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做好医院综合统计工作促进医院管理

达丽敏;张瑞霞

关键词:医院, 统计, 管理
摘要:我院是一所拥有500张床位的综合性医院,拥有万余卷综合档案和大量病案,由此产生的统计信息对提高我院的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医院改革的发展,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现就近几年来统计工作为医院管理服务的作法简述如下.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CT值初步诊断急慢性脑梗塞

    我们对30例ABC三组中老年脑梗塞患者行颅脑CT平扫,通过对病灶部位低密度影的CT值测定,初步鉴别新梗塞灶还是陈旧性梗塞灶,从而关系到临床治疗上用药的价值.

    作者:张树敏;塔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芬太尼、异丙酚与安定、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镇痛比较

    目的:研究芬太尼、异丙酚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手术的镇痛效应,并与安定、氯胺酮比较.方法:60例妊娠7~13周要求在无痛情况下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的门诊患者,ASAI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芬太尼、异丙酚(1组)与安定、氯胺酮(Ⅱ组)实施静脉麻醉,观察患者的MAP、HR、SPO2、RR、术中配合情况、术后清醒时间、对手术的记忆与反应、自行行走时间等.结果:Ⅰ组术中出现一过性轻度的呼吸、循环抑制12例(40.0%),术中配合良好,术后清醒快而完全(平均5.6min),对手术无不良记忆和反应,术后30min可自行行走.Ⅱ组无呼吸、循环抑制,术中出现肢体不自主乱动、谵妄及精神错乱9例(30%),术后清醒慢(平均47 min),对手术无记忆,有7例患者术后有头昏感觉(23.3%),术后120min方可行走.结论:芬太尼、异丙酚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手术比安定、氯胺酮的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而且方便病人.

    作者:唐秀晨;谢文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做好卫生员工作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的卫生员多数是退休、下岗女工进医院做卫生员工作的,普遍文化低卫生知识及习惯差,消毒隔离知识了解极少,所以卫生员的医院感染管理不能忽视,有效地管理好卫生员,对于预防医院感染,减少疾病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建琴;时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鼻衄病人射频治疗的观察

    目的:观察射频治疗仪在鼻出血应用的疗效.方法:100例鼻衄病人直视下进行射频治疗观察鼻腔前部出血.结果:98例患者立即见效,2例无效均伴有鼻腔后部隐蔽性出血,无不良反应.结论:射频治疗鼻出血疗效高,痛苦小,经济、快捷、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包芳;包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孕妇血铅水平测定对妊娠的影响

    铅是一种具有神经发育毒性的重金属元素,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日常生活中低浓度铅暴露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儿童所受的铅危害以及孕妇血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本次检测了588例不同孕妇不同孕周的血铅水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素玲;王美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T导引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

    肺癌发病率高,发现时常常已属中晚期,经静脉化疗和/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外照射治疗成为少数几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但由于受各自治疗方法的特点所限制,临床疗效、尤其远期效果常常不理想.我院于2005年3月引进放射性粒子项目并临床应用,现将初步工作总结,并介绍案例如下.

    作者:李永茂;潘小平;汤志超;张克实;韩熙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按病因可分为老年性痴呆(Alxheimer's Disease,A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er Dementia,VD).前者是以进行性的退行性临床和病理脑病为特征,后者是脑血管病所致的脑萎缩.发病年龄常在60岁以上,目前发现45~60岁之间的早老痴呆也日渐增多,这与科学发达,检出率提高有关.早老痴呆的发生、发展与老年痴呆相似.据统计,我国目前老年痴呆症大约有600万人,且患病率有每五年增长一倍的趋势,已经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的第三大杀手.

    作者:丁荣花;李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巧用输液器连接微量注射泵

    微量注射泵是一种用少量液体将药物精确、微量、均匀、持续的泵入体内的仪器.使用微量泵,即可定时控制药物用量,又可保证药物的佳有效血药浓度,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但是由于微量泵治疗时间长,而连接管长度有限,病人常处于被动的体位,特别是小儿的治疗护理中有很多不便.常常因为小儿哭闹、活动、牵拉微量泵连接管导致针头脱出血管外注射部位肿胀,或者微量泵连接管与注射器连接处脱离.这样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浪费了药液.

