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瑞昔布钠对导尿引起的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祁涛;龚婵娟;何明枫

关键词:帕瑞昔布钠, 术后躁动
摘要: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麻醉诱导前2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麻醉诱导后10 min插入导尿管;B组和C组麻醉诱导前20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C组麻醉诱导前插入导尿管,B组麻醉诱导后10 min插入导尿管.记录导尿管插入前、后的HR、BP.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估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与留置导尿管前比较,C组患者置尿管后BP明显升高[(14.8±3.6/9.5±3.3)kPa vs.(15.9±3.7/10.4±3.4) kPa]、HR明显增快[(88.3±18.6)次/分vs.(96.0±20.7)次/分](P<0.05),而A、B组无明显改变(P>0.05).C组全麻苏醒期SAS评(3.7±1.3)分,明显优于A组的(4.1±1.2)分和B组的(5.2±1.1)分(P<0.01);A组躁动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全麻诱导后插入导尿管能降低BP、HR的波动,但明显增加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预先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且于麻醉诱导后导尿,既可维持循环稳定,又可有效减少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88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10 mg/d×7d,20mg/d×23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60.47% vs.37.78%)(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帕罗西汀可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古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急性菌痢患者的临床分析及药敏结果

    为了解本地区急性菌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药敏结果,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一定帮助,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2008年-2011年宿迁市第二医院肠道门诊确诊的156例急性菌痢患者,所有患者粪便培养志贺菌均为阳性.男80例,女76例,年龄3个月-88岁,中位年龄25.8岁.所有患者均为宿迁市所辖两区三县患者.

    作者:徐新中;沈玉波;魏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三氧化二砷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HCC1937的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HCC1937细胞,利用MTT法及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三氧化二砷对人乳腺癌HCC193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均可抑制人乳腺癌HCC1937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三氧化二砷20μg/ml对肿瘤细胞作用72 h,其生长抑制率达80.51%.结论 三氧化二砷可有效抑制人乳腺癌HCC1937细胞生长,且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孙二虎;陆澄;黄艳;王长明;唐金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肺精确薄片体外移植培养模型的建立及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反应

    目的 建立人肺精确薄片体外移植培养模型;并检测暴露于流感病毒下的人肺薄片里是否存在感染和病毒复制.方法 参照改良琼脂糖充填肺组织的方法,以1.5%低熔低胶琼脂糖经充膨、钻取、切片及培养等步骤建立人肺精确薄片体外移植培养模型.选取不同时间点对移植培养的人肺薄片进行显微镜下组织形态观察;以乳酸脱氢酶释放毒性实验评价细胞毒性;以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人肺薄片组织对暴露的流感病毒的反应.结果 人肺精确薄片模型经长时间(>10 d)的培养,维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支持人肺薄片组织暴露于流感病毒后的感染和病毒复制.结论 建立的人肺精确薄片体外移植模型可靠和稳定,可被用于流感病毒与人体肺器官感染的研究.

    作者:吴曙华;J.Leland Booth;Jordan P.Metcalf;武文心;黄建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BMP4基因rs17563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华东地区部分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关系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基因rs17563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华东地区部分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的关系.方法 收集65个唇裂核心家庭血样,分为患儿(患儿组)和患儿父母(父母组)组,另设正常儿童65例为对照组.对BMP4外显子4的rs17563位点突变碱基进行测序.比较患儿与正常儿童中的分布差异,比较患儿组与父母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对核心家庭的数据进行单倍型相对风险分析(HRR),对含杂合子父母的核心家庭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 患儿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组与父母组各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R结果和TDT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4基因rs17563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华东部分人群NSCL/P存在相关性.

    作者:王慧;周小平;崔毓贵;刘嘉茵;万伟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电切联合超声碎石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

    目的 探讨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电切(TUSPPK)联合超声碎石(USL)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TUSPPK联合USL治疗高危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32例,比较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剩余尿量及尿流率等指标.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2.5±8.7)min,结石取尽率100%.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5.2±1.3)d.IPSS和QOL评分分别由术前的(26.4±5.5)分及(5.3±0.7)分下降至(10.1±2.6)分及(2.5±0.5)分,大尿流率由术前(6.5±2.3)ml/s增加至(13.8±3.1)ml/s,剩余尿量由术前(162.5±22.8)ml下降至(38.2±7.1)ml(P<0.0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USPPK联合USL治疗高危BPH合并膀胱结石具有损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史红雷;莫乃新;吕忠;吴斌;冯伟;钟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山绿茶总黄酮对前列腺增生大鼠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前列腺增生大鼠前列腺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i-67的表达及山绿茶总黄酮(HHLTF)对其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前列腺增生模型(P)组、前列康治疗(Q)组、HHLTF高(H1)、中(H2)、低(H3)剂量治疗组和对照(C)组.除C组外各组大鼠去势后注射丙酸睾酮制作前列腺增生模型,用前列康(570mg·kg1·d-1)或HHLTF 80、40、20 mg·kg1 ·d-l灌胃,连续5周;P、C组以生理盐水灌胃.计算大鼠前列腺指数,免疫组化法测定PCNA和Ki-67的表达.结果 H1、H2组的前列腺指数及PCNA、Ki-67表达均较P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HHLTF具有抑制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CNA和Ki-67蛋白的表达而实现.

