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哈它各其-7散剂与膏剂临床应用观察

白凤鸣

关键词:褥疮, 散剂, 膏剂, 哈它各其-7散
摘要:皮肤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症.哈它各其-7为一蒙药散剂,具有收敛,生肌的功能.起初主要用于治疗口舌生疮,溃疡,咽喉红肿,皮肤溃烂,外伤感染,宫颈糜烂.后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其对褥疮治疗效果很好,但由于其为散剂,临床科室反映在治疗褥疮中其与患处接触时间短,接触面不均匀,使用不便,故将其改为膏剂,通过临床使用对于褥疮治疗,膏剂疗效确实高于散剂.故欲将其膏剂作为临床上治疗褥疮的首选药,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减轻患者的病痛.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论蒙医病入六门学

    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应当知道疾病通过什么渠道进入人体并引发病变十分必要.与其它医学相比,蒙医对疾病侵入人体的过程有独特的认识和理解.蒙医学把疾病侵入人体的过程叫做“病入六门”,所谓的“病入六门”是疾病以某种方式进入人体后引发疾病的蒙医学理论.蒙医学认为疾病的发作是布于皮肤,发于肌肉,入于脉道,渗于骨骼,降于脏,落于腑的程序进入人体发生病变.

    作者:色·哈斯巴根;张淑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膝关节协日乌素病蒙医临床路径疗效评价研究

    目的:评价试行膝关节协日乌素病蒙医临床路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进入膝关节协日乌素病蒙医临床路径的4家医院200份病例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临床控制16例,显效74例,有效99例,无效11例,临床痊愈率8%,好转率86.5%,无效率5.5%,恶化率0%,死亡率0%,总有效率达94.5%.结论:试行膝关节协日乌素病蒙医临床路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敖其尔;特木其乐;旭仁其木格;乌力吉德力格尔;布日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蒙医特色诊疗设备的研发与思考

    发展蒙医诊疗设备是新时期蒙医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科学、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蒙医不仅在国内受到重视,并且逐步走向国际,传统蒙医诊疗技术和方法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蒙医诊疗设备,开发提高蒙医医疗保健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蒙医优质服务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蒙医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着重阐述蒙医特色诊疗设备研发的现状,旨在为下一步研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陈英松;阿古拉;乌云格日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萨病(卒中)证型规范化及蒙医诊疗方案研究

    本论文通过对蒙医药基础理论及文献的深入研究,开展萨病(卒中)基证分型及证型诊断的研究,制定萨病(卒中)的蒙医基证分型及证型诊断标准、蒙医诊疗方案和疗效评价标准.填补了萨病(卒中)蒙医诊疗方案的空白,为萨病的进一步规范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特木其乐;敖其尔;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谈草乌在蒙医药中的应用

    草乌是中医和蒙医共用的药材,在蒙药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许多蒙药配方中被用到.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蒙医认为其除上述作用之外,经配伍使用,还有如下一些独特作用.

    作者:谷永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苏龙嘎-4颗粒剂对小鼠肠运动的影响

    目的:评价苏龙嘎-4颗粒剂与汤剂对番泻叶致小鼠小肠运动亢进的影响.方法:按文献采用墨汁推进法进行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功能实验研究.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苏龙嘎-4汤组、蒙脱石散组、苏龙嘎-4颗粒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组,进行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功能实验,测量小肠总长度、墨汁在肠内推进距离.两组之间采用t检验比较墨汁推进率,多组间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墨汁推进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苏龙嘎-4颗粒剂和汤剂组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有显著抑制作用(P <0.01、P<0.05),并颗粒剂和汤剂的抑制率与蒙脱石散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苏龙嘎-4汤剂和剂型改革后的颗粒剂均能抑制肠蠕动.

    作者:乌兰其其格;白玉华;白音夫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蒙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脑肿瘤破裂出血1例报告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以及缺乏任何原因为特征.本文报道1例典型ITP患者,经我院治疗转归情况.1 病例资料患者,谢某某,女,56岁,主因“反复血小板减少并皮肤瘀斑10年,后加重伴乏力、黑便1月,颜面、四肢浮肿20d”急诊入院.