    作者:李娟;杨丽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膀胱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的肿瘤,近年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由于病人普遍存在复杂的心理状态,思想顾虑重重,这些均不利于治疗和康复.因此,加强心理护理对患者病情转归、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英凤;林惠杰;雷筱琪;邹集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儿科特殊的临终关怀服务

    死亡是人类生命历程的一个必然过程,但小儿时期的死亡对一个家庭的打击却是致命的,如何正确做好临终患儿的护理,如何抚慰家长受伤的心灵,这一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根据病人的需求提供了一系列的临终关怀措施,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荣;庞丽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

    所谓的院内感染,就是指病人入院时不存在某种感染,也不处在感染的潜伏期,是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作者:苏燕;杨爱珍;杨爱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实施人工流产所致并发症分析及处理

    目的:分析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所致并发症及相关处理.方法:对210名异丙酚静脉麻醉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记录及处理.结果:静注约30秒左右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膈肌痉挛、颈胸红斑、不自主运动和心率减慢,醒后自诉头晕、做美梦,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和呼吸幅度变浅.结论:异丙酚可满足人工流产手术的需要,安全有效,但也要注意它所致的并发症.

    作者:谷晓虹;李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间接复位钢板固定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

    肱骨近端骨折是常见骨折,老年人多见,约占所有骨折的5%.治疗方法较多,我院从2000年3月~2004年5月,应用间接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8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涛;邬晶;王佩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肺下野结核32例误诊分析

    肺结核好发于双上肺,诊断较容易.肺下野结核少见.统计我院1999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肺结核,其中32例下肺野肺结核被误诊,分析如下.

    作者:张鸿;辛建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在住院前,住院第1、2、4、8周末进行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PANSS总减分率为52.32%,显效率为71.2%,有效率为92.3%,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利培酮是对精神分裂症阴性和阳性症状均有效的药物,安全性较高.

    作者:庞虎;毛刘旺;张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子宫动脉注药和栓塞法治疗输卵管妊娠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疾患,近年来其发生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由于快速敏感β-HCG放射免疫连续测定和超声检查的应用,从而使许多未破裂的输卵管妊娠得以药物治疗,保留输卵管,保留生育功能.我科自2004年6月开始,经子宫动脉注射甲氨喋呤,再用非永久性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治疗输卵管妊娠,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郑嘉丽;胡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青霉素皮试阴性发生过敏反应9例

    目前在临床用青霉素时,首先做皮试,阴性后才可用青霉素.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只注意观察皮试阳性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的反应,却忽略了还有一些其它过敏反应类型.笔者总结5年来临床发生的青霉素皮试阴性过敏反应9例,特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人的健康教育

    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约有7~8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人群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高达10.34%,几乎占全世界乙肝病人总数的一半,他们中的四分之一病人终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1].乙肝不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精神压力,病人极易产生自悲感.

    作者:张彩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论新时期护理管理者的时间管理

    目前,全市各医院一批新的护理管理者正在走向工作岗位,她们在护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纵观护理工作的整体现状,新的护理管理者在管理知识、工作经验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特别是科学管理时间.怎样把有效的时间用在提高护理质量上,更是新时期护理管理者面临的主要课题.

    作者:雷筱琪;林惠杰;贾英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静脉留置管在儿科中的应用和护理

    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尽量减少病人痛苦是我科护理人员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但是要达到这一目标,对儿科护理人员重要的是掌握高超的静脉穿刺技术.由于我们面对的是一些年龄小、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血管较细,在多次静脉穿刺后末梢静脉就更加不易操作,给护理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给患儿也造成了痛苦.而静脉留置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静脉留置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的操作,且患儿可自由活动.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自2002年开始对一些末梢静脉不理想、时间治疗频繁的患儿采用了静脉留置,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慧;李桂花;陈美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