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肢假肢装配后的综合康复治疗

尚翠侠;李强;周渼;赵昭;付全宏

关键词:假肢, 下肢, 装配, 综合康复
摘要:近年来由于外伤、感染、肿瘤及周围血管病等因素造成截肢的患者越来越多,据1987年统计全国有肢体残疾者755万人,其中约有45万人需要安装假肢[1].由此看来此类患者的康复训练显得越来越重要.我科1993年至今共收住院的下肢截肢患者188例,对其中160例装配假肢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收到满意效果.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性脑血管病红细胞聚集性的研究进展(综述)

    正常的血液流动取决于心脏、血管的功能以及其本身的流动性和变形性.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必将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例如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可在血液某些流变参数方面反映出来,如红细胞压积增高[1],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影响血液粘度的血液流动因子(红细胞聚集性Erygthrocyte aggregation EA[2]、红细胞变形性[3]、血液蛋白含量等)升高.故这些血液流变性参数出现异常时如能及时纠正则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临床医学工作者了解血液流变学有关知识,对提高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能力及开拓思路进行医学科学研究,将有极大的俾益.

    作者:郭丽萍;朵振顺;张美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膝关节等速测试峰力矩与总功及平均功率的相关分析

    利用40例正常男性BIODEX多关节等速测试和康复系统测试的膝关节等速向心收缩资料,分析峰力矩与总功及平均功率的相关性.结果:无论是闭链或开链、屈曲或伸展运动、慢或快收缩,等速向心收缩的峰力矩与总功及平均功率的相关系数在0.532~0.991(P<0.05~0.01).提示:峰力矩与总功及平均功率高度相关,在反映肌肉功能方面具有一致性.

    作者:成鹏;毕霞;杨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鼻咽癌放疗后唾液腺损伤的康复

    鼻咽癌放疗后,唾液腺受放射线损伤,分泌功能受抑制,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收集1990~1995年一程放疗后的鼻咽癌患者47例,根据放疗后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唾液腺损伤后的康复.

    作者:喻美贞;彭金凤;胡从良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及其后遗症100例

    自Sukoff等首先应用高压氧(HBOT)治疗各种类型脑外伤及其后遗症以来,在医学界已取得肯定的疗效.我们自1996~1998年对100例颅脑损伤及其后遗症患者实施HBOT,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宋先舟;李其修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康复治疗

    为探讨康复训练对失语的治疗作用,对86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进行诊断分型,并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检查法和Schuell刺激法进行语言训练.结果: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训练疗效明显,其中皮质下失语、Broca失语、命名性失语、运动性失语预后较好,Wernicke失语预后较差,而完全性失语预后差.提示: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康复疗效与其类型有关,语言康复训练对失语的康复有积极作用,应将其列入失语症患者的常规治疗中.

    作者:赵瑞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下肢假肢装配后的综合康复治疗

    近年来由于外伤、感染、肿瘤及周围血管病等因素造成截肢的患者越来越多,据1987年统计全国有肢体残疾者755万人,其中约有45万人需要安装假肢[1].由此看来此类患者的康复训练显得越来越重要.我科1993年至今共收住院的下肢截肢患者188例,对其中160例装配假肢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尚翠侠;李强;周渼;赵昭;付全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低频交变高压电磁场对脂蛋白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为探讨低频交变高压电磁场对脂蛋白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应用交变高压电磁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320例,对比分析治疗前后55例血清脂蛋白及其亚组分和30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显效125例,好转166例,无效29例;治疗后血清TG、TC、LDL-C降低,HDL-C浓度升高,TC/HDL-C、LDL-C/HDL-C比率降低;降低了全血和血浆粘度.提示:低频交变高压电磁场能改善脂蛋白代谢,改变血液流变学性质,对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作者:陈银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物理治疗加针刺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机能康复的研究

    为探讨脑卒中偏瘫的有效康复治疗程序,采用物理治疗加针刺对8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物理治疗与针刺的有机结合对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组与对照组康复效果比较(P<0.05或0.01);根据Brunnstrom分期合理地指导康复治疗,尤其是发病早期介入运动疗法和针刺,能大程度地减少患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和足下垂等继发障碍,对偏瘫肢体功能的中远期康复具有更重要的价值.提示:综合性医院应开展以临床护理学为基础的脑卒中康复模式.

    作者:章慧燕;卢青英;郑惠玉;邓雪珍;王晓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直流电鼻粘膜维生素B1离子反射法治愈完全性嗅觉丧失1例

    患者女,53岁.经五官科诊断为完全性嗅觉丧失,鼻粘膜颜色苍白,其病因不明,治疗半年未见效果转来我科.采用ZGL-Ⅰ型直流感应电疗机,注射用维生素B1,每支100mg×3支,进行直流电鼻粘膜维生素B1离子反射法治疗,操作要领:①患者配合.

