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树东;于有江;王冬艳;钱小妹;肖望书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88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10 mg/d×7d,20mg/d×23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60.47% vs.37.78%)(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帕罗西汀可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古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为了解本地区急性菌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药敏结果,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一定帮助,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2008年-2011年宿迁市第二医院肠道门诊确诊的156例急性菌痢患者,所有患者粪便培养志贺菌均为阳性.男80例,女76例,年龄3个月-88岁,中位年龄25.8岁.所有患者均为宿迁市所辖两区三县患者.
作者:徐新中;沈玉波;魏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由蛋白激酶A(PKA)介导的受磷蛋白磷酸化位点16-丝氨酸(PLB-Ser16)在缺氧预适应中对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调控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成四组:正常培养(C)组,缺氧-复氧损伤(H-R)组、缺氧预适应(HP)组和H-89干预(H-89)组.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Ca2+]i和细胞凋亡率.用免疫印迹法和放射自显影法测定PLB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结果 H-R组的LDH值、[Ca2+]i及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高于C组和HP组(P<0.05);H-R组PLB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较C组均降低(P<0.05),HP组较C组增加(P<0.05);H-89组的LDH值、胞内钙荧光强度值及细胞凋亡指数均较HP组明显升高(P<0.05),而PLB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 缺氧预适应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PLB磷酸化水平上调有关;PKA抑制剂H-89可降低这种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陈开祥;祝宝华;秦爱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普贝生(propess)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两组,每组50例.A组阴道内放置普贝生1枚,B组阴道内放置安慰剂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用药后宫颈Bishop评分、用药到临产发动时间、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A组用药12h的有效率(宫颈评分提高≥2分)明显高于B组(92% vs.12%)(P<0.05),用药到临产发动时间[(19.2±2.5) hvs.(52.3±3.2)h]、总产程时间[(8.6±2.1)hvs.(14.3±4.6) h]亦明显短于对B组(P<0.05),阴道分娩率增加(84% vs.52%),剖宫产率降低(16% vs.48%).两组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普贝生能有效促进宫颈成熟,可安全用于引产.
作者:高玉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戊巴比妥钠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δ、θ频段的影响.方法 采用QPEEG功率谱分析法观察家兔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30 mg/kg前后δ、θ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各脑区在给药后30 s、1、2、3、5、10 min时的δ频段功率百分比均增大,而θ频段功率百分比均降低(P<0.01或P<0.05);与基础值波幅相比,给药后波幅明显增高.结论 戊巴比妥钠能够增大δ频段功率百分比,降低θ频段功率百分比.
作者:韩平平;蔡慧明;胡志超;孔莉;周美艳;张明阳;刘亚君;郭继龙;吴克俭;戴体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LA)水平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病情危重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测定97例AP患者发病早期的CRP、血LA水平、APACHEⅡ评分和Ranson评分;按不同的评分方法分为重症胰腺炎(A)组(APACHEⅡ评分≥8分,Ranson评分≥3分)和轻型胰腺炎(B)组(APACHEⅡ评分<8分,Ranson评分<3分).50例健康人为对照(C)组,同时测定相同指标.分析AP患者的CRP、血乳酸测定值与APACHEⅡ评分和Ranson评分值相关性.结果 A组CRP和血LA水平高于B组,A、B两组CRP和血LA水平均高于C组(P<0.05);CRP、血LA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AP患者早期血CRP、血LA水平可以用来评估病情的危重程度.
作者:陈国林;陆士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不完全川崎病(IKD)是指不完全具备KD诊断标准条件者[1],其临床诊断难度较大,近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总结2006年6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23例IKD患者的资料,探讨IKD早期诊断方法,以减少冠状动脉瘤(CAA)的发生.
作者:夏宁;杨代秀;尹同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西地那非和前列地尔对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45例,随机分为西地那非组(A组)、前列地尔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A组鼻饲西地那非100 mg;B组静脉泵入前列地尔20 ng·kg1 ·min-1;C组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需吸入氧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A组、B组能显著降低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血管阻力指数(PVRI)(P<0.05);与B组比较,A组能显著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 P<0.05);A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吸入氧浓度均低于B组(P<0.05).结论 西地那非的改善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心肺保护作用优于前列地尔.