    作者:盛树东;于有江;王冬艳;钱小妹;肖望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工假体钛肋内固定治疗幼儿胸椎脊柱侧弯的护理

    人工假体钛肋(VEPTR)是一种垂直可扩张假体钛肋骨,对治疗幼儿胸椎脊柱侧弯有显著疗效.低龄胸椎脊柱侧弯患者大多数为先天性的,常伴有胸廓发育异常,传统的手术治疗通常是以用或不用内固定骨骼阻滞术为主,而胸廓及肺的发育不全往往被忽略,且脊柱的继续生长受到限制.现今采用VEPTR技术治疗后,患儿因胸椎畸形所发生的相关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脊柱的畸形也可以得到适度的矫正,通过定期的调节可维持脊柱的继续生长.我科1999年4月-2008年12月共收治胸椎脊柱侧弯患儿12例,均采用VEPTR内固定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琳;陈正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丙泊酚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GSH-Px和Cu-ZnSOD的变化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全麻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51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6例,术中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25例,术中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测定术前(T0)、手术结束(T1)和术后12 h(T2)血浆LPO浓度及GSH-Px和Cu-ZnSOD活性.结果 A组T1和T2时的血浆LPO浓度为(5.78±1.69)μmol/L和(4.65±0.96) μmol/L,明显低于B组的(7.23±1.01)μmol/L和(8.16±1.21)μmol/L(P<0.01);而GSH-Px[(658.0±87.9) U/L vs.(365.0±45.6)U/L和(769.0±89.6)U/L vs.(266.0±55.2)U/L]和Cu-ZnSOD[(465.68±9.12) μg/L vs.(265.55±9.23) μg/L和(526.95±41.25)μg/L vs.(236.31±9.37)μg/L]的活性均明显增强(P<0.01).结论 静脉全麻中应用丙泊酚可增强患者血GSH-Px和Cu-ZnSOD活性,显示其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王政;赵民;杨保永;马凤云;何秀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45例老年痴呆症的护理干预体会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全面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目前,随着社会的老龄化,我国≥65岁人群老年性痴呆患病率为5.27%-7.30%[1].在西方国家,痴呆已经取代卒中成为导致死亡的第一位神经系统疾病[2].加强对患者的护理,通过情志护理尽可能延缓其病情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严三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IgA肾病患者肾小动脉病变与临床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肾小动脉病变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60例IgA肾病患者,根据肾小动脉病变程度分为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组(A组,25例)、肾小动脉增厚组(B组,31例)和肾小动脉增厚伴透明样变组(C组,4例),分析三组肾小动脉病变程度与其临床指标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肾小动脉病变程度与血肌酐水平(P<0.01)、血尿酸(P<0.05)、收缩压(P<0.05)、舒张压(P<0.05)呈明显正相关.三组肾小动脉病变程度与内皮细胞增生指数(P<0.01)、系膜细胞增生指数(P<0.05)、肾小球慢性化指数(P<0.01)、间质炎症指数(P<0.01)、肾小管萎缩纤维化指数(P<0.05)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肾小动脉病变在IgA肾病中病情评估中有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肾脏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周红娜;柴华旗;沙文刚;周玲;胡坤;陈慧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三氧化二砷治疗骨髓纤维化一例

    患者,男性,63岁,2010年1月因WBC、Plt升高来我院就诊,当时血常规示:WBC22.84×109/L,Hb99g/L,Plt 417×109/L,骨髓形态: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可能大,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细胞系统占80.5%,其中原始粒细胞1%,早幼粒细胞1%,红细胞系统增生相对低下,仅占5.5%,粒红比14.64∶1,巨核细胞数全片>100个,可见小核、巨核,血小板大、成堆易见.JAK2突变基因检测阴性,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明显异常,融合基因检测:PML-RARa阴性,多重PCR未检测到常见的29种白血病融合基因转录本,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ADP和Risto诱导大聚集力分别是35.51%、33.58%).

    作者:赵世香;韩悦;胡璐萍;朱倩;王甜甜;仇惠英;孙爱宁;吴德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纵隔镜辅助食管癌手术并发症分析

    目的 分析纵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手术的术后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纵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手术资料,探讨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处理方法和结果.结果 术中因出血中转开胸2例;气管损伤1例.术后发现喉返神经损伤4例;乳糜纵隔2例;纵隔血肿3例;血胸4例;吻合口瘘7例;呼吸衰竭2例;心律失常12例.结论 纵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手术创伤小,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常规手术少.

