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萍萍;许乐;陈克清
目的 评价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风险预案对预防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 将失禁、腹泻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文献检索,结合前期调研结果,制订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风险预案,培训护士掌握并应用于临床.结果 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严重程度相对低于对照组;访谈护士均肯定风险预案的作用,并表示愿意继续执行该预案.结论 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风险预案可有效预防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缓解症状,对提高护士综合护理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杨燕;汪苗;徐九云;方秀花;吴立新;刘艳;苏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指导用力和自主用力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疲倦度的影响.方法 将经阴道分娩的176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主用力组(87例)和指导用力组(89例),于第二产程分别采取自主用力和指导用力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母婴结局(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脐血血气分析等)及产后疲倦度等指标.结果 自主用力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指导用力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娩方式上自主用力组顺产率显著高于指导用力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疲倦度显著低于指导用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第二产程产妇自主用力能够改善母儿结局,减轻产后疲倦.
作者:史晓红;张浩;罗凤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晚断脐加有控性脐带牵拉对第三产程的影响.方法 将自然分娩的359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82例和对照组177例.观察组采用晚断脐加有控性脐带牵拉管理第三产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断脐加等待胎盘自然剥离.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和产时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且产时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 晚断脐加有控性脐带牵拉可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并减少产时出血量,可以有效管理第三产程.
作者:李秀花;史晓红;郭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口服关卓乐联合静脉注射长春新碱治疗颈部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婴儿的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口服美卓乐联合静脉推注长春新碱治疗6例颈部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婴儿,给予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用药护理及相关的健康教育.结果 5例治愈,定时随访未发现明显并发症,1例出院2个月后因脑出血致弱智.结论 口服美卓乐联合静脉注射长春新碱治疗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操作前后加强观察,完善各项护理工作,对于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萍萍;许乐;陈克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通过定容型激励式呼吸训练促进创伤性连枷胸患者肺功能早期快速康复的方法,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将92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呼吸训练方式,观察组在传统呼吸训练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定容型激励式呼吸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训练前后肺功能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定容型激励式呼吸训练能有效提高创伤性连枷胸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汤曼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降低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度,加快肢体肿胀消退速度,增加舒适度.方法 将168例四肢骨折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按“三现”法则对影响肿胀消退的原因进行现场查检分析,制订改进计划,采取临床实验论证,改良护理用具,制作摇床标识,创新锻炼工具,开展趣味康复等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及护理措施落实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运用“三现”法则获取真实数据对专科护理进行改进,可以促进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的消退,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真启云;费文勇;杨文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程连续护理管理对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的影响.方法 将58例膀胱肿瘤患者按收治的病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连续护理管理.结果 随访1年,观察组膀胱灌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膀胱灌注完全遵医行为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全程连续护理管理可提高膀胱灌注治疗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灌注所致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丽芬;杨荆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冠心病合并肺部肿瘤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 对8例冠心病合并肺部肿瘤患者行同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给予术前访视及术中密切配合.结果 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270~425(308.45±33.14)min;术后胸腔及纵隔引流管带管2~7(4.32±1.31)d,引流量320~1 090(632.33±135.72)mL;住院10~21(15.32±6.76)d好转出院.结论 熟悉手术方案、要点,及时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充足的物品准备,熟练配合医生操作使手术衔接紧密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举措.
作者:姚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在校护理本科生自我价值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安徽省某高校护理学院420名本科生,采用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总体自我价值感条目均分3.85±0.58,一般自我价值感条目均分3.68±0.53,特殊自我价值感条目均分3.59±0.3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人际信任、成绩、健康状况和年级是总体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调整R2=0.194);社会支持、成绩、人际信任和学生干部是一般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调整R2=0.282);社会支持、成绩、人际信任、健康状况、年龄、留守经历和学生干部是特殊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调整R2 =0.328).结论 护理本科生的自我价值感水平偏低,应引起社会及教育者的重视,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自我价值感.
作者:朱宇;王维利;栾贝贝;王婷;张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介绍护生对老年人态度的测量工具、研究现状、影响因素,提出可以从开展体验式教学、灌输服务学习理念、实施工作坊教学等方面进行干预,以提高护生对老年人的积极态度,以期为我国护生对老年人态度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王丽君;戴付敏;王靓;郭津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存在的心理症状及其构成的症状群,为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简明心境量表(BPOMS-SF)对154例心脏手术前患者进行心理症状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症状群.结果 共有30个心理症状入选,频次前5位的为紧张、焦虑、困惑、悲伤、无精打采;30个症状纳入因子分析,归为三大症状群:应激症状群(症状群1),紧张、困扰、焦虑、悲伤;精力不足症状群(症状群2),疲倦、疲惫不堪、疲乏、无精打采、精疲力竭;敌对症状群(症状群3),生气、有怨气、恼火、暴怒、脾气不好.结论 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存在应激、精力不足和敌对症状群,因此,针对症状群的心理干预是解决患者心理问题的新思路.