作者:沈飞;秦建伟;黄陈军;陈宇;梁永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麻醉诱导前2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麻醉诱导后10 min插入导尿管;B组和C组麻醉诱导前20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C组麻醉诱导前插入导尿管,B组麻醉诱导后10 min插入导尿管.记录导尿管插入前、后的HR、BP.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估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与留置导尿管前比较,C组患者置尿管后BP明显升高[(14.8±3.6/9.5±3.3)kPa vs.(15.9±3.7/10.4±3.4) kPa]、HR明显增快[(88.3±18.6)次/分vs.(96.0±20.7)次/分](P<0.05),而A、B组无明显改变(P>0.05).C组全麻苏醒期SAS评(3.7±1.3)分,明显优于A组的(4.1±1.2)分和B组的(5.2±1.1)分(P<0.01);A组躁动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全麻诱导后插入导尿管能降低BP、HR的波动,但明显增加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预先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且于麻醉诱导后导尿,既可维持循环稳定,又可有效减少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作者:祁涛;龚婵娟;何明枫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影响及血浆CC趋化因子受体1(CCR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120例ACS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入院后30 min内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PCI术当日起40 mg/d,30d后改为20mg/d;对照组入院后起即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两组围术期心肌梗死及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ELISA法检测术前、术后24 h、1、2、4周血浆CCR1水平.结果 试验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0% vs 23.33%)(P<0.01);30 d MACE发生率低(3.33% vs.15.00%)(P<0.05).与PCI术前比较,对照组术后24 h血浆CCR1明显升高(P<0.01);两组术后1、2、4周两组CCR1的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显著降低ACS患者PCI术后CCR1水平,从而减少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和30 d MACE发生率.
作者:郭峰;汤成春;马根山;陈忠;丁建东;朱建;李拥军;鞠成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小儿胸腔积液的原因很多,及早明确病因,有助于指导治疗及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0年3月收治胸腔积液5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为明确病因、早期合理治疗提供参考和帮助.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53例患儿均经X线胸片检查为一侧或双侧胸腔积液.53例中,0-3岁10例,4-7岁15例,8-14岁28例;男女之比为1.7∶1,城市患儿19例,农村患儿34例.
作者:顾晓虹;谢娟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硬膜外麻醉广为临床应用.为克服患者术中的紧张恐惧和手术应激反应,临床上常用丙泊酚镇静.但丙泊酚易致循环和呼吸抑制,增加麻醉管理风险.右美托咪啶具有镇静镇痛作用,且不影响呼吸;我们将其用于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罗亮;范冰冰;许忠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孕产期保健是指从怀孕开始到产后42 d,对孕产妇及胎儿、新生儿所进行系统监护、检查和保健指导及分娩处理等,及早发现异常及时纠正与处理,保证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必要措施,从而降低孕产妇及胎儿、新生儿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孕产期健康教育是帮助孕产妇及其家庭了解有关孕产期母亲及胎婴儿的健康知识,了解妊娠分娩过程中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培养孕产妇健康行为和习惯的形成,增强其接受孕产期保健知识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预防并减少甚至消除有害因素对母儿的伤害,达到母儿健康的目的.
作者:桑凤华;孙晓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基因rs17563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华东地区部分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的关系.方法 收集65个唇裂核心家庭血样,分为患儿(患儿组)和患儿父母(父母组)组,另设正常儿童65例为对照组.对BMP4外显子4的rs17563位点突变碱基进行测序.比较患儿与正常儿童中的分布差异,比较患儿组与父母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对核心家庭的数据进行单倍型相对风险分析(HRR),对含杂合子父母的核心家庭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 患儿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组与父母组各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R结果和TDT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4基因rs17563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华东部分人群NSCL/P存在相关性.
