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萍萍;许乐;陈克清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指导用力和自主用力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疲倦度的影响.方法 将经阴道分娩的176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主用力组(87例)和指导用力组(89例),于第二产程分别采取自主用力和指导用力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母婴结局(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脐血血气分析等)及产后疲倦度等指标.结果 自主用力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指导用力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娩方式上自主用力组顺产率显著高于指导用力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疲倦度显著低于指导用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第二产程产妇自主用力能够改善母儿结局,减轻产后疲倦.
作者:史晓红;张浩;罗凤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围生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例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孕期化疗及胎儿监测、手术配合、术后支持及疼痛护理、回奶及新生儿喂养等护理.结果 患者孕中期接受4次化疗,在孕36 +4周剖宫产下健康男婴,顺利渡过围生期,并在产后又完成了2次化疗.随访母婴状况良好.结论 多部门合作与配合,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对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与新生儿的健康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殷吟;褚佩君;高伟;李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降低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度,加快肢体肿胀消退速度,增加舒适度.方法 将168例四肢骨折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按“三现”法则对影响肿胀消退的原因进行现场查检分析,制订改进计划,采取临床实验论证,改良护理用具,制作摇床标识,创新锻炼工具,开展趣味康复等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及护理措施落实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运用“三现”法则获取真实数据对专科护理进行改进,可以促进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的消退,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真启云;费文勇;杨文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药散瘀止痛酊治疗化疗性浅静脉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80例化疗性浅静脉类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散瘀止痛酊湿敷患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均每天2次,7d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67.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外周血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IL-6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两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药散瘀止痛酊治疗化疗性浅静脉炎效果及安全性较好.
作者:黄玉青;姜靖雯;潘莉;林爱敏;何书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晚断脐加有控性脐带牵拉对第三产程的影响.方法 将自然分娩的359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82例和对照组177例.观察组采用晚断脐加有控性脐带牵拉管理第三产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断脐加等待胎盘自然剥离.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和产时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且产时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 晚断脐加有控性脐带牵拉可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并减少产时出血量,可以有效管理第三产程.
作者:李秀花;史晓红;郭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小组在阴囊纵隔皮瓣修复尿道下裂患儿围术期的实践效果.方法 将72例尿道下裂患儿依照入院先后顺序依次交替归属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人性照护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后经历的严重疼痛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阴囊纵隔皮瓣修复尿道下裂患儿采用人性照护,有利于减轻疼痛,提高患儿的满意度.
作者:熊琼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促进医院整体搬迁的顺利进行,发挥护理人力资源的大作用.方法 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成立搬迁管理小组,进行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全体护士培训,搬迁计划实施等工作.结果 搬迁前的护士配置及培训工作按照项目管理工作分解如期完成,各培训考核率均为100%;搬迁前物品、物资准备到位,每例患者责任到个人;所有患者、科室物资按时顺利完成搬迁,无差错、事故或疏漏发生;搬迁毕即投入新院工作,保证了医疗、护理顺利有序进行.结论 项目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组织管理效率.
作者:商丽;徐文花;邓爱姣;于佳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腰椎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60例择期腰椎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照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再定向干预及术后视听干预等.结果 干预组术后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腰椎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梅婷;刘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年级大专护生见习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护理专业2个班级设为对照班与观察班.观察班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见习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见习模式.结果 观察班见习后考核成绩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班,见习质量评价10个条目中5个条目显著优于对照班(P≤0.01).结论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年级大专护生见习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培养临床思维并促进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可提高见习质量.
作者:徐志平;夏立平;周滋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培训、考核及定期督查等措施在规范手术人员外科手消毒操作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00名手术人员进行外科手消毒的规范化培训,观察培训前后外科手消毒操作的规范率、对外科手消毒完成后及手术结束后手部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结果 实施后外科手消毒操作规范率显著提高,术前和术后手部消毒质量合格率均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通过规范化培训、考核及定期督查等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手术人员外科手消毒操作的规范率,并且有效提高在手术全过程中手部消毒合格率.
作者:刘卫红;童德军;夏娟;周霏;朱晓芳;王惠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清扫术后上肢自我感觉症状以及症状群的分布特点,为症状管理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乳腺癌腋窝淋巴清扫术后患者34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上肢自我感觉症状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上肢存在多种症状,发生率高的3个症状分别是紧缩感(62.39%)、僵硬感(59.48%)、麻木感(42.86%).上肢疼痛感(47.94%)、压痛感(17.81%)在术后3个月内发生率高,随着术后时间延长,发生率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上肢紧缩感(79.10%)、麻木感(55.22%)、僵硬感(77.61%)、感觉迟钝(28.36%)、无力感(58.21%)在术后3~6个月发生率高,其中紧缩感、麻木感、僵硬感、无力感4个症状随术后时间的延长,发生率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上肢沉重感(32.20%)、肿胀感(37.29%)在术后12~24个月发生率高,术后不同时间段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4个症状群:因子1为瘢痕组织牵拉相关症状群(紧缩感、僵硬感);因子2为手术创伤相关症状群(疼痛感、压痛感、无力感);因子3为上肢淋巴水肿相关症状群(沉重感、肿胀感);因子4为肋间臂神经损伤相关症状群(感觉迟钝、麻木感).结论 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清扫术后存在多个症状,且以群集现象存在.护理人员进行症状管理时根据症状分布和群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轻患铡上肢不适感.
