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湘
许多家庭都会设立小药箱,储备一些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然而,如果不注意科学合理地保存药品,就可能导致一些药品过期、变质.下面介绍几种药品保存必须注意的事项,供大家参考.片剂和胶囊 瓶装片剂开启后,不要将内附的干燥剂随意丢弃,应将干燥剂置于原包装瓶内,糖衣片尤其要注意.如果是散装药片或胶囊,用避光药瓶盛放,如棕色玻璃或塑料瓶,好内放干燥剂,并放在室内避光处.但不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
作者:何莉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日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牵手浙报传媒,搭建全国首个实现全数据互联互通的网络医疗体系.把检查单、化验结果、CT片等拍照上传到网上,远程咨询医生治疗方案,这是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医院.但这样的人工数据上传+网络诊疗并非高效的诊疗模式,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医院.据浙医二院院长、浙二国际网络医学中心负责人王建安介绍,他们将打造一个具备影像、报告、病历等医疗信息的实时交互,医生之间、医患之间的移动视频诊疗平台.通过打造“广济健康云”平台,实现所有加盟医院的实时、全信息互通,可以通过掌上诊室、医嘱系统等,实现随时随地的远程诊疗,院间还能实现医嘱的互认互写.
作者:叶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油、盐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膳食问题.油摄入过多增加患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盐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应养成清淡饮食、少油少盐的膳食习惯.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25~30克,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包括酱油、酱菜、酱中的含盐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这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抢救室送来了两个病人.两位患者都是50多岁的中年男性,其中一位患者刚入急诊抢救室,就在医师和家属谈话还不到2分钟,心跳骤停了,虽然先后进行了5轮心肺复苏,终还是没抢救回来.另一位患者也是入急诊3小时后突然心跳停止,虽经医护人员尽力抢救,还是没能挽回患者的生命.心痛之余,我们发现这两例患者都是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在入院抢救前都没经过正规的治疗.
作者:周素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好处从保持旺盛精力到优美曲线,从延年益寿到提高生命质量,想必大家都知道.除了传统的运动项目,骑行、铁人三项、马拉松等时尚运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欢.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但运动的效果绝非一日就能立竿见影.所以,我们怎样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并能长期享受其中的运动?如何科学运动,预防运动损伤呢?听运动专家和达人们怎么说.
作者:叶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新实验研究成果显示,长期睡眠时间不足6个小时等于慢性自杀.城市里不少人往往披星戴月地工作,早起赶着上班,晚上忙着加班,整天忙得手忙脚乱.但据科学实验研究成果显示,长时间的睡眠不足不仅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甚至还会危害健康,相当于慢性自杀.
作者:健康报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很多人对中医的急救都不以为然,认为中医是不能急救的,都是慢慢调理用的.然而中华上下五千年,难道我们的祖辈们出现急病时,当时的中医都是“干瞪眼”的吗?中医急救可一点都不“宅”,它是深藏在“闺房”里的国宝,今天咱就让它出来亮亮相.晕倒昏迷按“人中”历代医家认为,人中穴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更是急救昏厥的要穴.平常有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抽搐、昏迷、中暑、一氧化碳中毒以及输液休克的病人,我们如果等医生或者急救车到场,往往会需要等一段时间,那么这个时候晕倒者的命就握在你的手中了,掐掐此穴,可能会很快苏醒过来了.
作者:来要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44岁的俞女士,9岁起患“癫痫”病,7年前“脑梗塞”导致右侧肢体偏瘫卧床至今.肢体瘫痪后不久,她颈部发现一肿块,约栗子大小,肿块逐年长大,尤其近一年肿块飞速增长,逐渐变成如婴儿头颅大小的巨大肿块,已经严重影响其呼吸和颈部的活动.
作者:杨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德国自然避孕协会理事,亚洲自然避孕学院院长徐世旺先生说,避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民众对避孕知识的匮乏,有些女人可能一辈子都未能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和生理周期.由于一知半解而导致避孕失败,造成对身体伤害的女性不在少数.徐先生列举了一些我们曾经认为的“金律”,实际上却是女性对生理周期的认识误区.
