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病人的健康教育

张彩云

关键词:乙型肝炎, 健康教育
摘要: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约有7~8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人群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高达10.34%,几乎占全世界乙肝病人总数的一半,他们中的四分之一病人终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1].乙肝不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精神压力,病人极易产生自悲感.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术后定期检测血清CEA、CA153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定期检测血清CEA、CA153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定期检测血清CEA、CA153,术后第1年每月查1次,第2年每2月查1次,第3年每3月查1次.清晨空服静脉血2~3ml分离血清,采用免疫荧光法、贝克曼发光仪,药品由美国海尔斯公司提供.结果:68例中连续3年检测有37例CEA、CA153升高阳性,其中有21例出现临床复发转移症状及接受再次治疗,占56%.31例阳性中有8例出现临床复发及转移症状,再次治疗占25%,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CEA、CA153阳性升高率低,Ⅲ、Ⅳ期阳性升高率明显增高,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定期检测血清CEA、CA153,对预测肿瘤复发、转移及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阳性升高与肿瘤分期、复发、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李秀梅;王亚兰;毋永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

    糖尿病有原发性即胰岛素依赖糖尿病(1DD)和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以及由其它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从护理观点看,不论是哪种糖尿病,其出现的护理问题基本相同.概括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如下.

    作者:赵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青霉素皮试阴性发生过敏反应9例

    目前在临床用青霉素时,首先做皮试,阴性后才可用青霉素.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只注意观察皮试阳性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的反应,却忽略了还有一些其它过敏反应类型.笔者总结5年来临床发生的青霉素皮试阴性过敏反应9例,特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的超声表现与病理联系(附2例报告)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其病情进展快,危险性大,从病理角度根据病理改变不同分为急性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两型.早期诊断能为早期的治疗争取时间,前者可用非手术治疗法,后者则需尽快手术处理,故明确的诊断至关重要,其中超声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燕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颅咽管瘤是从胚胎期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成人发病率远低于儿童,仅为20%,多见于15岁以下儿童.患者多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视力、视野障碍,垂体功能低下和下丘脑损害,本文通过对5例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皆在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刘艳;吕晓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

    所谓的院内感染,就是指病人入院时不存在某种感染,也不处在感染的潜伏期,是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作者:苏燕;杨爱珍;杨爱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四肢血管外伤的紧急处理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外伤的诊断要点,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8例血管损伤均行手术治疗,对其病因治疗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例血管损伤中血管吻合修复成功率96%患者无1例死亡.结论:四肢血管外伤来势急,发展快,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正确修复是处理四肢血管外伤的关键.

    作者:颉和平;顾凯明;郭景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包头市心血管介入放射治疗的发展状况

    目的:了解包头市心血管介入治疗水平及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问题.方法:问卷和现场调查,检测不同机器、不同人员的受照剂量.结果:包头市8所医院开展心血管介入诊疗17项,其中国内先进4项,国内领先1项.心血管科介入人员49人,占介入人员总数的48.51%.术者铅衣内的大吸收剂量率6.599uGy/min;铅衣外为32.804μGy/min.心血管介入若连续5年以全年50次计算,术者的年大累积受照剂量相当于21.945 msv,超过GB18871-2002规定的年剂量限值20msv[1].结论:设备新旧及有无防护屏的剂量差别很大,不同人员受照剂量的大小与其离X射线管的距离及散射线有关.

    作者:张引;刘峥;王巧云;李毓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我科采用单侧臂三维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其中胫腓骨骨折,18岁以上15例(包括1例皮肤坏死后采用转移皮瓣治疗).18岁以下15例.股骨干骨折18岁以上3例,18岁以下7例.肱骨干骨折,18岁以上2例,18岁以下5例.男性27例,女性11例.

    作者:杨爱玲;于洪;赵秀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肺下野结核32例误诊分析

    肺结核好发于双上肺,诊断较容易.肺下野结核少见.统计我院1999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肺结核,其中32例下肺野肺结核被误诊,分析如下.

    作者:张鸿;辛建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46例COPO应用呼吸机BIPAP的疗效观察

    本文将我院1997年9月至2005年3月收治46例COPD患者应用呼吸机BiPAP无创机械通气,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桂香;丁燕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膜瘤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

    脑膜瘤是仅次于胶质瘤的第二种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0%,为良性肿瘤,病程长,手术难度大,我科近年来的脑膜瘤患者可分为两类,位于大脑半球和后颅凹的.

    作者:高爱生;李凤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消失肺误诊为气胸一例报告

    患者,男,61岁.反复咳嗽、咳痰伴胸憋、气短30余年,加重半月余,因呼吸困难入院.体检:R25次/分、P110次/分、Bp18/13KPa,口唇发绀,桶状胸.叩诊:右胸呈鼓音.听诊:右肺呼吸音消失,左肺闻及喘鸣音.心音低顿.

    作者:苏清亮;赵新兰;王国红;于建刚;刘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毒患者在血液灌流中的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病历资料:2003年1月~2004年12月,血液灌流31例患者中,急性药物中毒25例,服用量均为致死量,有时甚至大于致死量2~3倍.其中安眠药类10例,灭鼠药5例,敌敌畏3例,乐果5例,除草剂2例;鱼苦胆中毒2例;吸食海洛因2例;重型肝衰竭2例.

    作者:陈招娣;陈凤莲;朱俊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多参数胎儿监护仪在第一产程活跃期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孕妇进入活跃期使用多参数胎儿监护仪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0例孕37~42周有试产条件的孕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为300例,采用多参数监护仪进行产程监护,用此方法的3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为5.41%,对照组6.66%.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剖宫产率明显增加.结论:活跃期采用多参数胎儿监护仪检测产程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左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孕妇血铅水平测定对妊娠的影响

    铅是一种具有神经发育毒性的重金属元素,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日常生活中低浓度铅暴露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儿童所受的铅危害以及孕妇血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本次检测了588例不同孕妇不同孕周的血铅水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素玲;王美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间接复位钢板固定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

    肱骨近端骨折是常见骨折,老年人多见,约占所有骨折的5%.治疗方法较多,我院从2000年3月~2004年5月,应用间接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8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涛;邬晶;王佩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脑出血发病过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护理措施也有所之分,现将脑出血昏迷患者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刘改祥;邬晓慧;刘彩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应用CT值初步诊断急慢性脑梗塞

    我们对30例ABC三组中老年脑梗塞患者行颅脑CT平扫,通过对病灶部位低密度影的CT值测定,初步鉴别新梗塞灶还是陈旧性梗塞灶,从而关系到临床治疗上用药的价值.

    作者:张树敏;塔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骶管滴药对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的诊治体会

    椎间盘在脊椎的负荷与运动中承受强大的压力.在20岁以后椎间盘开始持续渐进性退变.此退变是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因[1].95%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突出部位在腰5骶1椎间隙,故病人多有坐骨神经痛.疼痛部位由腰骶部、臀后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跟部或足背部,呈神经根性放射痛.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在后期常表现坐骨神经痛重于腰背病或仅有坐骨神经痛[1].

    作者:田建华;张润虎;李如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