    作者:陆一民;王中林;蒋南青;张蕾;汪潜云;蒋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啶用于硬膜外麻醉中的镇静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

    硬膜外麻醉广为临床应用.为克服患者术中的紧张恐惧和手术应激反应,临床上常用丙泊酚镇静.但丙泊酚易致循环和呼吸抑制,增加麻醉管理风险.右美托咪啶具有镇静镇痛作用,且不影响呼吸;我们将其用于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罗亮;范冰冰;许忠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合并心源性休克(CS)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STEMI伴CS患者48例中,21例经桡动脉急诊PCI(TRA组),27例经股动脉急诊PCI(TFA组).所有患者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和盐酸替罗非班,观察手术情况及预后.结果 两组穿刺成功率、PCI成功率、穿刺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时间、血管并发症、住院期间及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 急诊经桡动脉PCI在伴CS的STEMI患者与股动脉途径PCI一样安全有效.对IABP安置后行PCI的患者,桡动脉途径是很好的替代途径.

    作者:丁澍;严金川;陈小节;李璇;李权;孙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氨溴索对小儿体外循环炎症介质和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氨溴索对小儿心肺转流(CPB)术后炎症介质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31例CPB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随机分为氨溴索(A)组(n=15)和对照(C)组(n=16).A组术前3d及术后2d静脉滴注氨溴索20mg· kg1 ·d-1并行雾化吸入;C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CPB前(T1),CPB结束(T2)和CPB结束后2 h(T3)、4 h(T4)及18 h(T5)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浆IL-6、IL-8、TNF-α浓度,计算呼吸指数(RI)和氧合指数(OI).结果 T2-T5时点,两组血浆IL-6、IL-8和TNF-α浓度均较T1时增加,C组高于A组(P<0.05).CPB后两组RI和OI均较CPB前升高,C组高于A组(P<0.05).结论 氨溴索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小儿CPB引起的肺损伤和功能障碍.

    作者:焦皓;齐敦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54例哮喘发作期幼儿的肺功能测定及变应原皮内试验

    目的 探讨哮喘发作期幼儿的肺功能特征及变应原检测结果.方法 选择哮喘发作期的54例3-4岁幼儿(哮喘组)进行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并与同龄健康幼儿30名作对照(对照组).哮喘组加做支气管舒张试验及变应原皮内试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患儿呼吸总阻抗(Zrs)、5 Hz时的气道粘性阻力(R5)、周边气道阻力(Rp)和共振频率(Fres)明显增高,5 Hz时的电抗值(X5)明显下降(P<0.01).哮喘组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后,其呼吸阻力测定值较前明显好转,改善率>35%.Zrs、R5、Rp、Fres较舒张前明显下降,X5较舒张前明显上升(P<0.01).哮喘组变应原检测的阳性率65%.其中,屋尘螨阳性率85.7%、粉尘螨阳性率74.2%、细链格孢霉阳性率42.8%.结论 哮喘发作患儿存在呼吸阻力增高和可逆性气道阻塞.屋尘螨、粉尘螨、细链格孢霉是哮喘幼儿常见的过敏原.

    作者:丁静;吴美思;赵德育;姜艳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OX40-OX40L相互作用对C57BL/6小鼠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OX40-OX40L相互作用对C57BL/6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IL-4、IL-2及INF-γ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nti-OX40特异性刺激OX40-OX40L轴后,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分泌IL-2和INF-γ含量明显增加,48 h细胞增殖佳;IL-4含量无明显变化.应用特异性anti-OX40L抗体阻断OX40-OX40L轴后,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IL-2和INF-γ含量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OX40-OX40L相互作用能够调控C57BL/6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

    作者:苏红玲;严金川;杨海兵;徐良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清Visfatin和IL-6表达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以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5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通心络治疗组(A组)及常规治疗组(B组).B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每次3颗,每日3次,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内脏脂肪因子(visfatin)和IL-6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治疗6个月后的visfatin和IL-6浓度下降明显[(10.20±0.70)ng/L vs.(9.60±0.77) ng/L和(9.45±0.69)pg/L vs.(9.03±0.81) pg/L](P<0.05).A组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面积在用药后有降低和减小的趋势,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抑制冠心病患者血清visfatin和IL-6的表达,但对颈动脉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影响不明显.

    作者:蒯正平;龚庆悦;严建军;朱军;王连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成人骶尾部畸胎瘤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骶尾部畸胎瘤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对骶尾部畸胎瘸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成人骶尾部畸胎瘤患者的术前超声诊断资料及临床相关资料.结果 47例成人骶尾部畸胎瘤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单房性囊肿占12.8% (6/47),多房性囊肿占42.6%(20/47),囊实混合性包块占38.3%(18/47),实性包块占6.3%(3/47).47例中4例恶变,恶变率8.5%.结论 成人骶尾部畸胎瘤的超声声像图有较为特征性表现,经直肠腔内超声对诊断骶尾部畸胎瘤有重要价值.

    作者:章蓓;吴国柱;金黑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