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辛建文
我院是一所拥有500张床位的综合性医院,拥有万余卷综合档案和大量病案,由此产生的统计信息对提高我院的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医院改革的发展,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现就近几年来统计工作为医院管理服务的作法简述如下.
作者:达丽敏;张瑞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在住院前,住院第1、2、4、8周末进行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PANSS总减分率为52.32%,显效率为71.2%,有效率为92.3%,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利培酮是对精神分裂症阴性和阳性症状均有效的药物,安全性较高.
作者:庞虎;毛刘旺;张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射频治疗仪在鼻出血应用的疗效.方法:100例鼻衄病人直视下进行射频治疗观察鼻腔前部出血.结果:98例患者立即见效,2例无效均伴有鼻腔后部隐蔽性出血,无不良反应.结论:射频治疗鼻出血疗效高,痛苦小,经济、快捷、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包芳;包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75岁以上胃癌患者大多合并有慢性疾病,围手术期风险增加,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科于2003年7月-2004年12月收治此类患者30例,术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志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尽量减少病人痛苦是我科护理人员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但是要达到这一目标,对儿科护理人员重要的是掌握高超的静脉穿刺技术.由于我们面对的是一些年龄小、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血管较细,在多次静脉穿刺后末梢静脉就更加不易操作,给护理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给患儿也造成了痛苦.而静脉留置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静脉留置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的操作,且患儿可自由活动.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自2002年开始对一些末梢静脉不理想、时间治疗频繁的患儿采用了静脉留置,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慧;李桂花;陈美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从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术前化疗,肿瘤局部切除,人工关节置换,并术后继续化疗等方法,先后对5例四肢近关节恶性骨肿瘤病人进行保肢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收到近期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美峰;张俊梅;白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女,33岁.孕4产1,孕28周.于2004年5月29日9:30入院.主诉:停经30周,胎动消失1个月,阴道出血7天.现病史:患者末次月经2005年9月21日,停经40+天.
作者:刘彩霞;赵亚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所致并发症及相关处理.方法:对210名异丙酚静脉麻醉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记录及处理.结果:静注约30秒左右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膈肌痉挛、颈胸红斑、不自主运动和心率减慢,醒后自诉头晕、做美梦,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和呼吸幅度变浅.结论:异丙酚可满足人工流产手术的需要,安全有效,但也要注意它所致的并发症.
作者:谷晓虹;李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颅咽管瘤是从胚胎期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成人发病率远低于儿童,仅为20%,多见于15岁以下儿童.患者多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视力、视野障碍,垂体功能低下和下丘脑损害,本文通过对5例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皆在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刘艳;吕晓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男,61岁.反复咳嗽、咳痰伴胸憋、气短30余年,加重半月余,因呼吸困难入院.体检:R25次/分、P110次/分、Bp18/13KPa,口唇发绀,桶状胸.叩诊:右胸呈鼓音.听诊:右肺呼吸音消失,左肺闻及喘鸣音.心音低顿.
作者:苏清亮;赵新兰;王国红;于建刚;刘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肱骨近端骨折是常见骨折,老年人多见,约占所有骨折的5%.治疗方法较多,我院从2000年3月~2004年5月,应用间接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8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涛;邬晶;王佩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脑出血发病过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护理措施也有所之分,现将脑出血昏迷患者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刘改祥;邬晓慧;刘彩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是肿瘤专科医院,大部分病人是恶性肿瘤病人.目前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仍然是手术、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只能对局部肿瘤控制消灭.手术治疗虽然能使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获得根治,却难免死于远处转移,化疗药物治疗可进一步消除手术前已经转移,但未发现的肿瘤细胞,以提高生存率.
作者:张焕云;卢兰秀;张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同时人们对心理抚慰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医学界也越来越重视心理疗法的作用.传染病因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无论是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病人入院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和压力,都会产生多疑、忧虑、恐惧等心理状态.要解除他们的恐惧心理,首先要让他们了解有关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治疗经过及预防措施.同时还需给予心理上的护理,以解除病人对传染病的悲观情绪,树立对疾病的治疗信心.使他们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接受正确的心理护理,让传染病患者保持乐观态度,积极配合治疗,达到康复的目的.
作者:许秀梅;付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们对30例ABC三组中老年脑梗塞患者行颅脑CT平扫,通过对病灶部位低密度影的CT值测定,初步鉴别新梗塞灶还是陈旧性梗塞灶,从而关系到临床治疗上用药的价值.
作者:张树敏;塔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死亡是人类生命历程的一个必然过程,但小儿时期的死亡对一个家庭的打击却是致命的,如何正确做好临终患儿的护理,如何抚慰家长受伤的心灵,这一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根据病人的需求提供了一系列的临终关怀措施,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荣;庞丽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芬太尼、异丙酚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手术的镇痛效应,并与安定、氯胺酮比较.方法:60例妊娠7~13周要求在无痛情况下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的门诊患者,ASAI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芬太尼、异丙酚(1组)与安定、氯胺酮(Ⅱ组)实施静脉麻醉,观察患者的MAP、HR、SPO2、RR、术中配合情况、术后清醒时间、对手术的记忆与反应、自行行走时间等.结果:Ⅰ组术中出现一过性轻度的呼吸、循环抑制12例(40.0%),术中配合良好,术后清醒快而完全(平均5.6min),对手术无不良记忆和反应,术后30min可自行行走.Ⅱ组无呼吸、循环抑制,术中出现肢体不自主乱动、谵妄及精神错乱9例(30%),术后清醒慢(平均47 min),对手术无记忆,有7例患者术后有头昏感觉(23.3%),术后120min方可行走.结论:芬太尼、异丙酚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手术比安定、氯胺酮的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而且方便病人.
作者:唐秀晨;谢文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疾患,近年来其发生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由于快速敏感β-HCG放射免疫连续测定和超声检查的应用,从而使许多未破裂的输卵管妊娠得以药物治疗,保留输卵管,保留生育功能.我科自2004年6月开始,经子宫动脉注射甲氨喋呤,再用非永久性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治疗输卵管妊娠,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郑嘉丽;胡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无论手术大小,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害怕等负性心理反应.而不正常的心理活动会导致生理上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必将对围术期患者的生命体征带来一定的危险性甚至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因此,作好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要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能.
作者:杨恩刚;张萍;孔美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资料与方法病历资料:2003年1月~2004年12月,血液灌流31例患者中,急性药物中毒25例,服用量均为致死量,有时甚至大于致死量2~3倍.其中安眠药类10例,灭鼠药5例,敌敌畏3例,乐果5例,除草剂2例;鱼苦胆中毒2例;吸食海洛因2例;重型肝衰竭2例.
作者:陈招娣;陈凤莲;朱俊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