作者:王玲;周丽华;王营营;汪苗;潘庆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附睾梗阻性无精症患者行显微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51例附睾梗阻性无精症患者行显微输精管附睾吻合术,在围术期内施行心理护理、隐私保护、阴囊及切口护理等.结果 51例手术成功.1例术后第4天发生阴囊血肿,行血肿清除术治愈.无压疮、切口感染、严重阴囊水肿等并发症发生.39例随访12个月,24例输精管复通,其中15例配偶自然怀孕.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严密的阴囊及切口护理是保障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必要条件.
作者:龚艳文;李瑜;刘晓燕;袁珊燕;周彩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模式在眼科病房护理服务活动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在眼科病房开展人文关怀管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温馨服务,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实施2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患者对关怀护理满意率和护士体验满意率分别为98.4%和95.5%;患者跌倒由开展人文关怀模式初期(2014年)的6例降低后期(2015年)1例;开展人文关怀模式24个月,收到患者锦旗126面,感谢信405封,点名表扬的护士45人429人次.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眼科病房的实施彰显了护士对患者的关怀、护理管理者对护士的关怀,从而有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
作者:薛朝华;刘义兰;邢育珍;鲁才红;王峥嵘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对1例下咽癌合并胸段食管癌患者行管胃成形术,对其进行全程营养干预,采取鼻空肠管行胃肠减压,空肠造瘘管行肠内营养,将营养诊断(筛查/评估)、营养干预、疗效评价(包括随访)贯穿于营养护理的全过程.通过营养干预链的全程监测和干预,患者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胃排空延迟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许湘华;谌永毅;谢燕平;谷梅;欧美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通过定容型激励式呼吸训练促进创伤性连枷胸患者肺功能早期快速康复的方法,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将92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呼吸训练方式,观察组在传统呼吸训练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定容型激励式呼吸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训练前后肺功能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定容型激励式呼吸训练能有效提高创伤性连枷胸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汤曼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介绍护生对老年人态度的测量工具、研究现状、影响因素,提出可以从开展体验式教学、灌输服务学习理念、实施工作坊教学等方面进行干预,以提高护生对老年人的积极态度,以期为我国护生对老年人态度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王丽君;戴付敏;王靓;郭津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在校护理本科生自我价值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安徽省某高校护理学院420名本科生,采用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总体自我价值感条目均分3.85±0.58,一般自我价值感条目均分3.68±0.53,特殊自我价值感条目均分3.59±0.3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人际信任、成绩、健康状况和年级是总体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调整R2=0.194);社会支持、成绩、人际信任和学生干部是一般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调整R2=0.282);社会支持、成绩、人际信任、健康状况、年龄、留守经历和学生干部是特殊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调整R2 =0.328).结论 护理本科生的自我价值感水平偏低,应引起社会及教育者的重视,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自我价值感.
作者:朱宇;王维利;栾贝贝;王婷;张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开胸术后呼吸锻炼正确执行率的作用.方法 2015年5~10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开胸术后呼吸功能锻炼正确执行率进行调查,并分析呼吸功能正确执行率低的原因,拟定相应对策,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流程实施相应对策,并进行效果确认.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开胸患者术后呼吸锻炼的合格率由开展前的36.25%提高至7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次活动目标达成率115.95%,进步率119.94%,护士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开胸患者术后呼吸功能锻炼的正确执行,并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月霞;张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刮痧对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刮痧干预,主要刮拭头部经络、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巡行部位,重点刮拭神庭、百会、四神聪、五脏俞、神门、涌泉等穴,每周1次,干预8周.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血清激素水平,如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两组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降低(均P<o.01),同时观察组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干预后组内和组间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干预后E2有上升趋势,FSH、LH有下降趋势.结论 刮痧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对其内分泌水平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孟方;段培蓓;胡倩;王一清;王琼;胡月;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口服关卓乐联合静脉注射长春新碱治疗颈部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婴儿的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口服美卓乐联合静脉推注长春新碱治疗6例颈部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婴儿,给予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用药护理及相关的健康教育.结果 5例治愈,定时随访未发现明显并发症,1例出院2个月后因脑出血致弱智.结论 口服美卓乐联合静脉注射长春新碱治疗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操作前后加强观察,完善各项护理工作,对于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萍萍;许乐;陈克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