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社区老年心理健康状况

蔡肖蓉

关键词:社区保健, 老年人口, 人口老龄化, 特殊人群, 身心健康, 身体健康, 科学水平, 预测, 医疗, 寿命, 世纪, 社会, 人类, 经济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医疗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寿命逐年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现实.据预测到21世纪,我国老年人口近2 亿,社区内老年人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对于这群特殊人群的身体健康及身心健康已成为社区保健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医院药房的质量管理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的质量规范化管理,从而使患者早日解除疾病的困扰,减轻经济负担,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强医院药房质量管理的意义,对医院药房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进行分析总结,并积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医院药房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药品采购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不够高等问题,并针对此类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讨论:医院在药房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规范现象,应不断加强医院药房的质量管理,在为患者提供经济、安全、放心药物的同时,努力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作者:邱晓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障碍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智能障碍的异同.方法: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1]韦氏记忆量表(WMS-RC)[2]对入组的42 例AD患者和38例VD患者的智能状况进行测评比较.结果:AD 组患者的总智商(FIQ)及记忆商(MQ)均低于VD 组.结论:两组患者的FIQ、MQ 均有所下降,以AD 组的下降更为明显.

    作者:王清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童炎康颗粒体外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童炎康颗粒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体外抗病毒法.结果:童炎康颗粒浓度在21.6mg/ml以上时,能够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对MDCK 细胞的毒性作用;童炎康颗粒浓度在43.2mg/ml 以上时,也能够抑制乙型流感病毒对MDCK 细胞的毒性作用.结论:童炎康颗粒具有体外抗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作者:王黎;夏卫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脑心通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心通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 0 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脑心通胶囊,对照组口服华佗再造丸.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77.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治疗后治疗组为(10.36±9.55),对照组为(16.45±10.34),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华佗再造丸.

    作者:祝玉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门诊不合格处方现状分析及建议

    目的:分析门诊不合格处方情况,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本院2008年1~3 月门诊西药处方15389 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门诊不合格处方307 张,合格率98%.针对不合格处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结论:加大药品信息宣传力度,修订<基本用药目录>,加强<处方管理办法>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作者:钱凤根;唐文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与免疫关系研究

    就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免疫学相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阐述中医在防治传染病方面的优势.

    作者:周德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肝门部胆管梗阻性病变的MSCT诊断

    目的:探讨肝门部不同病变致胆管梗阻的MSCT 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的临床、MSCT 表现,所有病例都进行了MSCT 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40 例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中,15 例肝门部胆管癌,2 例肝门部原发性肝细胞癌,10 例肝门部转移癌,8 例胆管结石,2 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2 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 例胆总管炎.27 例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者MSCT 表现为肝内胆管呈软藤状重度扩张,肝外胆管中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伴或不伴肿块的截断型或突然狭窄型,肝外胆管壁局限不规则增厚;13 例肝门部胆管良性梗阻者MSCT 表现为肝内胆管呈枯枝状轻中度扩张,肝内外胆管不一致扩张(内轻外重),肝外胆管远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削尖状狭窄,肝外胆管壁呈弥漫环形增厚.结论:引起肝门部胆管梗阻的疾病多种多样,MSCT对肝门部胆管梗阻性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敏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应用危险因素评估表对小儿体外循环术后压疮的预防

    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一般人都认为压疮大都好发于老年人、长期卧床、营养不良、昏迷及神经内科病人,可是我们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小儿体外循环手术后由于病情危重翻身困难、水肿、大小便刺激、皮肤稚嫩、保护性差等因素,如果预见性不够、观察不及时、护理不到位也极易产生压疮.我科ICU自2006年4月至2007年2月对20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病情危重、不能顺利脱机拔管的患儿,针对我们小儿心脏外科的特点,借鉴了国内压疮评分法,制定了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通过详细不间断的评估,降低了压疮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螺旋CT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平扫和动态增强的多层螺旋CT表现,总结CT 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要点,提高与其他血管丰富的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与病理证实的32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平扫与增强后的表现.结果:共检出36 个病灶,28例为单发病灶,4 例2个病灶.CT 平扫病灶均呈等密度或轻微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心瘢痕外,所有病灶均有明显的均匀强化,其中19 个病灶中心或周边见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门脉期病灶呈稍高密度,延时期病灶呈等密度;17 个病灶伴有中心瘢痕者均有延迟强化,CT 正确诊断28例,诊断符合率87.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较全面显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对大部分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明显地提高与血管丰富的肝细胞癌及肝血管瘤等的鉴别诊断能力,避免误诊.

