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型引流管在鼻腔填塞中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张萍;耿彩艳;任乐

关键词:引流管, 鼻腔填塞物, 制作, 手术后, 鼻内镜, 选择和应用, 选择和使用, 粘连, 术后出血, 呼吸方式, 填充物, 伤口, 临床, 科研, 病人
摘要:鼻内镜手术后填塞物的选择和应用一直是鼻科研究关注的重点, 因鼻腔填塞物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到病人术后经鼻呼吸方式、 出血、 伤口粘连情况, 严重时还会由于术后出血及产生粘连而影响手术的成败.因此,寻找合适的鼻内镜手术后的填充物受到了临床的广泛重视.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规避风险脆弱性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安全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规避风险脆弱性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安全护理方法.方法:对每位血管痴呆患者进行风险脆弱性评估,实施针对性护理防控措施,规避风险发生.结果:本护理单元18例血管痴呆患者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住院期间全程护理安全、优质、高效.结论:护理人员提高护理安全服务意识,对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脆弱性评估,对风险预测预防,可提高血管痴呆性患者护理安全.

    作者:张海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乏力、恶心、腹胀及纳差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还原性谷胱甘肽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效果显著.

    作者:张波;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改良后的灌肠方法及观察要点

    目的:改良后的灌肠方法可以插到肠道病变部位,使药液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从而达到康复.方法:①用一次性输液管接一次性吸痰管;②直接用注射器接吸痰管;③不接吸痰管就需要把输液器前段剪去、圆润一点,避免刺破肠道(不常用);以上方法适用于中药保留灌肠,每次100毫升,每天睡前灌肠.结果:方法①(10例);方法②(3例);方法③(2例).结论:改良后的灌肠方法使用方便,经济适用,便于操作,药物不宜沉淀.

    作者:王凤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日点评分析法在脑卒中患者基础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日点评分析法在脑卒中患者基础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护理单元采用日点评分析法,对38例脑卒中患者基础护理管理实施日点评、分析、改进.结果:实施日点评分析法后,脑卒中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大优质化,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日点评分析法适用于脑卒中患者基础护理管理,是夯实基础护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士分层分组弹性排班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层分组弹性排班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的应用.方法:以临床工作能力为主,兼顾职称、学历、在重症监护室(ICU)的工作年限,实际工作能力等多方面,在科内把护士分为5个层级:0级、1级、2级、3级、4级.根据工作时间性质和科内人员情况将分为五组:1组、2组、3组、4组均为循环倒班组、5组为辅助正常班组.结果:通过分层分组管理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护士分层分组弹性排班管理模式的实施,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加快低年资护士的专业水平及急救水平成长,加强了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的带教和支持作用,使得护理工作更好的满足于患者的需求,减少护理缺陷避免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梁改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提高聘用护士待遇促进护理事业发展

    目的:探讨提高聘用护士待遇的激励方法.方法:给聘用护士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来调动积极性,激发她们的工作热情,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结果:提高了聘用制护士的整体素质,稳定了聘用护士的队伍.结论:管理体制的健全,各项待遇的提高,调动了聘用制护士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作者:贾柠;吕月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本院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抽取本院2014年7月1日~2014年10月31日门急诊处方,每月各500张,共计2000张进行统计,点评、结果分析.结果:本院2014年7月份到10月份各月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78~1.9;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238.2~285.1元;注射剂的使用率为21.6%~22.6%;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为17%~19%;药占比为0.82%~1.15%;处方合格率为96.6%~98%.有6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占3% ,其中,处方书写不规范共计37张、处方用药不适宜23张,分别占全部抽查处方的比率为1.85%、1.15%.结论:用药合理性仍存在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工作.

    作者:吴艳姣;成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体重超重中年高血压患者饮食运动个体化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探讨体重超重中年高血压患者饮食运动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4年1月年营养专科门诊对58例体重超重中年高血压患者饮食运动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法,即分析患者体重、血压、实验室检验结果,给与个体化的具体的饮食指导和运动干预,追踪护理干预持续时间6个月后,评价体重、血压值.结果:58例中年患者,体重、血压均控制在理想状态下.结论:有效的个体化护理干预,能使体重超重中年高血压患者的体重、血压发生变化.使血压控制在治疗结果理想状态下,减少诱发因素的发生.

