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华咏;田兰;汪鋆植
藏医药学是世界传统医药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3800多年的历史.她与印度吠陀医学、中医学、西方传统医学(希腊-罗马-阿拉伯医学)并称世界四大传统医学,是藏民族献给世界的伟大遗产之一.早在公元8世纪形成的藏医巨著《四部医典》中有专门的章节来详细描述皮肤病的发病机理及皮肤病的种类、临床症状、具体的治疗方法等.藏医认为:皮肤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人体的三因紊乱导致体内血、寄生虫、黄水等的偏盛或偏衰引起的.藏医药浴在治疗皮肤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作者:华青措;桑杰卓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窒结构功能改变的疾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和慢性肺心病两类.海西州是我国西北高原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比较寒冷,尽管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但是对疾病的预防尚不够重视,近年来海西州肺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的趋势,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发病高峰在冬季,农村牧区患病率高于城市,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病率明显增多.多在40岁人群,50 ~60岁年龄组为高,约占患该病人数的40%.
作者:马香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笔者2011年3月~2014年10月采用蒙医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鸡眼26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2011年3月~2014年10月门诊患者,其中男10例,女16例;病程短半年,长3年;单足发病者12例,双足发病者8例,单手掌发病者6例;治疗前采用手术、冷冻及药物贴敷法治疗后复发者18例,未用其他方法治疗者8例.主要症状:手足患处可见绿豆至蚕豆大小、边界清楚的淡黄色圆锥形角质栓,疼痛明显,走路或挤压时加重.
作者:李慧霞;赵宏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冠心病(CHD)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血管腔狭窄、心肌急性或短暂性缺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目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近年来冠心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呈逐年上升的态势[1].蒙医学把冠心病归类为“心刺痛”范畴.心刺痛蒙医病名“朱日很·哈特勒嘎”.冠心病中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可归入心刺痛各型.
作者:全胜;温都苏毕力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子宫痞瘤即指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 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绝经后萎缩或消退,提示其发生可能与女性性激素相关.生物化学检测证实肌瘤中雌二醇的雌酮转化明显低于正常肌组织;肌瘤中雌激素受体浓度明显高于周边肌组织,故认为肌瘤组织局部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肌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藏医认为子宫痞瘤主要是因月经和黄水被隆卷聚于子宫内,遂生成水泡性子宫瘤、硬性子宫血瘤、麻木性子宫肉瘤、子宫肉核瘤、交媾过度引起的子宫瘤、产后血瘤、子宫血管瘤、精液引起的子宫瘤、“杀扣”性子宫血瘤等9种子宫痞瘤.
作者:彭毛东主;胡燕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朝医学以四象医学为核心,把人分为四种体质,即太阳人、太阴人、少阳人、少阴人.朝医学认为体质先天形成,一生不变,人患疾病,内在原因即体质因素至关重要.每象人都有其藏象特点,其中少阴人特点是脾小肾大,即脾功能相对薄弱,肾功能相对强大.治疗疾病,重点针对先天脏器功能偏颇,首先应辨象,再根据其象特点用药.
作者:金顺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早在汉代香药已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书籍,系统地阐述了香药的定义、香药对中医用药的影响,归纳香药具有芳香开窍、芳香化湿、芳香理气、通经止痛、温中助阳、去腐消肿等功效,文章还阐述了香药的配伍特点及香药的现代药理研究.
作者:马珊珊;呼敏;王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传承保肝蒙药验方Ⅰ号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分别设置验方组,验方与5-Fu联合组,以及5-Fu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MIT法观察验方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验方对肝癌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周期阻滞作用;Q-PCR技术观察验方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MTT分析显示:浓度为1mg/mL的验方即呈现对肝癌细胞HepG2有较好的增殖抑制率(35.79%),当浓度达到6mg/mL时,抑制率达到82.27%,IC50=2.56mg/mL,呈现浓度及时间依赖性;5-Fu组浓度达到80ug/mL时,细胞抑制率为49.89%,IC50=93.83 μg/mL,但是未显示出浓度依赖性;5-Fu联合验方后,抑制率达到80.27%(浓度为6mg/mL),IC50=14.65μg/mL.呈现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与对照组比较,验方单独用药,以及联合5-Fu组凋亡率均明显增加(P<0.01);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验方以及5-Fu联合作用于肝癌细胞后,细胞S期和G2/M期明显增加(P<0.01);验方对凋亡相关基因c-1p450、Caspase3、Caspase8的表达具有上调作用.结论:传承保肝蒙药验方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时间与剂量依赖性,其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与细胞周期阻滞及影响肿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相关.研究结果将为传承保肝验方的推广应用,以及推进蒙药验方进入国际医疗市场提供科学的理论及实验数据.