作者:王慧;周小平;崔毓贵;刘嘉茵;万伟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金属夹在小儿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Olympus内镜金属夹持放推送器放置金属央,治疗小儿胃肠道疾病25例,其中消化道出血止血治疗15例、穿孔修补2例;粗蒂息肉(蒂直径>1 cm)电切前预防性使用金属夹8例.观察金属夹放置的成功率、并发症,随访放置的有效性.结果 25例患儿平均使用金属夹3枚,金属夹均放置成功.止血治疗15例,即时止血率100%,再出血1例;穿孔修补及粗蒂息肉电切前预防性使用金属夹的病例,均未发生出血和穿孔.随访未见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 金属夹在治疗小儿消化道出血、修补穿孔和预防电切息肉严重并发症方面均有良好应用价值.
作者:练敏;李玫;刘志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人工假体钛肋(VEPTR)是一种垂直可扩张假体钛肋骨,对治疗幼儿胸椎脊柱侧弯有显著疗效.低龄胸椎脊柱侧弯患者大多数为先天性的,常伴有胸廓发育异常,传统的手术治疗通常是以用或不用内固定骨骼阻滞术为主,而胸廓及肺的发育不全往往被忽略,且脊柱的继续生长受到限制.现今采用VEPTR技术治疗后,患儿因胸椎畸形所发生的相关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脊柱的畸形也可以得到适度的矫正,通过定期的调节可维持脊柱的继续生长.我科1999年4月-2008年12月共收治胸椎脊柱侧弯患儿12例,均采用VEPTR内固定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琳;陈正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广泛用于临床的微创手术,患者乐于接受.现将我院2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春红;汤淑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上皮癌组织中DNA损伤修复酶MYH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食管鳞癌(鳞癌组)和癌旁组织(癌旁组)MYH的表达和8-羟基鸟嘌呤(8-oxoG)氧化损伤程度,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与癌旁组比较,鳞癌组MYH蛋白呈低表达的比率高达82.9%.鳞癌组MYH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评分明显低于癌旁组[(1.47±0.96)分vs.(2.35±1.68)分](P<0.01).鳞癌组MYH低表达与食管癌浸润深度、静脉侵犯、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食管鳞癌组织MYH蛋白的表达与8-oxoG氧化损伤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MYH蛋白的低表达与8-oxoG氧化损伤程度加重密切相关.MYH可作为食管鳞癌术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参考指标.
作者:叶书高;纪勇;吴小波;陈静瑜;郑明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全麻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51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6例,术中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25例,术中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测定术前(T0)、手术结束(T1)和术后12 h(T2)血浆LPO浓度及GSH-Px和Cu-ZnSOD活性.结果 A组T1和T2时的血浆LPO浓度为(5.78±1.69)μmol/L和(4.65±0.96) μmol/L,明显低于B组的(7.23±1.01)μmol/L和(8.16±1.21)μmol/L(P<0.01);而GSH-Px[(658.0±87.9) U/L vs.(365.0±45.6)U/L和(769.0±89.6)U/L vs.(266.0±55.2)U/L]和Cu-ZnSOD[(465.68±9.12) μg/L vs.(265.55±9.23) μg/L和(526.95±41.25)μg/L vs.(236.31±9.37)μg/L]的活性均明显增强(P<0.01).结论 静脉全麻中应用丙泊酚可增强患者血GSH-Px和Cu-ZnSOD活性,显示其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王政;赵民;杨保永;马凤云;何秀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原发性与继发性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241例BPPV(原发组)和继发性27例BPPV(继发组)患者资料.每组又按病程(<3个月,3-12个月,>12个月)和病情(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采用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评分进行耳石手法复位疗效评估.结果 继发组病程在一年以上的患者比例高于原发组(40.7% vs.20.3%)(P<0.05);继发组重度和极重度病情患者比例大于原发组(92.6% vs.71.8%)(P<0.05).两组手法耳石复位有效率都达到95%以上;继发组治疗后DHI的F分和E分高于原发组(P<0.05).结论 继发性BPPV较原发性BPPV病情复杂,病程长,病情重;耳石手法复位治疗继发性与原发性BPPV的疗效均很好.
作者:殷晓菁;董万利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