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藏药十三味红花丸对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研究

彭毛才旦;太巴

关键词:藏药, 肝纤维化, 疗效研究
摘要:现代医学认为肝纤维化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导致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淀的病理过程,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肝脏遭到各种致病原侵袭时,引起肝脏损害与炎症反应,肝组织免疫系统同时被激活,进行组织修复.肝纤维化是指这种组织修复过程、过度及失控时,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所致肝脏结构和肝功能异常改变的一种病理过程.轻者称为肝纤维化,重者使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成为肝硬化.临床表现是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有时伴恶心、呕吐、腹胀气、便秘或腹泻、肝区隐痛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土家族医药文献调研与整理

    对土家族医药文献进行抢救性发掘,对收集到的“口述”资料及文字资料进行整理与研究,总结和提炼了土家医药理论发展规律,提出构建土家医理论框架及土家医学术体系的构思.

    作者:田华咏;田兰;梅之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维医药治疗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

    目的:运用维吾尔药对异常黑胆质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对确诊为异常黑胆质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以下简称卵巢囊肿)的30例患者进行气质体液分型,采用成熟剂、清除剂、联合用药治疗,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月经正常,B超检查囊肿消失或明显缩小.结论:异常黑胆质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用成熟剂、清除剂及联合用药的安全有效疗法.

    作者:阿扎提古丽·沙塔尔;来提帕·买买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蒙西药配物的不合理应用(二)

    本文对常用西药与蒙药配合应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机理进行分析,文中有关内容可能对蒙西药合并使用有一定参考.

    作者:李改莲;常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明目六味汤散剂盐酸小檗碱含量

    目的:建立明目六味汤散剂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翡纳米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三乙胺(30∶20∶0.15∶0.1),流量1mL· min-1,检测波长265nm,柱温30℃.结果:盐酸小檗碱与其它杂质峰分离良好,在0.04~0.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53%;样品平均质量分数为5.31mg·g-1.结论:本法具有简便、灵敏、重复性强特点,可作为该药品的含量测定方法之一.

    作者:蔡芳;塔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蒙药嘎日迪-5丸对骨关节病疼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蒙药嘎日迪-5丸对骨关节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设治疗组(服用蒙药嘎日迪-5丸)50例,对照组(服用芬必得胶囊)50例.结果:治疗组服用蒙药嘎日迪-5丸14天后主要症状消失的47例,占94%;对照组14天后主要症状消失的35人例,占70%.经临床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别较显著(P<0.05).结论:蒙药嘎日迪-5丸对骨关节病的疼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色图雅;金文仲;赵树忠;达格巴雅尔;哈斯其其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维吾尔医籽麻德疗法治疗卵巢囊肿4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维吾尔医综合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研究维吾尔医籽麻德疗法的临床应用.方法:确定为卵巢囊肿的患者48例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27例(维吾尔医综合治疗)和对照组21例(西医治疗),根据维吾尔医基础理论首先使异常体液平衡,再采用籽麻德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均用“B”超监测囊肿体积,临床症状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56%;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4.0%.结论:维吾尔医籽麻德疗法对高卵巢囊肿的治疗显效,维吾尔医综合治疗卵巢囊肿是值得推广的较好的办法.

    作者:米哈古丽·阿布力孜;阿娜古丽·马合木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蒙药沉香八味丸治疗心刺痛临床观察

    心刺痛(相当于西医的稳定型心绞痛)是循环内科常见疾病,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生活.通过应用蒙药沉香八味丸取得了良好疗效,治疗组观察的45例病例中,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41例病例中,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7%.两组疗效指标进行了卡方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别.本方法疗程短、见效快、复发少、费用低、副作用少、患者容易接受,且疗效比较稳定,为临床上治疗该种疾病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段.

    作者:邢晓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蒙西药结合治疗掌跖脓疱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蒙西医结合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掌跖脓疱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加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蒙药治疗,对照组只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加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海英;高志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复方驱虫斑鸠菊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

    目的:建立复方驱虫斑鸠菊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方法.方法: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结果:该方法能有效消除复方驱虫斑鸠丸在检验条件下对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抑制作用;控制菌可用常规法检查.结论:该法简单、快捷,可用于复方驱虫斑鸠菊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有效控制其质量.