    作者:赞登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手术室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于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即设置设备精细化管理、患者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精细化管理.结果:麻醉后复苏护理取良好效果,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得到患者、麻醉医师、手术专家的认可.结论:精细化管理理念是提高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的有效方法,使麻醉后复苏护理安全优质高效.

    作者:冯永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质量持续改进管理法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质量持续改进循环管理法在内科系统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病区质量管理应用质量持续改进(PDCA)循环管理法.护士长学习掌握质量持续改进循环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并具备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对本科全体护士培训学习掌握循环管理法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模拟应用能力.结果:通过2年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病区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自我质控和管理能力.结论:质量持续改进(PDCA)循环管理模式通过分析问题、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实施执行、控制检查、巩固成果并处理遗留问题这几方面,使护理质量改进形成螺旋式,不断地循环上升,持续改进.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工具.

    作者:董巧云;陶菊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精细化管理在夯实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基础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精细管理管理在夯实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基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方法.方法:2013年~2014年,本护理单元在开展优质护理活动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夯实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基础护理,即将精细化管理思想、作风、态度贯彻到每位患者基础护理管理活动和操作过程中.结果:108例患者基础护理服务大优质化,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服务意识和能力.结论: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对患者实施精细化基础护理操作和精细化基础护理质控,是夯实基础护理的保障.

    作者:华龙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通过对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原因分析,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防范跌倒事件发生.方法:对2014年上报护理部的16例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跌倒的发生存在集中趋势,年龄为老年患者居多,地点集中在厕所和床边,发生时间集中在夜间,并与住院环境和服用药物等因素有关.结论: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做好入院评估、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落实健康教育,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可以有效地预防意外事件发生.

    作者:梁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注射用盐酸托烷司琼存在配伍禁忌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 发现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注射用盐酸托烷司琼存在配伍禁忌. 出现白色混浊小片絮状物,为此进行实验和观察,以指导两种药物的正确使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美琴;张艳萍;张玉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参麦治疗组19例,联合治疗组(参麦注射液和卡托普利)21例,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心率等指标,对比用药前后心功能状态,并与对照组19例比较.结果:患者心功能和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率及收缩压与心率乘积均有显著降低,3组(联合组、参麦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47%、73.68%、57.89%,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参麦注射液加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范化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以本院接诊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采用家庭牵引治疗,实验组在家庭牵引治疗基础上加以腰部护理、腰肌功能锻炼、以及行走护理;对照组只告知护理方法不进行师范和监督,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复发率经过x2检测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指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能降低腰椎键盘复发概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美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个体化护理模式在宫腔镜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模式在宫腔镜术后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妇科住院患者中有46例接受宫腔镜手术方式切除子宫肌瘤,术后应用个体化护理理念全程优质护理,即在全程护理中突出个体化、针对性、优先次序性的护理理念.结果46例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住院6~10天均治愈出院,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收到3例患者的表扬信.结论:对宫腔镜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模式,对促进患者治愈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能有效避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起到提质增效的良好结果.

    作者:施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采用传统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患者每组60例护理资料进行分析,主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心理状态以及护患关系等因素.结果:舒适护理组术后的疼痛程度、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反应在统计学上明显低于传统护理,护患信任关系也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结论:舒适护理不但能够减轻骨科患者不适度与焦虑程度,减轻患者的疼痛,而且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术后顺利康复.

    作者:王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不良事件76例分析与防范对策

    目的: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出其发生的常见原因,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 方法:对2013年度本院各科室自愿上报的76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以给药相关类占第1位,工作3年以内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比例高.结论:只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士安全意识,加强护士责任心及规范化培训,认真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加强护患沟通,才能有效地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张桂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提高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药物治疗服药依从性的体会

    目的:探讨提高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服药依从性方法.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4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服药治疗存在依从性低(89.6%)的原因探讨分析,实施改进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4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服药治疗存在依从性提高到96.6%,2例因病情变化停服药物,进行131I治疗.结论:追踪随访患者,了解服药情况,针对低依从性低的原因,采取用药指导、多形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甲状腺患者药物治疗服药依从性.

    作者:马燕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浅谈急诊科护士在新形势下的素质与能力培养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素质与能力培养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重点对本院急诊科45名护士进行素质与能力培养,努力学习急诊急救知识,不断提高急救水平,保证急诊科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结果: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效率得到全面提高.结论:加强急诊科护士素质与能力培养,提高工作效率,使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

    作者:张桂梅;郜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