作者:阿南达;苏依拉其木格;包景荣;苏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维吾尔医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达到缓解症状,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解决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年年优化治疗.方法:按维吾尔医辨证分型基础上,以调理或成熟及清除异常体液,消除炎症,止痛,恢复关节的行为,营养支配器官,补钙加强抵抗力,热火部位,改善新陈代谢,活血,腿肿,肌腹损伤的神经为基础原则.采用调理疗法、内服药物疗法、清血、消炎、止痛、外用疗法和非药物疗法等综合治疗方法,达到缓解症状、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目的.结果:病例总数180例,其中痊愈的患者29(16.1%),显效的患者89(49.4%),有效的患者50(27.77%),无效的患者12(6.66%),总效率为93.3%.结论:维医药治疗有较好疗效.
作者:阿提坎木·肉孜;阿依努尔·阿不来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整理藏医古籍验方等方法在临床上开展了藏医汤剂药物口服疗法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咳嗽、咳痰.方法:采用口服藏药10天为1个疗程,每日3次,每次2g.结果:经过10天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有效率达到93.3%.
作者:索南卓玛;达杰尼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藏医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胃病专科于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诊断、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320人,从中随机选择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藏医的“三因”理论,将这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疾病患者也可以分为一下4类:胃隆型、胃赤巴型、胃培根型、胃血型.分型之后,采取针对性治疗,从临床表现和生命体征评估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效果:观察80例经藏医临床辨证治疗后,痊愈70例,占87.5%;显效5例,占6.3%;有效3例,占3.7%;无效2例,占2.5%.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7.5%.结论:藏医药在临床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疾病效果较为显著,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作者:华尔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通过朝医四象人体质与中医体质问卷调查的比较,得出太阳人体质与湿热质、太阴人体质与痰湿质、少阳人体质与阴虚质、少阴人体质与阳虚质密切相关的结论.此项研究可为朝医学与中医学体质理论的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辛袁波;金卫健;文国权;徐玉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藏药甘青虎耳草质量标准.方法:以甘青虎耳草药材为对照组,建立本品的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操作性强.
作者:卓玛东智;秀措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维吾尔医放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维吾尔医放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47例,观察其疗效.结果:47例病例中,有效4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5.1%;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维吾尔医放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高,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阿不力肯木·艾依提;阿米尔·艾力;木塔力甫·甫拉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性免疫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各族人民的身心健康,藏医将类风湿称“真布”,主要属于人体生理性“隆、赤巴、培根”不足或紊乱.通过药浴护理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才项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回回药方》失苔刺知丸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加服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组加服失苔剌知丸,两组均14d为1疗程,1、2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疗程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66%,对照组为4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4%,对照组为6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组内比较,治疗组1疗程后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2疗程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1疗程后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疗程后较治疗前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1疗程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疗程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失苔刺知丸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效果明显.
作者:于凌志;贾孟辉;左艳丽;李占涛;苏丹;王佩佩;刘丽;曹丽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脓疮草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丙基酰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乙腈-0.5%冰醋酸溶液(82:18)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以对数方程进行回归分析,盐酸水苏碱在0.675~13.51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39%.结论:本实验方法准确,灵敏,简便,可作为脓疮草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王栋;丁宁;周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我国育龄妇女常使用的一种避孕工具.使用宫内节育环避孕具有安全、长效、经济、简便、可逆等特点,在我国城乡推广已30余年,受到高原育龄妇女的欢迎.笔者在长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8例宫内放置双重节育环,对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损害.现将藏西医结合治疗双重节育器引起并发症的处置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闹加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暖宫七味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以替硝唑片为对照药物,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共观察慢性盆腔炎患者128例,其中暖宫七味丸组和替硝唑片组各64例,治疗3疗程结束后第三天进行疗效评价,评价用药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暖宫七味丸组治疗后有效率87.5%;替硝唑片组治疗后有效率43.8%,两组间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暖宫七味丸能明显改善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施志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本论文重点介绍传统手法脐带治疗小儿口疮病,通过具体病例的观察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为此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验证推广.
作者:达林太;哈斯巴根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