作者:赵湘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人格和人品,这是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通常,我们说“我以我的人格担保”,这里的人格其实指的是人品,一个人的品格,更多含有道德上的意义.而心理学上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个性,或者说是一个人对情绪、情感、思维、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我们经常说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人格健康,在健康人格基础上的心理协调能力,一个人格不够成熟健康的人就容易出现许多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作者:陆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40岁的李先生的一个月前右耳根部鼓出一个小球,起先还不在意,后来逐渐增大,到医院检查发现竟然患了腮腺肿瘤,腮腺常见的良性肿瘤,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手段.据悉,德云社的岳云鹏在去年也曾患过此症.腮腺肿瘤真的和嚼口香糖、嗑瓜子有关吗?李先生说自己半年前开始喜欢吃瓜子,是不是跟吃瓜子有关呢?网上有流传说,多嚼口香糖和吃瓜子易患腮腺肿瘤,真有这一说法吗?
作者:张颖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虽然我国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发病率近年来有所下降,但要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仍有待时日,数据表明,我国目前仍约有9300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万.作为感染科医生不仅在医院接诊的患者多,日常还常有各种途径来咨询乙肝问题的人需要解答.确实,乙肝病毒感染和慢性乙肝表现多样,有长期性和终生性的特点,患者能正确认识乙肝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和医生相互配合,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有效控制病情的目的.
作者:竺正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常有病人来问:天气热了降压药,服后感觉病好了,要不要停药?降压药服多长时间是一个疗程?如何调换药物?多长时间能停药?许多疾病,像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以及精神病,及抗排异药(器官移植后抗排异反应)等,目前尚无特效药,只是用药来控制病情,用药只能治其标而不能治其本.即用药时症状可减轻,一旦停药,极易造成病情反复、症状加重.这类疾病都应长期服药,甚至要终身服药;即使病情好转,也不应自作主张,随意停服.如病情变化,则需在医师、药师的指导下调换它药,如骤然停药,其症状会像皮球一样“反弹”,后果甚至比服药前更厉害,严重者将危及生命.
作者:陆基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近年来,常可看到各种“猝死”事件的新闻报道.很多看似健康的人或病情治疗后已稳定的好转患者,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研究表明,随着人体器官的老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人的动脉管壁会变脆、变硬,管腔变窄,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加之外部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影响,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斑块破溃或脱落,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其结果就是发生“猝死”.只要及时发现、科学防治,“猝死”是可以避免的,以下防“猝死”建议,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启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吃烧烤.”这是年过半百的赵先生形容自己年轻时的生活状态.当时他30岁,觉得1.8米的大汉每天喝点啤酒,吃点烤肉,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到了40岁,他的体重达到了240斤,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赵先生自己描述,当时,他爬层楼梯都能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坐公交车站着都累得不行,每次蹲下再站起来会头晕好久.
作者:郑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专家说,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有助部分人群预防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病以及结肠癌.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是受美国政府支持、由知名医生和科学家组成的专家组,是一个非营利机构.该专家组在前不久发表的终版建议中说,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与结肠癌的益处大于其带来的出血风险,但这种益处的多与少取决于患者年龄及是否有心血管病风险.
作者:新华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一次读书会上,心理咨询师旭青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旭青的妹妹旭阳曾经生育过一个女儿,女儿聪明可爱,不幸的是,女孩四岁时因为急症死亡.三年后,小女儿出生了,旭阳和丈夫隐藏了所有的伤痛,将全部的爱倾注在小女儿身上.他们深知,并不是生灭荣枯被遗忘,而是灵魂已栖息,更美好的新生命需要呵护.
作者:赵湘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近科室收治了几个肝大或肝脾大的宝宝,年龄在3个月~3岁之间.询问病史,家长主诉发现肚子大几月或1年多,但家里的老人、亲戚都告诉年轻的父母小孩子都是“青蛙肚”,不必紧张.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肝脏或肝脏脾脏增大,有的肝脏都重度肿大了.
作者:朱咏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江苏常州 阿琳我近体检发现患有子宫肌瘤,想请教一下,我该怎么办?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跃主任医师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与十几年前相比,子宫肌瘤越来越青睐三四十岁的女性,特别是未育、性生活失调和性情抑郁这三类女性.
作者:陈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熬夜加班 肾虚缠上“女人花”刚刚大学毕业的平平是一家报社的记者,由于职业关系她经常加班到深夜.近一段时间,她一向都准时的“好朋友”开始紊乱了,并且经色暗红,有时有血块,每次月经来之前感觉到乳房胀痛、腰痛.懊恼之余,她来到河南省中医院名医堂找王立忠主任医师就诊.
作者:戴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