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邓丽华;康秀文;黄华;王亚南

关键词:心肌梗死, 急性, 冠状动脉内溶栓, 尿激酶, 护理
摘要:随着介入性心脏病学的发展,直接冠状动脉内溶栓(PTCR)拓宽了静脉溶栓的适应证,又可直观梗死部位及溶栓后再通情况[1].鉴此,我科1999年8月至2000年5月对1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PTCR.获得良好临床效果.护理报告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护理

    我院于2000年10月收治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病人,经精心治疗护理,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文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戊二醛与紫外线联合用于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空气层流净化设备手术室连台手术间快速、高效、安全的空气消毒方法.方法将6间空间相等的手术间分为三组,观察组用0.1%戊二醛喷雾加紫外线照射行空气消毒,对照Ⅰ组用0.5%戊二醛喷雾消毒,对照Ⅱ组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结果观察组消毒20 min,空气中细菌数[(46.0±5.1) cfu/m3]达到卫生部标准;对照Ⅰ、Ⅱ组分别消毒1、2 h,空气中细菌数[(124.0±5.1) cfu/m3、(194.0±5.0) cfu/m3]才符合卫生部标准.观察组与对照Ⅰ、Ⅱ组比较,均P<0.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 0.1%戊二醛喷雾加紫外线照射能快速杀灭连台手术间空气中的细菌,利于连台手术及时进行.

    作者:刘若芳;王素佳;李爱荣;李爱清;吴风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急性甲硫醇及丙烯醛中毒病人的急救护理

    甲硫醇和丙烯醛为有机化工原料,常用于合成染料、医药、农药、香料等.其理化性质:前者为无色易液化气体或水白色液体,浓臭味;后者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有窒息性气味.外泄后如人在短时间内接触高浓度甲硫醇和丙烯醛,可导致以急性呼吸系统、皮肤、粘膜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2000年2月21日,我院收治4例因工作不慎中毒的病人,经及时救治痊愈.

    作者:艾秀芹;邵云红;黄惠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护理本科临床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临床实习教学情况,分析实习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提出改进措施.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85~96级131名护理本科毕业生进行实习教学调查.结果 98.4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安排医疗实习,但医疗实习需要进行改革;96.95%的学生认为在实习后期应安排护理科研实习;41.98%及58.78%的学生认为班次和工作内容不合适;45.80%的学生认为带教老师专业知识水平低,48.85%的学生认为老师教学方法单一、陈旧,46.56%的学生认为实习成绩的评价欠客观.结论现行实习模式存在诸多缺陷,建议加强临床师资队伍的建设,改革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加强临床实习教学管理.

    作者:王翠丽;王克芳;李明;王淑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膀胱功能重建术的护理

    目的解决脊髓损伤等病人排尿障碍.方法采用截瘫平面以下的废用神经,行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膀胱功能重建术34例.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加强健康指导.结果术后经过8~12个月随访,病人实现可控性排尿12例,其余病人尿流动力学指标均不同程度得到恢复.结论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括弧膀胱功能重建术可使中枢性疾患所致排尿障碍病人实现可控性排尿,良好的护理可促进病人达到大程度的康复.

    作者:吴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急诊科护士负性心理调查

    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及护理模式的转变,给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护理人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随之不断提高,且负性心理的产生也在逐渐增加.其中,急诊科护士因其工作的特殊性,产生的有关负性心理也相对较明显[2],但目前尚无进一步的分析报道.笔者采用积分法初步分析急诊科护士的负性心理状态,报告如下.

    作者:汪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鼻导管固定方法的实验探讨

    吸氧和留置胃管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对导管的固定方法常规采用胶布交叉固定法.使用中发现这种方法固定效果不理想,外观不整洁,且影响病人对侧鼻孔呼吸,病人主观感觉不舒适.自2001年5月我们将胶布交叉固定法改为胶布对粘固定法,并进行实验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张利国;边如玉;高旭红;翟秀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护理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以心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造成动态性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为主要特征,病人生活质量差,常于30岁前发生心脏性猝死[1].目前常用负性肌力药物、房室全能型永久起搏、手术等治疗方法.但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手术风险高,起搏治疗无效等问题.化学消融疗法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一种新途径.我科2000~2001年对 8例HOCM病人施行经导管化学消融心肌术(PTSMA),获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阚静;刘玲玲;程敏;常芸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移植皮瓣血液循环障碍效果观察

    皮瓣是具有带血供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皮瓣的血液循环与营养在早期完全依赖蒂部,皮瓣的蒂部既可是含血供的皮肤及皮下组织,也可是单一的血管蒂(包括吻合血管蒂).良好的血液循环是皮瓣存活的基本条件.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我院对37例皮瓣移植术后并发血液循环障碍病人行高压氧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苏双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介绍一种静脉输液拔针方法

