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格;李文;杨梅萍;陀柳英
目的:探讨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和康复指导.方法: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并配合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按Nakai评分,优良率95.8%.结论: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配合有效的康复护理指导,对促进术后康复有显著作用.
作者:李沂红;于英兰;白彦红;王爱琴;王翠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01例,男69例,女32例;年龄21-70岁,平均59岁;病程20 d-2年;疼痛部位在头面、颈部10例,躯干61例,四肢30例;均为皮肤带状疱疹已愈,仅留有色素沉着,但存在局部皮肤针刺痛、烧灼样痛、麻木感等.101例患者分为3组,其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作者:王淑娟;巩淑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对脑瘫患儿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分析,为临床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提供资料.方法:脑瘫患儿108例,神经学检查评价脑瘫类型以及并发症诊断,并进行头部MRI检查、视听诱发电位检测及脑电图检测.结果:①108例中不同类型脑瘫并发症81例(75%),其中摄食困难、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并发症占多数.②混合型脑瘫的并发症发生率高(90%).③头部MRI异常率75.9%,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多(45.1%).结论:小儿脑瘫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营养物质的摄取和体格发育,增加其融入社会的难度.早期注重婴幼儿摄食技能的发育监测,干预和改善其智能水平,促进语言发育,积极控制癫痫发作,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姚宝珍;夏利平;凌伟;王军凌;江端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康复护理措施,预防再脱位.方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患者5例,均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结果:随访3年无1例发生再脱位.结论:针对性的康复护理,系统的出院指导是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再脱位的重要因素.
作者:江雪莲;郭小玲;王玉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临床上大多数气管切开的患者术后意识模糊伴肢体功能障碍,为了便于护理,患者常不能穿衣,既不文明又增加伤口污染机会.为解决这一难题,作者于2003年自行设计一款昏迷患者专用服,临床应用10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清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老年性休克型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4例老年休克型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胸片及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和药物治疗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均起病急骤,实验室检查多项异常,X片表现为肺炎,心电图示肺心病变化.治疗以抗菌素为主,辅以超短波.结论:早期确诊,合理用药,防止并发症,加强预防可以减少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宁守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颈椎病患者53例(综合组),均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1],男34例,女19例;年龄35-78岁,平均46岁;病程2-28年;临床表现为头晕(昏)或伴有头颈项痛、反复侧倾跌症,一侧上肢麻木、耳鸣及听力下降或恶心、呕吐等;颈椎X线正侧位片或CT示颈椎间盘退性改变或有椎间盘向后外侧突出等.另选择病情与综合组基本相同,且具有可比性的颈椎病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
作者:刘玉生;常洪;尹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二甲胺四环素(minocycline)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对损伤脊髓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36 只SD大鼠分为4组,空白组只暴露脊髓,不损伤,A、B组及损伤组建立脊髓损伤模型.A、B组分别给予二甲胺四环素和甲基强的松龙腹腔内注射;损伤组和空白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免疫组化法检测4组大鼠损伤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因子(Bcl-2 、Bcl-xl、 Bax)的表达; TUNEL 标记凋亡细胞.结果:A组的神经功能高于损伤组(P<0.01),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损伤组的凋亡阳性细胞多于A、B组(P<0.05);A组Bcl-2阳性表达细胞多于损伤组(P<0.05),而Bcl-xl、 Bax表达与损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凋亡是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甲胺四环素能上调Bcl-2的表达,改变Bcl-2/Bax的比值,从而抑制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对损伤脊髓的神经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钢;梁群;陈安民;郭风劲;李江林;徐卫国;游洪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经CT或MRI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8例,男188例,女130例;年龄28-65岁,平均43.2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3.8年;临床表现单节段突出283例,双节段35例;中央型突出15例,旁侧型303例.318例患者均采用硬膜外腔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
作者:李慧;刘秀财;印春铭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992-1999年本科收治外伤性癫痫患者59例,男37例,女22例;年龄12-47岁;均有头部外伤史,既往无癫痫史;头颅CT或MRI示颅内血肿5例,脑软化灶5例,脑水肿9例,脑疤痕16例,无异常24例;癫痫发作在伤后2周-6个月;脑电图检查均有癫痫样放电,表现为棘波、尖波及棘-慢波;59例分为综合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均给予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神经营养及扩血管药等治疗.综合组加用高压氧(HBO)治疗,采用中型空气加压舱,压力2.0 ATA,吸氧30 min,2次,中间间歇10 min,每日1次,12次1个疗程.
