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桑
我国近十年剖宫产率显著提高,有些城市甚至高达70%,而同期欧洲国家的剖宫产率在15%~30%左右,我院近几年剖宫产率也在40%~50%左右.剖宫产率不断升高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普遍现象.
作者:翟芬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探讨股骨髁上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与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局麻下早期复位,移动床板上置布朗氏架,股骨髁上牵引治疗,及功能锻炼就护理后,并对治疗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治疗后,除2例轻度髋内翻外,其余均获骨性愈合.2例并发坠积性肺炎,1例尿路感染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牵引及中药并结合功能锻炼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良好方法,避免了手术风险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易被家属与患者接受,尤其适用在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作者:王鸣谞;杨王李;王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动脉栓子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急性动脉梗阻的原因,发病急骤,如果不及时治疗,易致肢体坏死.因此,应争取在栓塞后10余个小时内手术取出栓子,效果较好.
作者:庄宏芬;杨真;杨淑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对采用氯沙坦联合卡托普利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上对糖尿病进行更好更有效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糖尿病肾病患者病例1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平均每组85例.对A组患者采用氯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方法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采用仅口服卡托普利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和用药后的相关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压下降程度和尿蛋白减少量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但A组效果较B组要好,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氯沙坦联合卡托普利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患者用药后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吴永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临床工作中阑尾炎和结肠癌是普通外科中两种常见病及多发病,都是应该早诊断及早治疗的,但临床上部分结肠癌患者往往表现为右下腹痛被误诊为阑尾炎而延迟治疗,贻误了结肠癌治疗的佳时机,现将我院2000年11月~2009年6月34例表现为阑尾炎的结肠癌作以分析如下.
作者:曹亮;周海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急诊分诊失误病例进行分析,找出判断失误的常见原因及对策,提高急诊分诊的准确率.方法:分析11例急诊分诊失误情况.结果:多种原因造成分诊失误.结论:找出急诊分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急诊分诊准确性,更好地保障急诊工作的畅通无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
作者:林秋萍;林卓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我院23例,上级医院16例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把征样改变31例,检测率79.49%(31/39),肾型肿块或不规则型肿块8例,检测率20.51%(8/39),CT在小儿肠套叠诊断的正确率为100%.结论:螺旋CT可准确、及时、可靠诊断小儿肠套叠,为临床选择治疗的小儿肠套叠方案提供依靠依据.
作者:赵世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硝普钠化学名称为亚硝基铁氰化钠二水合物,为一种速效和短时作用的血管扩张药,它主要是扩张静脉和小动脉,使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而达到降压作用,并使心脏前、后负荷均减低而改善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
作者:乔金瑞;梁月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完成从学生转变为护士的重要阶段,护生不仅要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还要学会与不同病人、医护人员、医技人员和睦相处,协同完成工作,学会做一个社会的人.
作者:李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临床上以腰痛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1].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以牵引、手法按摩为主.
作者:齐海玲;姜芸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并发症;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确诊的68例黄斑水肿患者行曲安奈德40mg/ml玻璃体腔注射,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68只眼中眼压升高11只眼,2只眼出现眼内炎,8只眼出现并发性白内障,1只眼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效果良好,但仍存在各种并发症,仍需谨慎处理.
作者:徐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患者100例(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无子宫肌瘤剖宫产者100(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产后出血、术后发热等.结果:两组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产褥病率、术后住院天数、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均元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产后出血4例(4.0%),明显高于对照组1例(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3.785,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基础上,妊娠期仍可安全地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作者:杨化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问题,在当今医药卫生工作中已日益突出.据WHO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50万人因ADR住院,19万人因此死亡.
作者:邓中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哮喘患者心理护理,使各项治疗措施顺利进行,能够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82例哮喘患者不同阶段采取心理护理.结果:患者对哮喘相关知识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对于有效预防哮喘发作,及早觉察哮喘发作的征兆,正确应对哮喘发作,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临床控制率达98%,1年内复发6%.
作者:薛润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护理纠纷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护理纠纷的防范已成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郑清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血浆催乳素水平.方法:选择接受阿立哌唑和刺培酮治疗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个6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评估患者PANSS量表,并检测患者血浆催乳素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阿立哌唑与利培嗣组相比,PANSS减分率差异无显著性(49.79±23.48 v.s.63.30±22.66,p>0.05).利培酮治疗组血浆催乳素水平变化值高于阿立哌唑治疗组(26.92±9.48 v.s.-25.25±8.07,P<0.001).利培酮治疗8周血浆催乳素水平增加与疾病严重程度、药物治疗剂量、疗效及体重变化等变量无显著相关,而与治疗前后血浆催乳素水平显著相关(r=0.41,r=0.79,p<0.01).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较少引起血浆催乳素水平变化.
作者:邹圣军;刘桥生;李侃;郭中孟;朱虹;张舸;李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医学科学及医院的发展,医疗一次性无菌物品在医院使用的比例越来越大,所以医疗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成为现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医疗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余凤英;黄爱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有效率为71.67%,两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切实有效.
作者:陈志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通过临床B超检查,探讨近年来胆结石患病率以及患病趋势.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来我院参与健康体检者的胆结石状况.结果:90年代胆结石患病率随时间推移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男女性无明显差别;21世纪初男性胆结石患病率随时间增长(P<0.05),而女性相对保持相对均衡状态;90年代女性胆结石患病率都大大高于男性,21世纪初这种男女患病差异略有缩小;90年代以来胆结石发病率呈现出显著上升态势.结论: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摄入增加,可能是胆结石患病率大有提升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闫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随机、双盲、对照比较骶管硬膜外注射与腰椎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操作难易程度等.方法:30名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A和B组,各15人.A组行骶管硬膜外注射治疗,B组行腰椎硬膜外注射治疗.药物和剂量、疗程等相同.采集相关数据,用SPSS17.0统计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A和B组患者性别、身高、体重、年龄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VAS评分、腰椎间盘突出类型、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3个月疗效、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操作难易程度B组大于A组、费用B组高于A组、患者更接受骶管硬膜外注射(p<0.05).结论:骶管硬膜外注射比腰椎硬膜外注射疗效相当、操作容易、费用更低、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建议临床选用骶管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叶永亮;尚如国;叶勇光;袁仕国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