    作者:高翔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综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化疗综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48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方配合的GP方案治疗,对照组GP方案化学治疗.结果:治疗组客观有效率(CR+PR)为37.5%,对照组客观有效率(CR+PR)为3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毒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GP 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虽不能明显提高近期疗效,但能明显缓解疼痛、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能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肖书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门静脉高压症的术后护理

    目的:推动和促进目前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术后护理工作,并为此完善科学化、规范化的全面护理体系.方法:针对我科五年内29 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实施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护理观察分析,其中病死率为17%.结论:随着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广泛开展,术后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术后死亡率.

    作者:潘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合理使用番泻叶

    番泻叶,别名泡竹叶、泻叶,系豆科本草状小灌木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味甘、苦,性寒,归大肠经,为苦寒、质黏、滑润攻下之品,具泻热行滞、通便、利水之功效,主治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等.

    作者:王玉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的172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两组均给予维生素C、青霉素类药物口服或静脉滴注,并行鼓膜穿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微波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结束观察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1.11%,总有效率92.22%;对照组痊愈率58.43%,总有效率77.91%.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5.56%,对照组16.8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2.22%,对照组1.12%,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有效的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彭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通络糖泰方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大鼠C反应蛋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血清CRP、TNF-a 和IL-6 水平与神经功能之间的关系,观察通络糖泰方进行短期干预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SD 大鼠,采用两次四氧嘧啶腹腔注射法诱发DM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2只,另以正常大鼠10只作为正常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弥可保、二甲双胍和通络糖泰方浸膏灌胃治疗.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清CRP、TNF-a、IL-6 和血脂水平.结果:通络糖泰方能降低血清CRP、TNF-a、IL-6 和血脂水平,改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论:通络糖泰方能改善实验性DPN 大鼠神经功能.抗糖尿病慢性炎症,改善糖、脂代谢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作者:张海生;谢春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龄大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大肠癌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高龄患者由于各器官功能的衰退,术后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常见的并发症有:心血管疾病、肺部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通过对2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到并发症是高龄大肠癌患者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患者的身心特点,科学有效地加强各个环节的护理,尽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顺利渡过手术期,提高手术治愈率.

    作者:梁爱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疗体会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突出的临床表现,失代偿期者75%以上有腹水.由于腹水的存在,患者原有的消化道症状加重.腹水的产生与持续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引起肝硬化腹水的病因,主要有情志所伤,酒食不节,劳欲过度,虫毒侵蚀,黄疸、积聚日久不愈等.历代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聚水而胀,所以治疗多从肝脾肾论治.

    作者:尹金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36例外科手术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36 例外科手术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病人对健康教育的内容想了解为术前检查的意义占95%;病人对健康教育方式愿意接受的是护士个别指导占94%.结论:通过调查分析,提高了健康教育质量,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谢秀金;张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概况

    本文综述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发病机理及治疗等临床研究状况,着重归纳了近10年来临床常用的各种中医治疗方法,对其治疗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一些问题和思路.

    作者:彭泽深;肖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痹证的诊疗

    痹症的范围很广,其诊疗关键在于分辨类型.按症状特点、病因特点及病位特点的分辨方法可谓得其肯綮.

    作者:徐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林求诚主任辨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经验拾萃

    林求诚主任医师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是一种标本相为诱因,相互作用恶性循环的结果.慢支急性发作期,以辨痰为辨证的主线,热痰证,治以清热养阴,宣气活血.方药用鱼腥草、蒲公英、银花、连翘、胆星、陈皮、北沙参、瓜蒌、赤芍、丹参、桃仁、竹茹、麦冬、茯苓.寒痰证治以温寒燥湿,宣肺活血.药用煮半夏、制南星、细辛、干姜、白芥子、赤芍、桃仁、丹参、菖蒲.缓解期分为肺气虚证,治以补肺益气,佐以活血;脾阳虚证,治以健脾燥湿,理气活血;肾阳虚证,治以温阳补肾,纳气活血和阴阳两虚证,治以滋阴补阳.慢支并感染者多表现为本虚标实,应重视瘀血的存在,辨证为痰热壅肺,气虚血瘀.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为:瓜萎10g,薤白10g,半夏10g,黄芪15g,党参15g,京丹参15g,赤芍15g,黄芩10g,连翘15g,蒲公英24g,紫花地丁24g,鱼腥草24g,甘草3g.强调重用清热解毒治标之品.

    作者:陈志斌;葛立波;连林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