    作者:许燕玲;丁建新;蒋伶俐;罗艳丽;庄晓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温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痛症

    作为全身活动范围大的肩关节,肩负着日常的提物、操作、粗重或精细等工作,若缺乏合理的自我调护,日久必会引起肩关节本身及其周围组织的病变,因此中老年人随着工作和生活的劳累极易患肩痛症.本文收治50例肩痛症患者,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辩证选穴定则,制定治疗方案并观察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积分变化.

    作者:阮经文;郑沛仪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小儿肌性斜颈的手术及术后康复治疗

    17例斜颈患儿,年龄2岁半~11岁,平均5.5岁;5例患儿出生时正常,12例患儿出生时有胸锁乳突肌血肿;斜颈在左侧7例,右侧10例;X线片检查均无颈肋、横突过长,结核,颈椎先天畸形等征象.

    作者:张长杰;黄兆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35例重症脑出血进行分期康复护理效果评价

    自发性脑出血具有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文献报道发病30 d内病死率为44%~52%,其中重型病死率更高达89%~94%[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和绝对卧床,以防再出血.其结果是经抢救存活的患者,因为早期没有保持良肢体位及功能锻炼而造成关节挛缩变形或严重痉挛状态,影响了其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为此我们对35例重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取分期康复护理取得预期效果.

    作者:卢青英;王秀玲;张圆凤;邓雪珍;沈敏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高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及健康教育

    胆道手术患者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71~86岁,平均77.5岁.患者入院后,即按照护理程序进行评估,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

    作者:荆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社会功能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疾病的康复、生活工作、社会功能受损情况及相关因素.作者对曾在本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回访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黄永兰;白雪光;王高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同化激素治疗截瘫并发褥疮的疗效观察

    12例T4~L1椎体损伤致完全性低位截瘫并发褥疮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26~73岁;褥疮部位在骶尾椎、坐骨结节及股骨大粗隆处,均为3度,直径3~10 cm.

    作者:廖志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50例

    肱骨外上髁炎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小26岁,大61岁;病程短2个月,长9年.全部患者采用小针刀治疗.①令患者仰卧位.②在肱骨外上髁到桡骨颈之间的压痛点处常规消毒,选用锋利的针刀,用1%利多卡因2~4 ml局麻,术者持小针刀对准压痛点垂直刺入剥离,然后由原针孔出针刀,不需缝合,仅于针孔处贴盖创可贴1张,3 d后揭掉,肢体不做任何外固定,限制剧烈运动1周.

    作者:赵宇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中风康复期高血压症

    中风经急救后进入康复期,但其高血压症常反复出现,成为再次中风的重要诱因.我科自1988年起运用针灸治疗和防治中风康复期患者的高血压症,并与常规药物降压组进行对照,结果如下.

    作者:高翔;金贤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膝关节骨关节炎(OA)是以关节骨及软骨的退行性变为主的疾患,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女性体胖者,症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本病除少数患者因持续性关节疼痛或进行性畸形需行矫形手术治疗外[1],大多数均采用休息、药物、物理因子、手法、心理、支具[2]及运动疗法等治疗.我科1996~1999年对154例膝关节OA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和单纯物理因子治疗,并进行了疗效比较.

    作者:刘剑;方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有癫痫发作的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分析

    98例有癫痫发作的脑型血吸虫病患者,经血清、脑脊液免疫学、脑电图、头部CT或MRI检查,结合疫水接触史及临床表现而确诊.经分析结果发现:癫痫发作形式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额叶、顶叶和额顶交界部位病变以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或单纯部分性发作为主,颞叶病变以复杂部分发作多见.头部CT或MRI对脑型血吸虫病是必要的检查手段,对病变定位价值很大,但对定性有一定困难.血吸虫肉芽肿以大脑皮质多见,但对于病灶大,水肿严重有脑室受压或中线结构移位的患者,不易与颅内占位性病变区别,易造成误诊.提示:对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应结合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血和脑脊液免疫学检查、头部CT或MRI检查更为可靠.

    作者:唐荣华;王金祥;阮旭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等速肌力测试训练仪量化评定肌痉挛

    根据摆动试验原理,利用等速肌力测试训练仪测试下肢股四头肌痉挛的截瘫患者18例和偏瘫患者16例(痉挛组),并测试正常人10例(对照组)作为对照,进行肌痉挛量化评定,分别记录其摆动曲线,以摆动曲线第一波的幅度(A1)、摆动次数(F)、摆动时间(T)、放松指数(R1)、幅度比(R2)为量化指标.结果:痉挛组下肢摆动曲线比较僵硬、不规则,幅度较小、时间缩短、波宽较窄,次数≤3次;对照组则摆动曲线平滑规则,屈伸角度较大,随着摆动次数增加,幅度逐渐减少至停止,摆动次数为4~6次.2组测试数值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本方法与目前国际公认的Ashworth量表法所测结果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提示:等速肌力测试训练仪效度良好,重测信度高,是一种简单易行又较为实用的量化评定方法.

    作者:杨今姝;纪树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