    作者:宋玉莹;汪贵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改善胃肠疾病病人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

    慢性胃肠道疾病病人由于长期受病痛的困扰,导致心理压力,从而产生抑郁症状,严重影响病人及其家人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1999年1月至2000年2月,我们对本院门诊及住院的165例慢性胃肠道疾病病人抑郁症状进行了调查,其中62例病人(37.6%)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我们对32例行心理干预,并进行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奚华芳;季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应用糖皮质激素病人健康知识调查及对策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疗程3个月以上)的病人多为慢性病病人,用药周期长,药物不良反应多,需要病人对自身疾病有一定认识并按正规疗程用药,积极地配合治疗,才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为了解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病人健康知识掌握情况,2000~2001年,我们对122例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病人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杨惠云;魏丽利;张瑞丽;臧昕昭;李军侠;张娟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日本急救医疗体制介绍

    作者:田素斋;高荣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护理

    全髋置换术(THA)由于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可激活全身凝血系统,使血液凝固性增高;同时血管壁受损,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促血栓形成作用增强;术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以及组织水肿压迫深静脉,静脉血回流缓慢,故易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DVT).我院1999年10月至2001年4月共施行THA 382例,其中32例发生下肢DVT,发生率为8.4%.经积极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若群;张晓萍;周晓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肾移植术后深静脉输液危险因素的预防及护理

    为保证肾移植术后水电解质平衡,解决周围静脉穿刺难的问题(因肾移植术后早期每天需输液及采集血标本,且移植侧下肢、内瘘肢体禁止穿刺,输液肢体不能采集血标本),我院1998年6月至2001年5月对506例肾移植病人予深静脉输液.通过观察及护理,认为肾移植术后深静脉输液易发生导管脱落、空气栓塞、感染等危险,需采取预防措施加以防范,以保证输液、用药、抢救的顺利进行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作者:刘幼方;曾丽珍;张红霞;陈雪霞;廖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前列腺增生病人导尿管插入法的改进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以排尿困难,尿潴留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导尿术是本病迅速、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由于增大的前列腺压迫尿道,插管很难一次性成功,造成尿道损伤,给病人带来痛苦.近几年来我科对伴有前列腺增生的尿潴留病人用利多卡因麻醉加液状石蜡润滑尿道,结合心理暗示,行导尿管插入,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梁雪爱;张全艳;张海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肠内营养液恒温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液佳保温方法,减少或控制EN液温度不当所致的并发症.方法于1999年2月研制了EN液恒温器,于4月应用于临床.将行EN辅助治疗的70例危重及胃肠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输入EN液时用恒温器保温,对照组用热水袋保温,均连续行EN 20 d.结果单位时间内观察组输入EN液温度恒定不变,对照组输入5~11 h后下降18~26℃;观察组未发生腹痛、腹泻等并发症,对照组88.6%发生腹痛、腹泻;体重及白蛋白(Alb)值,观察组EN前、EN疗程结束后比较及EN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对照组EN前、后比较,Alb增高(P<0.01),体重增加不明显.结论 EN液恒温器能保证EN液的恒定温度,避免EN并发症的发生,提高EN辅助治疗效果.

    作者:张文;万翠娥;刘立新;涂玉洁;宋翼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椎板减压脊神经吻合术的手术配合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所致的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是医学上一大难题.复发性尿路感染、肾衰竭等并发症是造成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2000年8~10月对7例脊髓损伤所致的神经源性膀胱病人,采用截瘫平面以下的废用神经,即支配小腿外侧肌群运动和感觉功能的第5腰椎(L5)、第1骶椎(S1)节段与支配膀胱排尿功能的S2~3节段的脊神经吻合,人工建立体神经-脊髓中枢-内脏神经反射弧[1],通过触摸腿部控制排尿,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祝茹生;廖志农;赵友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透明质酸酶利多卡因局部应用治疗化疗药物渗漏

    1998年5月至2001年5月,我们对22例应用长春花生物碱类输液渗漏病人采用透明质酸酶、利多卡因局部浸润注射,同时给予干热敷,疗效良好.

    作者:程乐梅;秦桂萍;蒋国文;马常转;沈文琴;吴玲;龚迎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四肢手术后镇痛泵镇痛效果观察

    术后疼痛是人体受到手术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1],影响手术的预后.骨科手术后由于四肢的感觉神经末梢丰富,对疼痛敏感[2],因此手术后的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而需要镇痛治疗.我科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对68例四肢手术的病例采用镇痛泵镇痛,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露;付艳;葛智纯;顾春红;陈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