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湛卫国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生长抑素, 乌司他丁, 生长激素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的治疗方案与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经使用生长抑素、乌司他丁和全肠外营养(TPN)治疗痊愈出院,其中合并胆道梗阻13例均急诊手术,8例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结论:生长抑素、乌司他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治疗中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脑血管疾病与健康教育

    在我国,脑血管病、冠心病和癌症是目前导致死亡的三大疾病,脑出血、脑梗塞、帕金森病等等,这些人们所熟悉的脑血管疾病,正在侵蚀着我们健康的身体,因此加强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做好防范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胡良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心理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情绪障碍.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97例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进行测查,并调查内科医生对情感障碍的识别率.结论:内科心血管患者确有部分情感障碍患者,内科医师应该加强学习有关精神科知识.

    作者:黄远腾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红景天的临床功效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红景天的临床功效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红景天有抗衰老、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等多方面药理作用.提示红景天可作为中药制品、保健品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吴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慢性宫颈炎微波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分析采用微波治疗的25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疗效.结果:250例患者经微波治疗后,总治愈率为100%.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操作简单且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友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析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国家权威医学部门指出,目前我国因心脑血管病所致死亡人数每年约有260万,占总死亡构成比的45%,平均每小时死亡约300人,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所花的医疗费用及劳动力损失逾200例乙元,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十分沉重的负担.故须找出经济而有效的防治方法.目前,中老年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及症状应该有所了解,掌握病因、预防发病,及时或定期对身体进行健康检查是该提倡的,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主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是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寿命.

    作者:陈玉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咯血的护理

    咯血是指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咯血.咯血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也见于其他系统疾病.咯血量的多少与受损血管的性质及数量由直接关系,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一天咯血量小于100ml称为小量咯血,100~500ml为中等量咯血,500ml以上为大咯血[1].大咯血有时可危及生命,小量咯血也可能是严重疾病或肿瘤的早期症状,大咯血如未及时处理,可在瞬间危及生命,属内科急诊.而小量咯血虽不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但也可能是肺癌唯一的早期表现,因而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咯血病人.认识咯血的发生、发展,掌握其护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春艳;张彦敏;王丽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的影响

    目的:评价社区干预对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的影响.方法:对本社区居民户开展入户普查,填写居民健康状况调查表,在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随机抽取106例高血压居民,随机分为社区干预组52例与非干预对照组54例,观察对比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血压状况及服用情况、自觉症状等.结果:干预组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社区干预高血压病对血压的控制有良好影响,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窦文;任国庆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1例,死亡1例,病死率9%,手术治疗17例,死亡4例,病死率23%;培养细菌的12例中10例为混合感染.结论: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把握手术时机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禹学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乌甲素联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研究拟比较高乌甲素、芬太尼及其联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n=30)和高乌甲素+芬太尼联合组(L+F组,n=30)行静脉镇痛术后48h持续、恒速镇痛.分别记录2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S评分L+F组显著优于F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L+M组显著低于F组(P<0.05). 结论:高乌甲素、芬太尼联合用药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显著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

    缓释制剂是给药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系指药物在体内缓慢地非恒速释放的制剂.文章简单介绍了中药缓控释制剂的剂型特点、其释药类型、药用辅料、释药机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中药缓控释制剂的未来展望.

    作者:张璐;刘建云;刘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蜂胶在治疗血脂代谢异常的辅助作用体会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资料90例高血脂患者分为治疗组A和对照组B;判断标准:按照血脂异常的常规判断标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TG、TC均显著下降(P<0.01),HDL-C明显升高(P<0.01),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LDL-C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用蜂胶加中药内服,对血脂紊乱病人的调脂作用明显,疗效与辛伐他汀相当.[关犍词]蜂胶;血脂代谢异常;辅助

    作者:陈巧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对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股骨颈骨折好发于老年人,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逐渐增高.然而,老年人机体各系统功能减退,且多数患者伴有各种慢性循环或呼吸系统疾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显著降低,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对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目的,在于对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使患者得到康复.

    作者:谭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保证灌肠的疗效及灌肠液各组成的作用机制;方法:18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保留灌肠治疗;结果:60例治疗2~3个疗程后痊愈36例(60%),有效22例,总有效率96.7%;结论:直肠药物保留灌肠是常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一种有效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胃镜检查麻醉临床效果分析

    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因镜检时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呕吐等痛苦,使部分患者难以忍受,就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对411例病人采用麻醉胃镜诊疗术进行探讨.

    作者:王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谈如何运用中医药防治急性冠脉综合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种严重的有潜在性的疾病,是由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所致心肌严重缺血产生的一种进展性的临床综合症,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很多经验体现了中医药干预ACS的优势.

    作者:黄世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锌加叶酸佐治小儿秋季腹泻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加叶酸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原理.方法:将108例腹泻病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补液、控制体温、调节饮食、抗病毒及支持疗法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葡萄糖酸锌+叶酸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96.2%,对照组76.4%,结论:锌加叶酸制剂可缩短腹泻病程,减轻腹泻严重程度,对小儿秋季腹泻病有确切疗效.

    作者:徐新班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加强中药临方炮制保障临床调配用药

    目的:加强中药临方炮制,确保临床调配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依据目前中药饮片质量的现状,阐述恢复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必要性.结果与结论:临方炮制有利于保存药性,便于鉴别,提高煎药质量,发挥药物疗效.对继承与发展祖国传统医药、推动中医药发扬光大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褆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烧伤患者预防感染的护理

    本文对我院1995年至2008收治161例烧伤患者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

    作者:杜华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淋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探讨

    目的:探讨淋病奈瑟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对培养分离出淋病奈瑟菌547株进行红霉素、罗红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547株淋球菌对交沙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5.14%、22.17%、4.01%、19.47%和3.87%.在对交沙霉素耐药的192株淋球菌株中,有49株对红霉素呈交叉耐药,31株同时对红霉素、罗红霉素呈交叉耐药.结论:淋病奈瑟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较严重,有交叉耐药,需医师在治疗淋病据药敏结果选敏感药,提高疗效,减少耐药株产生.

    作者:吴文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辨证论治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方法:将患者分为肝郁化热、灼伤胃阴(9例)、脾胃虚弱、纳运失常(15例)、气血失调、淤阻胃络(6例)施治.结果:据此结合辨证分析、综合治疗,疗效佳.结论: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雷远忠;陈育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