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烧伤植皮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邓晖

关键词:烧伤, 植皮术, 患者, 成活率, 深度创面, 配合治疗, 健康教育, 知识, 手术, 报告
摘要:烧伤患者的深度创面多需手术植皮,但由于大多数患者缺乏烧伤及植皮术方面的知识,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影响皮片成活率.对此,我科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对需进行植皮术的80例烧伤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皮片成活率达90%.报告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97例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观察分析

    笔者对1991年3月至1997年11月住院的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97例进行了观察,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翠茹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五倍子海螵蛸液漱口治疗齿衄

    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常并发齿衄.我科1992年3月至1997年12月,应用五倍子、海螵蛸液含漱治疗齿衄,疗效显著.现将其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凤华;刘哲娜;曲淑兰;刘淑坤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预防输血反应方法的对比观察

    白血病及血液疾患病人,因反复多次输血易发生输血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我科1997年1~5月对42例病人采用不同方法预防输血反应,结果显示,采用地塞米松和白细胞过滤器、X线照射法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效果佳,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泪道阻塞患儿采用探通冲洗注药一次完成法

    患儿泪囊炎是眼科较常见的疾病,属胎儿时期鼻泪管下端被上皮碎屑或一薄膜阻塞.新生儿出生后,如此膜仍存在,会造成泪液潴留泪溢,增加感染的机会和发生并发症.患儿家长主诉均为初生后泪溢或有少量的分泌物等.压迫泪囊部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自上泪小点返出.如果单纯用滴抗生素眼药水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以往我院眼科采用银性普通探针行泪道探通手术治疗.为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患儿的痛苦,争取一次成功,从1997年5月至1998年5月对30例泪道阻塞患儿选择圆钝侧孔注射针头式探针探通泪道后,冲洗、注药一次完成,效果较满意.

    作者:郭淑珍;费秀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大单辅助病人翻身法

    为卧床病人翻身是护理操作重要内容之一,为肥胖病人翻身常需2个以上护士共同操作,费时费力.1997~1999年我科用大单辅助病人翻身,经临床使用70例病人,既省力又省时,病人舒适.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自制多功能引流管裤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手术后置引流管病人常因穿脱裤子不便致下腹部暴露过久.为此,我科自制多功能流管裤(简称管裤),经临床应用30例病人1998年1~5月)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李新兰;舒秀敏;刘玲;李珍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母婴护理教学设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高等护理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专业课的设置中,用护理模式来组织教学内容,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是各校护理系教师努力的方向.笔者就目前产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家庭为中心的母婴护理教学的设想.

    作者:徐红;杨英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腺癌病人行立体定向低分割适形放射治疗的护理

    立体定向低分割适形放射治疗是目前世界上治疗肿瘤的先进技术之一.1996年9月在国内率先引进体部立体定向低分割适形放射治疗系统,至1998年4月治疗胰腺癌病人52例,随访2~17个月,有效率达89%.文中阐述了立体定向定位、设计治疗计划、制作适形铅挡、执行治疗.并总结了护理经验,它包括治疗前的宣传、讲解工作,嘱病人加强营养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预防等.

    作者:赵艳萍;李杰;肖艳杰;翟颖;刘慧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立止血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较复杂,临床表现以呕血、便血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红蛋下降.1995年1月至1999年3月我科采用立止血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47例,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金淑珍;胡新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护理

    患者自控镇痛法(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是一种新型的注射泵将镇痛药物由患者按需注射而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的一种方法.施行静脉PCA镇痛(PCVA),能促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加快胃肠蠕动与伤口愈合,减少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我科1997年10月至1998年4月对60例患者术后进行分类镇痛观察,PCVA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多用胸带的制作与应用

    固定胸廓是肋骨骨折病人常规治疗方法,传统的多头带固定效果欠佳.笔者1996年自制多用胸带,经临床应用87例剖胸手术病人,固定6~28 d,效果满意.

    作者:李菊珍;吴定莲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胸胃CT扫描与服造影剂时间的观察

    食管癌手术治疗常为首选方法,术后胃被提到胸腔内,形成胸胃[1],其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CT胸部检查能准确反映病变的厚度,周围浸润,复发及纵隔转移等信息,对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提供科学依据.但CT具有横断层成像的不足,胃具有伸缩性,空虚时由于平滑肌的紧张性收缩而紧贴在一起,加上术后改变,有时很难与肿瘤复发等其他疾病区别.为弥补这一不足,1995年5月至1997年5月,我院CT室护理组对食管癌术后胸胃CT扫描前采用口服造影剂方法充分显示,同时对服药佳时间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爱英;陈美玉;范斌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住院患儿实施多元文化护理管理

    多元文化护理要求在疾病护理的同时做到文化护理.将多种文化渗透到护理工作中,对病人施以全程、全方位、多媒体的影响,以利于疾病的康复[1].1996年8月至1998年12月,我院对112例患儿,实施多元文化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马亚宁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颈动脉插管注射尿素治疗小儿腮区血管瘤的护理

    颈外动脉插管注射尿素治疗小儿腮区血管瘤1 240例,均在全麻下行颈外动脉插管术,术后第1 d开始每日从管内注射40%尿素3~10 ml.结果:1个疗程治愈率为68%,拔管后再行局部尿素注射1~3个疗程,全部治愈.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导管的护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是护理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婉秋;肖晓娥;王红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56例老年性颅内血肿血糖变化分析及护理

    老年性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与否除取决于颅脑损伤的程度外,并发症的早期治疗也是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1997年1月至1998年10月56例老年性颅脑损伤后颅内血肿患者血糖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老年性颅脑外伤后血肿形成血糖值升高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陈惠珍;巴明;史俊娥;许莺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便携式多功能医用桌的研制及应用

    骨科、外科大手术后及长期卧床病人,很多生活上的事需要在床上完成.为此,1998年我们设计了便携式多功能医用桌,于1998年9月至1999年1月临床应用30例,效果满意,并取得专利号(982423047),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玉兰;韩红菊;赵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探索有儿科特色的整体护理

    我院血液病房自1997年9月至1999年3月建立了整体护理病房,经历了组织学习、资料准备、具体实施3个阶段,建立了儿科特色的整体护理.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丽君;施兰姣;郭汉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深静脉置管的运用及护理进展

    静脉穿刺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静脉营养疗法、血液标本采集等,还扩展到血液透析、化疗、排除体腔积液等方面,其并发症与操作及护理有关.综述了穿刺静脉的解剖特点、佳置管长度、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等的研究,以及穿刺点皮肤及导管护理的新进展.

    作者:尹华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现代护理发展趋势

    现代护理趋势是以病人为中心,根据病人身心、社会及文化等需要,按护理计划、护理方案进行身心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和社区保健.这亦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1].一些发达的欧美国家均已按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践20多年,我国各大城市教学医院和军队医院也都按这一新模式进行护理实践与教学改革.为了推广这些经验和做法,我们将近年来有关杂志发表的心身整体护理信息作一综述.

    作者:徐明娜;殷素霞;黄莉敏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视觉电生理检测术的护理配合

    视觉电生理检查是应用电生理仪测定视网膜被光照射或图像刺激时,在视觉系统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1].它是客观的、无创伤的、定量的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估计预后及疗效鉴定有很大的帮助.较有代表性的检查方法包括:视网膜电图(ERG)、眼电图(EO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视觉电生理检查现已成为眼科常用检查项目之一.我院1997年8月至1998年10月,检测1 233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朱颖;苏淑娟;吴秀宝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