作者:佘琼琼;彭素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促进医院整体搬迁的顺利进行,发挥护理人力资源的大作用.方法 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成立搬迁管理小组,进行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全体护士培训,搬迁计划实施等工作.结果 搬迁前的护士配置及培训工作按照项目管理工作分解如期完成,各培训考核率均为100%;搬迁前物品、物资准备到位,每例患者责任到个人;所有患者、科室物资按时顺利完成搬迁,无差错、事故或疏漏发生;搬迁毕即投入新院工作,保证了医疗、护理顺利有序进行.结论 项目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组织管理效率.
作者:商丽;徐文花;邓爱姣;于佳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信息系统在妇产科门诊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手术量大、种类多、时间短、工作节奏快等特点,与信息科应用Microsoft.NET Framework 3.5软件开发工具,共同编译一套适合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预约、分诊、叫号、查对软件系统,以快速、准确、方便地确认患者身份及各项信息.结果 与信息系统应用前比较,应用后病理信息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设立信息系统,医生及护士可借助信息识别系统安全、高效地完成医疗任务;患者满意度提高.
作者:李亚玲;刘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生争论力、外倾性与护患沟通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在本院实习的64名大专及46名本科护生及其带教老师,采用争论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中的外倾性分量表对护生进行调查,采用护患沟通能力量表向老师调查护生的沟通能力.结果 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总分为(176.97±23.32)分,得分率为84.27%;争论总分(59.71±7.95)分;外倾性总分为(11.65±5.07)分.外倾性与争论力、护患沟通能力呈正相关(均P<0.05),争论力与护患沟通能力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性格偏外向的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水平较好,而争论力水平一般.其外倾性与争论力、护患沟通能力呈正相关,而争论力水平的高低与护患沟通能力无关,因此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根据护理实习生的不同性格制定个性化带教计划,因材施教.
作者:武月;谌璐;史文洁;周婷婷;董艳;王青尔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腰椎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60例择期腰椎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照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再定向干预及术后视听干预等.结果 干预组术后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腰椎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梅婷;刘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澳新4360标准筛查手术室护理风险的效果,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护理差错事故.方法 使用澳新4360标准对l000台择期手术进行手术室护理风险筛查,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运用系统识别工具共识别出各类潜在风险57台,其中中等风险11台,低风险46台.结论 应用澳新4360标准对手术室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能够促使护理风险有效管理和控制,避免手术室护理差错,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潘玉琴;徐维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培养本科急危重症护理人才,适应我国对急诊、重症监护专科护理人才的迫切需求.方法 探索“2(+)2”本科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方法,采取2年通科教育(+)2年急危重症护理特色培养,依据岗位需求,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制、师资队伍等方面,突出专科护理特色培养.结果 近3年,急危重症护理毕业生每年初次就业率均为93.33%.截至2015年12月,急危重症护理毕业生有62名在医院工作,其中32名从事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结论 在学校开展本科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能提高护生急危重症护理综合素质,符合我国社会对专科护士需求和发展方向,为急危重症护理队伍提前储备人才.
作者:孟利敏;丁梅;温艳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对1例下咽癌合并胸段食管癌患者行管胃成形术,对其进行全程营养干预,采取鼻空肠管行胃肠减压,空肠造瘘管行肠内营养,将营养诊断(筛查/评估)、营养干预、疗效评价(包括随访)贯穿于营养护理的全过程.通过营养干预链的全程监测和干预,患者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胃排空延迟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许湘华;谌永毅;谢燕平;谷梅;欧美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测算护理工作量,探讨神经外科各专业组间护理人力的合理配置.方法 采用自我记录法测定124项护理项目工时;借助医院信息系统获取各项目发生频次;计算神经外科各专业组患者人均日护理时数和床护比.结果 神经外科各专业组患者人均日基础护理时数、观察性护理时数、治疗性护理时数、健康教育时数、医护配合时数、间接护理时数及总护理时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颅脑损伤专业组需要配置护士人数多,其次为颅底脑干肿瘤专业组,而颅内外沟通性病变和幕下肿瘤专业组需要配置护士人数较低.结论 神经外科各专业组间护理工作量不同,所需配置床护比各异,应根据疾病特点优化神经外科护理人力配置.
作者:蔡卫新;尹志科;梁建姝;李靖;贾金秀;田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从赋能教育的概念、起源、发展形式以及在医学健康教育应用中的主要方式、国内外赋能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护理工作者开展临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作者:管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