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危儿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

黄友旗;何彩霞;许少琼;黄奕山;徐开寿;麦坚凝

关键词:高危儿, 神经行为, 早期干预
摘要:行为、语言和个人-社会性行为等5大能区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可纠正异常的神经行为,提高智能发育.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肺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颅脑损伤继发性肺炎患者170例,其中吸入性肺炎78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39例,其余92例分为C、D 2组各46例,均细菌培养+药敏实验,针对性选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A、C组患者同时加用肺部病灶区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14~30 d后,A、C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B、D组,死亡率明显低于B、D组(均P<0.01).结论: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性肺炎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郑夏茹;原丽萍;李玉梅;李慧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Q角的理论与临床应用思考

    Q角是一个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常见的物理检查指标,又是一个在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争论的话题.关于Q角,首先要提到膝关节和髌股关节.

    作者:邱玲;郑旭;袁松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对PTCA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治疗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6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术前后康复组患者配合系统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结果: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SDS、SAS)评分入院时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TCA后康复组SAS及SD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 .结论:心理干预对PTCA后患者的身心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陈艳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改良电抽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改良电抽搐(MECT)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力的影响.方法: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B组加用MECT治疗.治疗6~9次及治疗结束2个月后,以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及记忆商数(MQ)评定2组患者的记忆水平.结果:B组患者WMS及MQ评分在治疗6~9次时均明显低于A组;治疗结束2个月后WMS及MQ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改良电抽搐治疗对患者记忆力影响是暂时的,可恢复.

    作者:叶飞;吴慧;杨兆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4例脊髓损伤患者留置尿管与泌尿生殖系并发症分析

    患者1,男,36岁,以跌伤致腰痛、双下肢无力麻木5 h入院.诊断为L1爆烈性骨折伴不全瘫.入院时小便不能自解,给予留置导尿.于4 d后在全麻插管下行L1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10 d转入康复科,仍留置尿管.转入8 d后患者出现尿液浑浊,白细胞2+,镜下白细胞计数53个/μl,尿培养示聚团肠杆菌生长.给予二叶定抗感染治疗,尿色转清.10 d后停药,出现睾丸红肿疼痛,逐渐加重,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急性左睾丸、附睾炎.转泌尿外科行尿流改道及二叶定,左克二联抗感染治疗.5 d后睾丸红肿疼痛消失.

    作者:庄淑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职业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职业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在维持原有药物治疗及剂量不变的同时对3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6个月的职业康复训练,包括手工作业、绿化保养、书法等.应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于训练前后分别进行评定.结果:训练6个月后,30例患者IPROS总分、各因子分及BPRS的总分和分量表分均低于训练前(P<0.01).结论:职业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精神症状.

    作者:许祖年;杨丽;招俊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五指体表定位法对确定KOA针刀治疗点的指导作用

    目的:探讨五指体表定位法对确定针刀治疗点的指导作用.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均采用五指体表定位法定位,针刀整体松解治疗,每周1次.结果:治疗3~6次,随访4~6个月,70例患者中痊愈18例,显效35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结论:五指体表定位法可准确确定治疗点处的解剖结构,为针刀精确松解病变处的粘连瘢痕创造较好条件.

    作者:张天民;吴绪平;何国兵;催清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的不典型甲亢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的不典型甲亢的发病及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53例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并逐一分析.结果:53例患者实验室检查示甲状腺激素均升高,确诊为甲亢,误诊原因为缺乏系统的实验室检查,医务人员专业理论和临床经验不足.结论:表现为消化系统单一症状并经对症治疗疗效不佳时应及时进一步检查甲状腺功能及其他,以免误、漏诊而延误病情.

    作者:刘国卓;孙明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Tamoxifen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IL-1β的产生有所减少,BSCB的破坏也得到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Tamoxifen可以减轻大鼠SCI后炎症反应,促进血脊髓屏障的恢复.

    作者:潘邓记;田代实;渠文生;詹燕;谢敏杰;喻志源;王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关节松动术在脑卒中肩手综合征中的疗效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采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张力试验和上肢选择性运动等关节松动术.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肩手综合征配合使用关节松动术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彭艳梅;钟新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脑卒中患者口服橄榄油的临床作用

    结论:大剂量(30 ml)口服橄榄油对脑卒中便秘患者有快速通便作用;长期小剂量(10ml)口服橄榄油可调节血脂,降低血糖,保持大便通畅,对预防或减少脑卒中复发有较好作用.

    作者:柯娟;徐远红;王桂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步态评定的教学体会

    步态分析对于异常步态的障碍学诊断、评价异常步态的程度及相关手术疗效、比较不同种类的辅助具(含假肢)和矫形器的作用等均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蒋松鹤;郑余银;屠文展;林海燕;张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丹参酮IIA对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血液SOD、NO及Hyp含量的影响

    、LVI、Hyp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而SOD活力、NO含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2组和纈沙坦组HW/BW、LVI及Hyp含量显著降低,SOD活力、NO含量显著升高;丹参酮1组与模型组各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丹参酮IIA对大鼠心肌肥厚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NO生成、抑制胶原合成、调节心脏局部氧自由基代谢等方面的作用有关,但<5 mg·kg-1的丹参酮IIA对心肌作用不明显.

    作者:马春桃;屠恩远;周亚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比较穴位埋线与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

    久.

    作者:毛红蓉;王凌云;张红星;黄国付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现状研究

    脑瘫患儿发病形势多样化,临床表现复杂,脑瘫的治疗不能采用单一治疗方法,因此综合康复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综合应用现代康复医学技术、针灸推拿、中药等传统康复手段,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时期脑瘫患儿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临床实践证明综合康复治疗比单一手段治疗小儿脑瘫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唐强;李雪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CPM终端保持法治疗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

    目的:观察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机(CPM)终端保持法对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肘关节创伤致功能障碍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2组均给予低频脉冲电疗、超声波和红外线等物理治疗.观察组增加CPM屈伸终末端保持法训练,对照组按CPM常规操作训练.结果:治疗1 h后,观察组肘关节屈伸活动的改善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个月后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PM终端保持法有利于早期加速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改善.

    作者:李韵;徐义明;曹曼林;梁娟;吴国桢;顾欣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针刺外劳宫和太冲穴对脑卒中软瘫期患者的作用

    明显促进脑卒中软瘫期患者运动功能的提高.

    作者:袁佳;豆运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醒脑开窍针法与循经按摩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对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提高有明显效果.

    作者:罗雪梅;江小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ICF核心组合的开发研究概述

    1 ICF简介国际功能、健康和残疾分类(ICF)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不同健康领域的应用而建立的国际分类之一.WHO于1980年出版的用于测试目的的<国际损伤、残疾和障碍分类>(ICIDH)的修订版本,经过5年的国际性广泛的意见征集后,于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签署在国际上使用ICF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健康和残疾的科学标准的依据的决议[1](决议WHA54.21).

    作者:张婷;黄晓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放射介入疗法配合理疗治疗股骨头坏死

    目的:观察放射介入疗法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49例,均采用放射介入疗法,术后配合汤头天然甲级温泉水浴疗、按摩、微波等物理治疗15~30 d.结果:随访6~18个月,249例患者中显效142例,明显缓解74例,减轻1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4.4%.结论:放射介入治疗配合物理疗法对股骨头坏死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常志刚;董祥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