效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糖尿病肾病患者病例1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平均每组85例.对A组患者采用氯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方法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采用仅口服卡托普利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和用药后的相关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压下降程度和尿蛋白减少量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但A组效果较B组要好,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氯沙坦联合卡托普利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患者用药后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吴永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在稽留流产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雌激素配伍米索前列在稽留流产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孕周≤20周、妇科检查子宫小于3个月妊娠大小、自愿在门诊处理的稽留流产患者638例,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雌激素组:结合雌激素配伍米索前列醇.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优于雌激素配伍米索前列醇,前者妊娠物排出率高,宫口扩张充分,手术时间短,出血及并发症少,二次清宫率低.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能有效降低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损伤,是一种经济方便、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宁晓娥;贺文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脐带绕颈中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脐带绕颈中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产前1周诊断为脐带绕颈的孕妇,测定UA-S/D值、UA-RI值、UV速度等.并将检出结果与产后临床资料对比.结果:随着UA-S/D值、UA-RI值增大,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呈同步上升.结论:彩超对胎儿脐带绕颈不仅诊断准确率高,而且可测定脐动脉血流参数,具有安全、精确的独特的地方,可为临床预先推测胎儿宫内窘迫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得当的分娩方式.

    作者:徐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围手术期的护理

    对新生儿食道闭锁矫形术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内容包括术前的禁食、体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纠正,术后的呼吸道护理、营养支持、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观察与防治.新生儿食道闭锁矫形在新生儿期进行且住院时间较长,并发症多,精心、科学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忠儿顺利康复的关键.

    作者:何亚妮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发病<24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均行T1WI、T2WI、液体抑制反转恢复(T2-FLAIR)及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检查.结果:DWI、T2-FLAIR、T2WI、T1WI对急性脑梗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79.41%、66.18%、54.41%,有极显著差异.结论:DWI更易于发现病灶,对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刘洪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目的:解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熟悉该类药物的性质,确保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总结本院的不良反应病例,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物临床表现不良反应较多,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过敏反应与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结论:在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时,应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减少其危害性,确保其安全、合理、有效应用.

    作者:惠恒龙;张月;张金陵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产后出血原因的分析

    目的:进一步探讨产后出血发生原因与相关因素,积极落实母婴安全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我进修科室近5年来收治3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2%,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73%;胎盘因素占13%;软组织损伤占10%;手术产发生产后出血明显高于自然分娩(P<0.01),经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稍高于初产妇.结论:产后出血主要因素是孕产妇身体状况、胎位、高危妊娠、分娩方式等.

    作者:郑鲜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吐鲁番地区护理人员对科研认知的调查

    目的:了解吐鲁番地区护理人员对护理科研的认知情况,以便能够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理科研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10名护士进行无记名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对科研的认同性高,但是缺乏专业知识和相应技能.结论:采取各种措施为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韩华;杜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糖尿病的护理

    1糖尿病概述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在靶细胞内发生异常的生理作用,导致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征.

    作者:孙桂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

    前列腺增生是泌尿外科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具有切除组织快、术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小、术后恢复快、可分期切除、住院时间短等优点.TURP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金标准[1].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共行前列腺电切术6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多数患者缺乏相关知识,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和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詹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催乳素水平的比较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血浆催乳素水平.方法:选择接受阿立哌唑和刺培酮治疗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个6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评估患者PANSS量表,并检测患者血浆催乳素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阿立哌唑与利培嗣组相比,PANSS减分率差异无显著性(49.79±23.48 v.s.63.30±22.66,p>0.05).利培酮治疗组血浆催乳素水平变化值高于阿立哌唑治疗组(26.92±9.48 v.s.-25.25±8.07,P<0.001).利培酮治疗8周血浆催乳素水平增加与疾病严重程度、药物治疗剂量、疗效及体重变化等变量无显著相关,而与治疗前后血浆催乳素水平显著相关(r=0.41,r=0.79,p<0.01).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较少引起血浆催乳素水平变化.

    作者:邹圣军;刘桥生;李侃;郭中孟;朱虹;张舸;李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治体会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功能紊乱性疾患.近年已被公认为一类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心身疾病,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以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并伴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异常改变可解释的临床症状.

    作者:唐友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对各种肝病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以来130例诊断为各种肝病患者的TBA进行测定.结果:与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进行比较,急慢性活动性肝炎两项指标都较敏感,而肝硬化,肝癌两项指标差异明显.TBA阳性率高达89.5%和100%,而ALT阳性率仅为24.4%.和26.6%.结论:TBA测定对于监测各种肝病,尤其是肝硬化的早期诊断价值很大.TBA方法简单,是一项很具实用价值的肝功能诊断指标.

    作者:黄英英;周淑琴;黄水荣;吴小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支撑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笔者报告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6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支撑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龙顺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