    作者:阿依努尔·阿不来提;吐尔孙阿衣·克力木;库尔班江·艾买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壮药分型治疗脑梗死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前,脑血管病是威胁人民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脑梗死占相当大的比例.近年来,我们应用壮药分型对6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并与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30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卢中莲;梁江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86例

    目的:观察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以蒙药巴布-7、如达-6等治疗为主,配合西药治疗,观察86例慢性胃炎疗效结果.结果:总有效率为95.3%.结论:本组方蒙药具有杀菌除湿、健脾消滞、温中散寒、调气止痛的功效,配合西药能提高慢性胃炎治愈率.

    作者:格日乐;钢巴特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西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西藏地区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西藏藏医学院2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普遍具备职业规划意识.对考研和就业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就业形势、考研和找工作之间的冲突与个体差异、人格特征等内在因素有关.相互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的就业心理与结果中因素有关,学院相关机构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以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作者:陈静;仁青拉姆;平措央金;高明;金珠措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蒙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蒙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研究确立蒙药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机制加以初步探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治疗前后HP变化及临床表现积分变化情况.结果:蒙药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改善及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蒙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疗效显著,未发现毒副作用.

    作者:苏木亚;福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试探藏医学火灸穴位“安东第一穴”的认定

    藏医火灸疗法是藏医治疗疾病时有其独特之处的外治疗法之一,在其选穴等各种方法上都完全不同于中医,并在藏医学各学派间对穴位的认定也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因此本文以各类经典及相关文献内容为基础,对藏医火灸穴位“安东第一穴”的认定和功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作者:周先卡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RP-HPLC法测定藏药十七味寒水石丸中异鼠李素的含量

    目的:本文针对该质量标准相对落后、检测指标不能代表内在质量真实情况的现状,利用现代科技方法对沙棘所含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同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方法理想,回收率在97.64% ~ 99.49%之间,RSD为0.76%,加样回收良好.结论:实验证明拟定的方法可行,前处理操作简单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可以作为十七味寒水石丸内在质量的监控检验方法.

    作者:王怡甦;岳秀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哈萨克民族医药理论

    哈萨克民族医学理论是“阿勒特突固尔(六元)学说”、“吾孜叶克-科孜叶克(阳阴)学说”、“热阿依(气候)学说”、“阿勒玛斯木(转化、循环)学说”、“苏勒(体液)学说”、“胡瓦特(气、功能、能量)学说”、“斯尔哈特色别普克尔列日(病因)学说”、“木榭列尔(脏器)学说”、“托尔拉斯罕肯斯提克”学说、“比体斯德克萨帕(体质)学说等组成的独特的民族医学理论体系.

    作者:海拉提·哈力毛拉;迪娜·阿里汗;木拉提·巨尼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建议尽快开展藏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工作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特性以及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不同学科对概念内涵界定的要求是不同的,尤其是现代自然学科则要求概念的内涵是明晰、具体,界定十分清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模式的转变,愈来愈显出藏医学缺乏概念的属性要求.因此,藏医名词术语进行遴选、注释、规范、论证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势在必行.

    作者:华尖本;拉毛才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蒙药与中药交叉品种的药用部位对比探讨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中蒙医药发展密切关系的文献中记载的“草本类”药物,对药用部位的选用方面存在的与中药交叉品种间的异同点进行了对比研究.经整理研究发现,《四部医典》里记载的“草本类”蒙药与中草药交叉使用药材中有漏芦花、秦艽、茵陈、黄柏等10种药材的药用部位使用不同.

    作者:海潭;松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藏医药浴科的应用体会

    藏医药浴治疗是根据《四部医典》学术,采用五味甘露水浴治疗、气浴治疗,辅助缚敷疗法、内服藏药配合油涂、放血、针灸、艾灸、按摩等治疗,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机体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使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而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具有独特藏医特色的治疗方法.在治疗高原地区常见的风湿、类风湿方面具有独特疗效,在治疗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中风后遗症、各类关节炎及皮肤病等方面也有显著效果.藏医药浴常用的方法是水浴,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坚持以藏医为主,突出藏医特色.

    作者:花毛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朝医清肺泻肝汤对急性期中风病人的临床效应

    目的:对太阴人中风病急性期患者口服清肺泻肝汤,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太阴人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的一般特性、卒中类型、四象体质进行调查,对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ar-thel)、中医证候等观察指标进行评分,并进行总体疗效观察和评定.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中医证候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清肺泻肝汤对急性期太阴人中风病有明显的抑制中风进展的效果,并且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太阴人中风病急性期均可使用,疗效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哲;许兰;崔雪玉;朴东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全国中医药图书情报工委会,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