    作者:丰艳花;曹林娟;丁柱;陈沙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蒙药扎冲-11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对扎冲-11丸质量的定性研究方法.方法:以红花中花粉粒、杜仲中橡胶丝为显微特征,观察供试样品中的花粉粒、橡胶丝显微特征;以血竭对照药材为对照成分,采用TLC法,通过对照药材、供试样品、模拟样品、阴性样品色谱行为比较进行研究.结果:供试样品中花粉粒、橡胶丝显微特征明显;在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供试样品含有相同的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确定了处方中花粉粒(红花)、橡胶丝(杜仲)的显微鉴别;以血竭对照药材为对照成分,采用TLC法对扎冲-11丸质量进行定性研究的方法,为建立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李强;张鸿沛;张传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蒙医温针疗法治疗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0例

    骨性关节炎是主要影响关节软骨的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关节肿胀、关节畸形等,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中老年人的生活和工作影响为明显.蒙医关节黄水病也泛指关节局部红肿热痛、痰痒、流淌协日乌素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1-3].从2011年起用蒙医温针疗法治疗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包国庆;王春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蒙医体质学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目的:尊崇蒙医学基础理论将蒙医传统体质辨识方法和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实践对照,研发出蒙医体质辨识综合分析系统.进而提高体质辨识的准确性,缩短主观体质辨识耗费的时间,提高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或患者就诊、体能检测和养生的效率.方法:研发蒙医体质辨识系统,蒙医舌象检测系统,蒙医舌面象检测系统,蒙医养生调理系统,蒙医经典处方系统,蒙汉双语兼容系统等,是为了给该系列产品奠定基础.结果:蒙医体质辨识综合分析系统的研发后的一系列产品都以蒙医体质辨识为基础研究,结论:蒙医体质辨识系统的分析结果更符合蒙医传统体质辨识理论,对人工和体质辨识系统的临床应用进行对比研究,完善蒙医体质辨识系统,提高准确率和使用率,便于服务大众.

    作者:孟柯;乌云托亚;赵长宝;布特格了其;庆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56例萨病(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病特征回顾性研究

    目的:萨病(脑出血)患者与季节、年龄、性别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从而了解萨病(脑出血)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疾病的风险评估,对高危人群及亚健康人群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更好的预防萨病(脑出血)的发生.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我院门诊、急诊及住院萨病(脑出血)患者256例,应用Excel实现圆形分布分析计算法,进行Rayleigh's及x2检验.根据结果查雷氏Z值,检验公式是Z=πr2,查圆形分布r界值表对比,如P<0.05,表示平均角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根据性别对数据进行统计,男性患者于女性患者比例为1:0.64.男性与女性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根据季节分析:圆形分布分析计算,Rayleigh's检验.雷氏Z值检验公式Z=πr2,得出r=0.7946,P<0.05,平均角270.9638°.转换成时间为10月1日.平均角存在,有统计学意义.③根据月份分析:将1年分为春、夏、秋、冬4组,将2年中每一季度患病人数的比值画出折线图,发现病例冬、中秋季发病人数多,形成2个峰值.圆形分布分析计算,Rayleigh's检验.平均角ā为256.2364°,高峰时段ā±S=356.16°±174.30°,高峰时段主要为冬季、秋季.r=0.1374,P<0.05,表示平均角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年龄、季节对萨病(脑出血)发病率的影响值得我们关注.由于本次样本量较少,说服力较小,望今后采集更多的数据,共同研究,得到更为科学,准确的论证,更好的预防萨病(脑出血)的发生.

    作者:木其尔;白明慧;满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谈怎样正确认识蒙西医结合问题

    蒙西医结合的提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临床乃至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关于蒙西医结合的思路至今仍无清晰的认识,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指导.因此蒙西医结合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本文结合现今蒙西医结合的发展现状,来浅析蒙西医结合的问题,探讨几点看法.

    作者:王月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蒙医针刺拔罐治疗支气管哮喘46例观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为常见的弥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虽然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不断发展,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直线上升趋势,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之一.因此,探索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本人采用蒙医针刺拔罐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收到比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秀兰;阿古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蒙医药结合传统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蒙医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抑酸、促进胃动力、助消化及抗抑郁等治疗,观察组分别给予如达-6、扎木萨-4味汤、查干乌日勒、通拉嘎-5、西吉德、阿嘎日-35味汤等药物治疗和热敷或灸法结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蒙医药结合和热敷等传统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明显,可以进一步临床验证及推广.