作者:张志格;李文;杨梅萍;陀柳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2组,均采用西药阿斯匹林和5-单硝异山梨醇酯等治疗,综合组120例同时配合电针内关、郄门穴治疗.结果:经过6个疗程的治疗后,心绞痛和心电图总有效率综合组高于对照组;心绞痛缓解和消失时间综合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电针有关穴位结合口服西药能明显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
作者:童延华;童利民;徐桂冬;王诗才;李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抑郁症患者76例,均符合CCMD-2抑郁症诊断标准[1],男29例,女49例;年龄20-67岁,平均(36.7±10.8)岁;平均病程(4.3±2.2)个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平均评分(29.6±6.9).
作者:茅跃平;范畴;徐浩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正负气压按摩治疗2型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2组各30例,均接受常规临床治疗,按摩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正负气压按摩治疗.结果:治疗30 d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好转(P<0.01),按摩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3.3%,常规组为13.3%和60.3%,按摩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常规治疗结合正负气压按摩能显著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作者:尚翠侠;刘珊珊;候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GOLD)之前中华呼吸学会(CRA)和美国胸科学会(ATS)及GOLD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分级标准.方法:对713例CODP患者的肺功能测定结果分别按1997年CRA和1995年ATS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比较,同时对FEV1%预计值与PEF%、Vmax75%、Vmax50%、Vmax25%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反映气流受限及肺功能受损程度的FEV1%预计值及FEV1/FVC、FVC%、PEF%、Vmax75%、Vmax50%、Vmax25%、MVV%、VC%等指标CRA和ATS的分级标准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按CRA分级标准,713例中COPD重度患者所占比例高,达55.9%;按ATS分级标准则是轻度患者所占比例高,达54.1%.相关分析显示,按CRA分级标准,轻度COPD患者的FEV1%预计值与PEF%和Vmax75%无明显相关性,但与Vmax50%、Vmax25%明显相关;中、重度及按ATS分级标准划定的轻、中、重度患者FEV1%预计值与PEF%、Vmax75%、Vmax50%、Vmax25%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1997年CRA的COPD分级标准较1995年ATS标准以及以ATS标准为蓝本的GOLD标准更能客观、准确地反映COPD患者的肺部病变及肺功能受损程度、工作劳动能力及生活自理情况.
作者:李志平;唐可京;黄建强;郭禹标;罗益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对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记忆及ADL的近期疗效.方法:VaD患者33例,分为电刺激组20例和对照组13例,均予以常规治疗,电刺激组配合小脑电刺激.结果:治疗后MMSE、ADL评分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电刺激组评分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电刺激小脑有利于VaD患者记忆功能及ADL的提高.
作者:吴冰洁;张玉淼;岳崴;杨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的发生率及其与功能的关系.方法:评定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肌张力,在病程6个月时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及Barthel指数(BI)分别评定患者肌张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在病程满6个月时患者中大多数存在肢体肌张力增高,MAS分级与FMA和BI得分间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痉挛发生率较高,而且痉挛程度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相关,康复治疗应关注痉挛问题.
作者:陆敏;彭军;尤春景;黄晓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老年抑郁症的诱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组)进行躯体疾病及生活事件调查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抑郁组躯体疾病及生活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有躯体疾病及伴有生活事件患者易患抑郁症,护理人员应掌握抑郁症的发病诱因,进行相应护理,降低抑郁对老年人的身心危害.
作者:高辉;张海风;李娟;常仁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烧伤康复期伴瘙痒患儿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10个月-6岁;烧伤面积2%-60%;均为烫伤、烧伤、电击伤等,创面愈合,有搔抓行为及抓伤.治疗取活泥鳅2.5 g,放清水中养1 d排出肠内物,去内脏,加生姜0.4 g、水200 ml,小火煨,盐调味后服汤,早晚各1次,3 d 1个疗程.
作者:鲁延林;张悦安;徐旭;陈万安;朱志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均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康复组同时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给予系统的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智力量表(HDS)、韦氏记忆量表(WMS)、临床痴呆量表(CDR)、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定期对2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结果:治疗第4周时康复组MMSE、WMS、SCAG、HDS和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对照组仅WMS和HDS评分有明显改善(均P<0.05或0.01);治疗8周后,康复组CDR评分下降(P<0.05),对照组MMSE、ADL、SCAG评分出现明显改善(P<0.05或0.01),CDR则无改变.治疗后各时间段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康复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潘大津;程英;杨苏骏;朱满莲;徐哲明;吴绍长;叶双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电位治疗对慢性颈肩腰腿痛的疗效.方法:慢性颈肩腰腿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电疗组采用高电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因子治疗.2组均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MPQ)等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电疗组治愈率达71.1%明显高于对照组40%(P<0.01).结论:高电位治疗仪治疗慢性颈肩腰腿疼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敏;顾旭东;姚云海;傅建明;尹汉奎;任芸;张雄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