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张瑞霞
我们以初诊糖尿病人为对象,对其初诊时状况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现将我院自2003年5月到2004年5月在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初诊2型糖尿病分析如下.
作者:佟豪;巴雅尔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糖尿病足于1956年由Oakley首先提出,1972年Callerall再次明确其定义: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1].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而且后果严重,是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
作者:王秀珠;邬美丽;刘彩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后3天,如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喂养,通过胃肠道得到营养,对于加速病人的康复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晓玲;黄丽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癌症是对人类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患者认为得了癌症就等于判了死刑,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感到恐惧和忧伤,形成病理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严重地影响疗效.因此,在对癌症病人护理过程中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外,还应实施心理护理,克服不良情绪,充分调动积极情绪,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身体早日康复.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陈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肿瘤的生长发展是由于肿瘤细胞增殖与宿主免疫防御系统之间失调所致.病人的心理状态变化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及疾病的转归,我们对住院的218例胃癌患者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分析病人的生存期并作了观察和追踪,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顺姬;王晓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分析61例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预后,出院时(伤后3个月)32例恢复良好,轻残及重残15例,14例死亡.选择病人入院时有关临床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入院时的GCS评分和瞳孔大小及光反应与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GCS评分和瞳孔变化相结合应用可以尽早而准确地预测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预后,为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赵建春;王建梅;郭子泉;刘富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医疗消费人群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加,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呈现出医患关系的新趋向,医患矛盾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作者:付辉;尹丽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Fistula,CCF)又称搏动性突眼,它是颅内常见的动静脉瘘.80%以上的CCF因外伤引起,自发的不足20%.患者常因眼部症状就诊眼科而误诊.我院2002年初诊断并行介入治疗CCF1例,随访两年.因未见包头地区有文献报道,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小平;厚利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头皮动脉双针缝扎治疗顽固性头痛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80倒顽固性头痛患者在疼痛发作时进行头皮下动脉缝扎.结果:通过80倒顽固性头痛患者进行皮下动脉缝扎,有87.5%患者得到头痛发作终止和明显减轻,术后随访5年,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头皮动脉双针缝扎方法简单,不需要特殊器械,容易操作,创伤小无并发症,是脑外科临床可开展的一种微创治疗手段.
作者:徐恩胜;王春雷;赵建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探讨急性脑外伤与心电图(ECG)异常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急性脑外伤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首次ECG诊断结果异常者(既往健康,否认有心脏病及高血压病史).结果:ECG异常发生率较高有:窦性心动过缓,ST段降低,T波低平、双向、倒置,Q-T间期延长,U波明显,左室高电压.2周内复查ECG66.7%恢复正常.结论:急性脑外伤发生后脑实质特定部位损害,颅内压增高等多种原因,导致ECG可出现暂时性异常改变,随着脑部情况改善,血肿的清除,异常的ECG可恢复正常.
作者:尤明丽;颉卫东;蔡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产生机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50例颅脑损伤患者,车祸致伤42例(占84%),深昏迷者45例(占90%),死亡33例(占66.7%).结论:脑弥漫情形轴索损伤是由于头部加速性或减速性旋转运动所引起的脑深部剪应力损伤,临床病情重,昏迷程度深,持续时间长,治疗以防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及预防并发症等保守治疗为主,部分患者因继发颅内血肿或水肿及中线移位明显者,及时行手术清除及去骨瓣减压,但该类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如何降低死亡率及提高其生存质量,需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作者:吕俊生;黄劲超;周志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消毒供应室护士要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医院内大量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和敷料,传染机会多,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嘈杂、潮湿.这些潜在的不良因素都会对护士自身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要强化供应室护士严格的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杨爱玲;于洪;杨爱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草药提取液对牙周病的疗效.方法:对500例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组织进行中草药提取液局部用药.结果:用药1~3天,牙龈炎、牙周炎症状消失262例;用药3~5天,牙龈炎、牙周炎症状消失204例;用药5~7天,无效的34例.结论:本法明显有效,可推广使用.
作者:贾文祥;王彦超;王彩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睾丸扭转是青少年急性阴囊疼痛的主要原因,容易误诊,导致睾丸坏死或不可逆性睾丸萎缩,现将我科收治的13例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燕;宋一兵;武剑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一个严重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威胁者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产后出血,可减轻对产妇健康的不良影响.
作者:王宏伟;郭素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为突然发病,病情发展迅速,该病的病残率及死亡率都很高.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手术时机的选择提高救治率,减少死亡率至关重要.我院于2001年1月至2004年8月对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早期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黄劲超;朱红伍;吕俊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卵巢甲状腺肿(struma ovarii)属单胚型畸胎瘤,比较少见,约占卵巢畸胎瘤的2.7%[1].可以是单一型,即只有甲状腺组织;亦可为混合型,即甲状腺组织为主要成分并合并其它组织.发病年龄以40岁前后为多,国内资料报道平均发病年龄为37岁[2].恶性者罕见,约占卵巢甲状腺肿的5%~10%,发病高峰为50~60岁[3].本文报告6例,其中1例恶性,分析如下.
作者:安凤玲;韩丽霞;李小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6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2例,外伤造成脑内血肿者2例,高血压脑出血4例,6例患者出血部位位于底节区或丘脑,出血量小于30ml,中线结构偏移不明显,4例患者有偏瘫.
作者:刘季平;陈焱;赵军;郭景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儿科病人的心理分析一般地说,儿童平时对疾病、住院无概念,若住院治疗离开了家,甚至离开了亲人,来到陌生的环境,他总会感到莫明其妙.尤其对吃药,注射更是恐惧万分,有的病儿见到身穿白衣的医务人员即表现为惶恐不安.
作者:贺慧霞;苏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于成人的消化道疾病,在各种胃病中占首位,发病年龄较大,发病率较高.
作者:李美珍;李雪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