    作者:秀荣;齐根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草原文化与蒙医特色饮食疗法

    草原文化与蒙医特色饮食疗法在特定范围内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草原文化中包括着蒙医饮食养生方面的文化,具有绿色天然、饮食一体、营养保健、医食同补的特征,迎合了时代饮食养生的观念,在医学理念转变的时代,应该大力弘扬蒙医特色饮食疗法、蒙医特色饮食养生和蒙医药文化,增强蒙医药文化的影响力,让蒙医药文化走出草原,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

    作者:赵长宝;乌日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过敏性紫癜蒙医护理方案的实施体会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蒙医护理方案对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 2015年9月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者380例,按过敏性紫癜蒙医护理方案针对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恢复情况.结果:患者住院时间为5~32d,治愈361例,占95%,19例患者好转.结论:过敏性紫癜蒙医护理方案能有效减少过敏性紫癜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白一萍;董连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蒙药药用植物学与蒙古族民间传统药知识相互渗透教学的探索——以药用植物民间名为例

    药用植物民间名是蒙古族民间传统药知识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鲜明的特征.牧民们利用植物的形态特征、植物的性味、生境以及生活型给植物命名,把植物特征直观、形象、简明地描述出来,便于当地人识别与利用.在高等医药教学中,将蒙古族传统药知识的民间名知识融入到蒙药药用植物学教学当中,不仅使学生更容易了解并掌握药用植物学的相关内容,同时也将起到传统知识的传承与保护的作用.

    作者:曹乌吉斯古楞;特布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蒙药古日古木-8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蒙药古日古木-8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9月在我院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者80例根据蒙医辨证分型,予古日古木-8为主的蒙医治疗,腹痛、关节痛严重者短期加激素治疗.结果:1疗程后痊愈72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愈率97.5%.结论:蒙药古日古木-8治疗过敏性紫癜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小.

    作者:国庆;乌兰图雅;陈沙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蒙药孟根乌苏(水银)-18味丸中Hg、Fe、Ca、Cu、Pb等5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及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测定孟根乌苏(水银)-18味丸中Hg、Fe、Ca、Cu、Pb等5种金属元素含量并探讨该复方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收集14家蒙医医疗机构孟根乌苏-18味丸共17个样品,1家蒙药厂孟根乌苏-18味丸1个样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不合孟根乌苏炮制品的孟根乌苏-18味丸,简称简化方,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法测定成方中汞(Hg)、铁(Fe)、钙(Ca)、铜(Cu)、铅(Pb)等5种金属元素含量;孟根乌苏-18味丸以大允许浓度0.5g·ml-1在24h内给小鼠灌胃2次,间隔5h给药,观察14天,考察其急性毒性反应.结果:ICP-OES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医疗机构的孟根乌苏-18味丸样品中Hg、Fe、Ca的含量均较高,但差别较大,未检测到Pb;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孟根乌苏-18味丸大耐受量为40g · kg-,约为成人(60kg)日剂量的1090倍.结论:孟根乌苏-18味丸样品中Hg、Fe、Ca的含量较高,但未检测出Pb,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未做出LD50,其大耐受量为40g·kg-1.

    作者:佟海英;范盎然;于雪;张月;乌吉斯古冷;李婧;呼日乐巴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蒙药5味铁屑胶囊剂型改进工艺研究

    目的:传统5味铁屑汤口感难忍、服用不便.在蒙医药理论指导下,制成5味铁屑胶囊的新剂型.方法:首先按组方药黄柏皮、诃子、川楝子、栀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及理化性质指定出3种工艺路线,即工艺一、工艺二、工艺三;其次,根据5味铁屑汤的主治功能,对解热和抗炎作用进行药效学试验,筛选出佳工艺路线;第三,利用正交设计试验,以盐酸小檗碱和游离铁离子为指标,筛选出佳提取工艺条件;第四,模拟大生产工艺制做新剂型,并测定其休止角、崩解时限、装量差异等指标.结果:5味铁屑汤历史悠久,且蒙医治疗“血、希拉”热引起眼病的首选方之一,但传统剂型是汤剂,有较多不足之处,因此改变剂型制成胶囊剂,制定出初步的工艺指标,这不仅对其它配伍及加味方的剂型改革奠定了基础,也为广泛应用于临床开创了道路.

    作者:伊丽娜;哈斯祈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全国中医药图书情报工委会,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