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树东;王斌
目的:建立蒙药壮西六味丸中胡椒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C18柱,流动相:甲醇-水(77∶23),检测波长:343 nm.结果:胡椒碱在0.108~0.756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39%,RSD为1.75%.结论:本法可作为该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李犁;任志生;牛慧云;温爱平;赛亚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肠慢性炎性疾病,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黏膜和黏膜下层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多发性溃疡形成,治疗比较困难,近几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作者:何树东;王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查阅蒙医古典经著发现蒙医眼科学早在17世纪前已形成系统.在蒙医《四部甘露》、《蒙医药选编》等经著中记载了33种眼病.与《四部医典》基本一致,而《蒙医金匮》中介绍了120多种眼病.
作者:斯琴格日乐;巴日格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自2000年1月~2005年5月经胃镜诊断胃石20例,用蒙药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0~75岁,平均53岁;病史为7天~半年,平均2个月.
作者:崔海山;藏吉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黑种草子是《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品种,为确保该药材质量,在原标准的基础上,补充了显微鉴别图谱,增加了药材的检查项目: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该药材浸出物的测定.为完善和提高该药材新的质量标准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作者:刘晓芳;党向红;任永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黔南苗族自治州苗族同胞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河中,在诊疗疾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来源于民间,应用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本人从事民族医药临床研究20多年,对苗医特色诊疗总结为看诊、听诊、闻诊、问诊、拿脉五诊,此文供同道参考.
作者:文明昌;文江波;蒙景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过敏性紫癜(HSP)又称亨-舒综合征,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病变主要累及胃肠、关节及肾脏等毛细血管壁,使其渗透性增强,以及造成出血症状,多发生于2~8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秋二季居多,临床上常反复发作,肾脏受累发生率可达20%~100%[1].
作者:海海杰;白海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萨病的死亡率很高,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常见病之一.我国各地近15年的统计结果,其病死率为13.8%~34.6%.经抢救治疗而存活者中约有半数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后遗症,残疾率比较高.因此萨病的防治工作,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桑吉玛;巴图宝力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笔者采用蒙药阿嘎日-15等药物治疗低血压患者5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收治病例均为大学生,男8例,女42例;年龄19~21岁;病程短2个月,长3年;初发者18例,间断复发者32例.
作者:崔维霞;汪春瑛;其其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畲药消积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按来院诊治顺序对确诊患儿按单双号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1疗程后开始记录症状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196例,其中显效62例,有效119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197例,其中显效37例,有效83例,总有效率61%.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畲药消积汤对小儿厌食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未发现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作者:雷后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蒙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蒙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内分泌治疗.结果: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6.6%;对照组副反应率为16.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比单纯内分泌治疗效果好,副反应少.
作者:宝音图;伟力;梅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别冲-15的抗炎作用.方法: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鸡蛋清致小鼠足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观察别冲-15对小鼠耳肿胀、足肿胀以及耳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结果:别冲-15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足肿胀和耳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结论:别冲-15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作者:刘明洁;王慧香;包宏;庞铁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盆腔积液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渗出的液体,积聚于子宫直肠陷凹处称盆腔积液,如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炎及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时液体渗出都可出现盆腔积液.
作者:包英格;道尔吉;王瑞平;乌吉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藏医药是藏文化的瑰宝,是传播藏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我国传统医药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在总结藏民族医药学经验的同时,吸纳了古代中医药学、天竺和大食医药学理论和精华基础上,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沉积,而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理论完整的医药学体系.
作者:降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优选清心沉香八味胶囊中檀香、肉豆蔻挥发油β-精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考察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配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三因素对β-环糊精包合檀香、肉豆蔻混合挥发油的工艺影响.结果:檀香、肉豆蔻混合挥发油β-环糊精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β-环糊精为1:8,包合温度为50 ℃,包合时间为4 h.结论:优选出的包合工艺稳定可行,且重复性好.
作者:景舒;蒋绥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运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缩,头痛,头晕,视觉障碍等.
作者:永红;苏乙拉其其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硬膜外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复合液结合蒙医传统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了解观察其临床近期效果和远期疗效.方法:对1995年3月~2004年4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用皮质类固醇、维生素B12、维生素B2和利多卡因的混合液20 ml注入硬膜外腔,同时施以蒙医传统手法治疗累计158例,每7天治疗1次,3次为1疗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近期(1疗程)总有效率96.8%,优良率91.77%.
作者:包文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为了对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无创伤性诊断及蒙西医药物治疗疗效的观察,近两年来我们利用B超对525例不孕症妇女的卵泡发育及排孕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丽华;李春慧;杭盖巴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壮药属于传统药物范畴,是壮族人民经世代相传,并形成传统经验所使用的取自自然界的药物.它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是壮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反复实践积累起来的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是中国医药学宝库的组成部分.
作者:黄冬玲;庞宇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 维吾尔药生药学研究及化学成分分析2.1 概述:维药共约1000余种,其中40%的种类与中药交叉,例如甘草、干姜、肉豆蔻等.25%的种类属进口药物,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阿拉伯等国家.维药的药材多使用果实及种子类,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应用较中药少.
作者:耿东升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